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行,解决线路长波不平顺将是工务部门在线路维护中的首要任务。传统的测量手段存在精度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而进口设备则过于依赖CPⅢ网,且效率偏低。激光长弦轨道检查仪利用激光准直技术,直接对轨道线路进行100~200 m波长的不平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既包含长波不平顺参数,又有10m弦(或20m弦)短波不平顺参数,既降低劳动强度,又提高工作效率,为工务部门解决线路长波不平顺提供新的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JGJY激光长弦轨道检查仪·激光长弦测量,一次测量距离可达200m·可直接检测出轨道的长波不平顺·测量结果可转化为10m、20m弦数据报表,直接指导轨道精调·测量准备时间短,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轨道的直线、曲线段均可测量GPZY钢轨平直度测量仪用于测量钢轨的短波不平顺及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基准长度1000mm,可测量钢轨轨头的顶面及侧面。配有手持电脑,测量仪与手持电脑通过蓝牙传输数据,测量数据显示并存储在手持电脑中,通过手持电脑浏览、分析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3.
《铁路技术创新》2009,(2):38-38
正JGJY激光长弦铁路轨道检测仪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器。该检测仪采用二维激光远距离准直技术,可快速、准确检测轨道线路的各项几何参数。在有效测量范围内,同耐测量轨道的"高低"、"轨向"、"水平"、"轨距"、"扭曲"、"里程"等。"长弦"测量结果可立即转换成10 m弦或20 m弦的测量数表。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准直技术检测线路的长波不平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轨道检测现状,介绍了利用激光准直技术开发的激光长弦检测仪.该检测仪利用激光弦作为基准弦进行线路几何参数的直接检测,从而可以直接测量轨道的长波不平顺.该设备给线路的施工作业和线路竣工验收时长波不平顺检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正切和正弦2种不同工作原理的常用轨道检查仪检定台的超高复现过程,以正切原理的检定台为例分析其超高检定原理,根据工作原理图推导复现过程和检定过程中的数学关系,为计量检定人员分析和理解轨道检查仪检定台超高的复现和检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在轨道平顺性测量中轨道检查仪关键器件陀螺仪存在的局限性,通过理论验证,提出一种新的替代方法,即采用传统的长度测量传感器对转角进行测量。通过理论推导,给出新方法的测角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不同基本弦长下其应用的相关问题,以拓展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无砟轨道激光长弦轨检小车检测及精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RTS Ⅰ型轨道板和SFC错列式潘得路扣件的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无砟轨道。这种新型无砟轨道技术采用激光长弦轨检车进行轨道静态几何形状检测和精调施工。  相似文献   

8.
针对既有激光准直系统存在激光弦抖动现象和人工测量无法直接检测轨道中长波平顺性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轨道几何参数测量精度,结合捣固车现场实际作业模式,提出发射车+接收车+接收车的“一发两收”模式,开展基于三点激光准直原理的轨道测量技术研究。通过激光弦、轨距、超高、里程计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测量轨道内部几何参数;构建三点式激光准直矢距测量模型,解决了激光弦抖动漂移误差问题;采用接收车跟随自走行技术,提高了测量效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三点弦技术方案测量得到的轨向、高低、正矢、轨距、超高等轨道内部几何参数满足现场使用的误差要求,可为数字化、智能化捣固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铁路轨道检查仪是铁路工务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设备之一。为保障轨道检查仪的量值准确可靠,依据JJG 1090—2013 《铁路轨道检查仪》,阐述轨道检查仪的量值准确性、可靠性、统一性及其各自的保证方法,对于在现场使用轨道检查仪的工作人员理解轨道检查仪的量值准确性和统一性要求,掌握其保证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相邻墩高差对无砟轨道结构不平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新建客运专线验收时相邻桥墩高差较大的桥上轨道结构不平顺超限现象,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实际桥梁工点情况,对简支梁、连续梁及连续刚构典型桥梁工点分别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相邻墩高差温度效应对无砟轨道平顺性的影响;相邻墩高差温度效应对轨道10 m弦长不平顺影响很小,对轨道48a弦长不平顺有较大影响,与轨道结构既有不平顺叠加可能超限;轨道480a弦长不平顺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最高桥墩的高度,与相邻墩高差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