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敷设光缆时,平均每2 km有1个光缆接头盒.光缆接头盒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中,难免会发生破损或因密封不良而进水,这些故障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光缆线路的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莱钢铁路光缆线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选用合适的仪器,迅速精确地定位故障点,并重点介绍了断纤故障处理的光缆熔接技术,以及时消除故障恢复铁路光缆通信,确保企业铁路运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1 光缆故障点修复的几种情况 镇江-常州段48芯光缆为层绞式结构,6根束管内各有8芯光纤,埋设深度1.2 m,沿铁路线敷设.1999年元月在对该段光缆的例行检查中,通过OTDR测试(1 550 nm波长)发现,分别距镇江3km、12.5 km和29 km处出现故障点.3 km处蓝色管内8芯光纤衰减达0.5~1.5 dB;12.5 km处红、蓝色束管内16芯光纤衰减达0.5~3 dB,其中1芯断纤;29 km处白色束管内8芯光纤衰减达0.5~1.5 dB.这3处故障点虽均在光纤接头处,但并不都是接头的问题.经处理,可分以下3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主要对铁路通信光缆维护工作要点进行阐述,并积极探讨出具体的故障处理措施,希望能够对日常维护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铁路通信的发展,长途通信传输通道由电缆更新为光缆.光缆线路的维护较电缆线路又有新的变化,如光缆外层护套绝缘破损后,光缆的金属护套就会受到腐蚀,护套一旦穿孔将会直接导致潮气进入光纤内部,而潮气中的OH-会使光纤传输损耗增加,导致光纤通信系统的故障,并对其强度影响很大,使光纤寿命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雷击现场的实际,以理论计算方式分析了地下光缆线路与市郊孤立大树间的防雷隔距,包括对穿放在塑料护套中的地下光缆线路耐雷电冲击的防护隔距安排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天科技的创新产品已经全面进入铁路市场。公司各类铁路信号电缆、铁路贯通地线、电力电缆、特种通信光缆陆续中标轨道交通工程近10000km,良好服务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我国首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就使用了中天科技海底光缆。中国京沪高铁超过60%线路使用中天科技阻燃光缆,数量达2600km。世界首条耐严寒高铁——哈大高铁大量使用中天科技耐低温光缆,穿越-40℃冰天雪地。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铁路路基检查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铁路路基状态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我国铁路总里程7万多公里,目前铁路路基病害检查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勘探方法,但仅靠人工勘探方法不可能实现全国铁路路基病害的普查。迫切需要研制新的路基检查方法。研究方法:将探地雷达系统安装在车辆上,组成铁路路基检查车,探地雷达系统向地下发射短电磁脉冲,接收地下界面电磁反射波,采集到的发射波显示为1个波形,当天线移动时,就得到1个连续剖面。根据这个连续剖面,可以推测出路基表面的几何形态和路基土的含水量,从而发现路基病害。研究结果:西安铁路局和西安交通大学研制的铁路路基检查车(轨道车或客车),采用探地雷达检测方法,测试速度为45 km/h,测试深度为3.0 m。3套收发天线分别位于线路中心、两钢轨外侧,同时测试3个纵剖面。研究结论:铁路路基检查车已在京九线、阳安线、陇海线和宁西线进行了试验,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但在主要干线上45 km/h的速度偏低,尚需进一步研制具有较高扫描速率的探地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装备水平和铁路信息化应用的逐步加强,通信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同时用户对通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提升网络质量和减少电路的中断时长,是铁路通信维护工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减少因光缆线路原因造成网络质量下降和电路中断是关键点。从规范光缆接续工艺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光缆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1超大型车站和特殊地形工程概况西安北站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重要的枢纽站之一,站房总面积约33万m2,其中客运用房约17万m2,车站东西长1km(含两侧雨棚),南北宽550.38m(含高架行车道),地下1层,地上3层(含高架层)。西安北站以西5km是西安动车运用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