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LTE(长期演进)技术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逐渐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新的发展方向。采用双漏泄电缆,覆盖的LTE-M(城市轨道交通车地综合通信系统),通过加载模拟业务,对漏泄同轴电缆覆盖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发现:相比于相同极化方式,当两根漏泄电缆采用HV方式(即一根为水平极化、另一根为垂直极化)覆盖时,车地通信系统的平均传输速率约提升50%;当漏泄电缆间距由1.0 m减少至0.3 m时,系统的传输速率没有明显下降。提出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环境的双漏泄电缆覆盖方案:采用由HV方式组成双漏泄电缆且漏缆间距设定为0.3 m。该方案可以在最小的漏缆间距下获得最佳的信号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2.
6502电气集中电路中,常以继电器接点为控制方式进行电路控制,但由于接点数目有限,在设计时经常出现控制接点合用现象,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文分析了接点合用对设备运用的影响和危害,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铁路通信、信号施工中,经常因电缆过铁路需开挖埋设而污染道碴、损坏道床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简易过轨顶管器,则较好地解决了电缆过钢轨、过公路的问题。 过轨顶管器的制作 材料:2节1米长的废旧钢轨,2节30毫米直径280毫米长的圆钢,4个30毫米内径的轴承,2块钢板,2根角钢,6节扁钢。 制作:把3节废旧钢轨焊在一起,两节平焊一节倒焊。两块钢板焊在钢轨的两端,两根圆钢横焊在钢轨焊成的长方体上(中间相距60厘米)作为安装轴承的轴。把四个轴承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高速铁路馈线电缆的护层感应电压及其敷设工程的造价,利用PSCAD仿真软件建立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模型和电缆等效模型,研究高速铁路单芯馈线电缆适用的敷设方式及适宜的敷设间距。结果表明:T线与F线共同敷设比分开敷设更有利于降低电缆的护层感应电压和敷设工程造价;在T线与F线共同敷设时,采用TFTF交叉平行敷设、TFTFT交叉平行敷设和TFTFTF交叉平行敷设等方式,又比工程中常用的TTFF平行敷设、TTTFF平行敷设和TTTFFF平行敷设方式更有利于降低护层感应电压和敷设工程造价;在共同敷设2根电缆的情况下,当线芯电流的相位差为0°~110°时,两电缆间的护层感应电压为相互增强,因此需适当增大两电缆间的敷设间距,以降低护层感应电压,而当电流相位差为120°~180°时,由于两电缆间的护层感应电压为相互减弱,故又需适当减小两电缆的敷设间距,以降低护层感应电压,并给出了敷设间距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在现场使用过程中,锁闭检查器(包括VCC和VPM)表示部分存在绝缘电阻低的问题。通过更换接点材料和对原接点材料进行绝缘处理并结合12个周期交变湿热实验数据分析,提出2种提高道岔锁闭器接点系统绝缘性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机车电缆的抗电磁干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根平行导线的干扰机理着手,建立试验参考模型,对3种常用电缆和屏蔽层地线不同端接方式分别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详细分析,得出各种电缆的抗干扰性能,为机车电缆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同时提出了机车上电子装置布线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开断电路过程中形成的电弧,会导致暴露在大气中接点的表面产生导电不良的络合物,影响接点在正常闭合时对电路的接通。通过改进接点局部结构及接点转换的速度,可减小开断电弧对接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支架绕动接点轴转动不灵活问题,以支架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制定适当的对策,解决电转机接点卡阻问题,保证了电转机工作中接点的正常转换,提高了电转机的安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JYJXC-160/260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针对JYJXC-160/260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故障进行分析,结合检修与整治所采取的方法和产生的实际效果,为进一步提高JYJXC-160/260型有极加强接点继电器的运用质量提出轮修方法.  相似文献   

10.
SS3型机车的电子柜采用“双零”位信号,在电路中增加了CLZJ4和LWZJ两个有接点中间环节,降低了机车调速控制的可靠性。针对此文章提出对电路进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