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填石路堤强夯加固施工参数及路基动应力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西部山区的高速公路常采用高填石路堤,强夯法是控制高填石路堤填筑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为确定填石路堤的强夯加固施工技术参数、探讨强夯冲击能量作用下填石路堤内部动应力响应规律,通过现场试验和FLAC3D数值模拟进行研究。采用动土压力盒、位移观测元件,测试强夯冲击能量作用下的动应力以及夯坑沉降量、夯锤周边地表变形等数据,并将现场测试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夯击能量3 000 kN·m下,强夯加固单点夯击次数为12击、夯点间距为4.5 m;强夯作用下填石路堤内部动应力峰值随深度呈指数形式衰减,并且根据动应力峰值的随深度衰减曲线,获得了夯击能量3 000 kN·m下填石路堤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为5.0 m。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确定强夯加固施工参数及有效加固深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离心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土工格栅加固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效果并给出设计参数。对不同加筋方案(竖直间距0.5、1 m)与不加筋的膨胀土路堤边坡位移的分析结果表明:(1)中心填高为10.9 m、坡率为1∶1.5的素膨胀土路堤边坡在自然状态下不稳定;(2)对于整体稳定性好,仅存在浅层破坏的膨胀土路堤,铺设长度为4 m,间距为0.6~0.8 m的土工格栅可保证路堤稳定性;(3)对于存在整体稳定性问题的路堤边坡,需加长土工格栅长度或采用通长配筋方法提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土工格栅对膨胀土路堤边坡的稳定性提高有显著作用,是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常以确定性分析获得的稳定安全系数作为评价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指标,忽略实际工程中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无法真实全面反映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基于垂直条分极限平衡法Slide软件平台,运用全局最小可靠度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路堤和斜坡软弱层土体参数、地下水位、路堤顶部张拉裂缝水分充填量、微型桩纵向桩距和抗剪强度及水平向地震荷载等因素的变异性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讨论这些随机变量的敏感性,阐释了室内斜坡软弱地基路堤与水平软弱地基路堤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现象差异性的机理。使用可靠度能更客观地反映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安全性;可根据各因素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影响敏感性的正负、强弱采取相应合理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轴重增加对重载铁路路堤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采用瑞典圆弧条分法分析标准断面直线型路堤边坡稳定性随轴重的变化规律,以一般工况边坡安全系数Fs≥1. 25、暴雨或连续降雨不利工况安全系数Fs≥1. 05为稳定条件,研究轴重增加对细粒土、碎石土、块石土三种典型填料的直线型路堤边坡坡高和坡率临界值影响特征,从而优化大轴重条件下重载铁路路堤断面几何尺寸标准设计控制值。研究结论:(1)细粒土、碎石土、块石土填料标准断面路堤边坡稳定性与轴重均呈线性负相关性,且敏感性依次降低;(2)随轴重增加,保证路堤边坡在一般工况和暴雨或连续降雨不利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所对应的坡高或坡率临界值宜相应降低或变缓;(3)提出了大轴重下路堤断面标准设计控制值的建议;(4)本研究成果对完善重载铁路路基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单侧反包式加筋土路堤为研究对象,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并引入土体剪切强度折减系数,考虑拉筋拉断和拔出2种破坏模式,给出了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并推导了相关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路堤稳定性加筋土等效为纯土体时的准黏聚力计算方法,并采用工程实例分析拉筋极限拉力、拉筋竖向间距、填土内摩擦角、拉筋长度、路堤高度及顶面荷载对准黏聚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筋极限拉力、拉筋长度、拉筋间距、填土内摩擦角对准黏聚力的影响相对较大;传统方法与本文方法得到的准黏聚力计算值之比往往大于2;传统方法确定的准黏聚力值易过高估计路堤边坡的稳定性,一般不宜用于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路基承载力与路堤稳定性及沉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路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及沉降是路基设计的三个主要控制指标,为了确保路基工程安全,设计时一般均应分析验算。但目前我国铁路及公路路基设计人员对路基是否应进行承载力验算还存在一定分歧。本文通过分析路基承载力与路堤稳定性及与路基沉降之间的关系,探讨路基设计进行承载力验算的必要性。研究结论:(1)圆弧法分析路堤稳定性偏于不安全,在路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也可得出路堤稳定的结论;(2)当荷载接近或超过路基极限荷载时,路基会发生较大的侧向变形,现有的沉降计算方法不再适用,路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是路堤沉降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3)路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是保证路堤稳定、控制路基沉降变形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路基设计中应进行承载力验算;(4)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完善铁路及公路路基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清水河段加筋路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段加筋路堤一些初步的试验研究 ,分析加筋路堤在保护多年冻土和维护铁路路基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对该加筋路堤下地温情况及多年冻土的人为上限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钢货运铁路站场位于三峡库区,填平山谷后,形成浸水斜坡路堤,铁路最高填方达74 m,其位置紧邻长江,为浸水高路堤工程。经分析得出:(1)该软土地基选择挖除换填措施,并通过水泥搅拌桩进行基坑支护,能有效保证路堤基底和坡脚的稳定;(2)浸水水位下选择渗水性填料可减小动水压力对高路堤边坡和本体稳定性的影响;(3)提高压实标准并采取一定的追密压实措施,可有效控制高路堤工后沉降;(4)采用不同长度的土工加筋材料可以加强路堤坡面浅层和路堤整体的稳定性;(5)现场监测是高路堤稳定和变形验证与评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路基承载力、路堤稳定性及沉降是路基设计的三个主要控制指标,为了确保路基工程安全,设计时一般均应分析验算。但目前我国铁路及公路路基设计人员对路基是否应进行承载力验算还存在一定分歧。本文通过分析路基承载力与路堤稳定性及路基沉降之间的关系,探讨路基设计进行承载力验算的必要性。研究结论:(1)圆弧法分析路堤稳定性偏于不安全,在路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也可得出路堤稳定的结论;(2)当荷载接近或超过路基极限荷载时,路基会发生较大的侧向变形,现有的沉降计算方法不再适用,路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是路堤沉降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3)路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是保证路堤稳定、控制路基沉降变形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路基设计中应进行承载力验算;(4)本文的的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完善铁路及公路路基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对青藏铁路运营期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斜坡路堤的变形破坏失稳不仅发生在最大冻融界面以上的活动层土体内,而且,最大冻融界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塑性冻土的蠕变变形累积对斜坡路堤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斜坡路堤变形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根据其变形的本质特点,说明了下变形边界的存在性、特点及其确定原则.结合现场实际,对典型斜坡路堤断面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迫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修建平原地区铁路填料匮乏的压力,探索和寻求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陡路堤边坡坡率,以达到节省土地资源的目的。研究方法:结合西安枢纽北环线工程实例,采用填料和土工材料的试验力学参数,通过对各种边坡稳定性检算方法的分析比较后,选用圆弧滑动面垂直条分法对路堤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得出路堤边坡内分层铺设高密度聚乙烯单向土工格栅加筋带、适当加陡路堤边坡坡率,能满足现行规范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要求。研究结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陡路堤边坡坡率在平原高产农田区能节省珍贵的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蠕变试验路堤工后沉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了保持轨道的平顺性和稳定性,高速铁路要求路堤的工后沉降为零沉降,而红层属于C类填料,易崩解、软化,此研究为了验证将红层粉碎后作为高速铁路路堤填料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将红层填料经过粉碎(小于2mm以下),同时将试样的密实度提高到95%,对试样采用逐级单轴加载,每一级加载为一个月左右,直到试样破坏;同时以逐级加载的压缩蠕变曲线试验结果为基础,对蠕变曲线的减速段采用K—K—H模型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的结果,采用数值模拟对填筑高度为10m路堤的工后沉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由数值模拟结果知,路堤顶部的一年工后沉降为4mm,并在40d左右达到稳定状态。 研究结论:其结果论证了采用红层作为填料经过一定的施工工艺后能满足路堤工后零沉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purpos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railway or highway subgrade,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embankment stability and settlement which are the three main control indexes of subgrade design should be analyzed and checked in theory. However, many railway and highway designers still have differences on whether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should be calculated in our country.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embankment stability and settlement, the necessity of checking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search conclusions: (1) It is unsafe that circular arc method is used to check the embankment stability, in the case that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conclusion that embankment is stable can be also drawn. (2)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subgrade will increase sharply when the load approaches or exceeds subgrade ultimate load, and the existing settlement calculation methods are no longer applicable.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settlement calculation methods is that the requirement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is met. (3)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embankment and control the settlement of it, the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should be checked in the design of subgrade. (4)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ubgrade design method.  相似文献   

14.
按公路规范要求,高塑性黏土不能满足高等级公路对填料强度的要求。介绍了对这类土在不掺改良剂的情况下,利用其路堤填筑技术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方法,通过控制其击实功、改进施工工艺增大其稳定性和强度,使所填筑的路堤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提出了控制填筑质量的压实标准和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斜坡软弱地基上修筑填方路堤容易出现滑塌失稳、侧向变形过大等重大工程事故.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及剪切强度折减法,模拟路堤分步建造的施工力学行为,建立斜坡软弱地基在路堤自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分析模型,从土体变形和稳定安全性2方面研究表层软弱层、地面横坡对路基结构工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坡软弱地基不能被简单视为斜坡地基和软弱地基的等权重线性叠加;表层软弱层、地面横坡可加剧结构的侧向位移、竖向沉降,改变潜在滑移面的形态,导致路堤结构稳定性降低;实际工程中应高度重视下坡脚方向侧向位移和表层软弱层的处理;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结合剪切强度折减法,能同时进行斜坡软弱地基在路堤自重作用下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铁路路堤坡面水土流失特征,对施工期胶新铁路一段路堤进行了天然降雨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路堤坡面的水土流失形式在特大暴雨时表现为浅沟侵蚀,但不影响路堤表面的稳定性;路堤坡面产生水土流失需要一定的雨量和雨强条件,雨强是引起坡面产流的关键因素;路堤通过改变沿线原来的径流途径引起二次水土流失,即通过路堤的渗流冲刷下游农田,及时修建导流排水沟可以预防二次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7.
卓磊 《铁道建筑技术》2008,(4):53-55,62
在软弱地基上修筑公路,路基的沉降和桥头差异沉降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运营安全,EPS以其具有超轻质、较强化学稳定性等优良特点作为一种新型填料,在软弱地基路堤填筑中逐渐被推广利用。结合上海市北松公路(车亭公路-沪闵路段)改建工程中EPS填料的应用实例,介绍EPS的特性以及在公路拓宽工程和桥头高填路堤中的应用,阐述了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裂缝是多年冻土路基的特殊性问题之一。为抑制路堤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在填土中分层敷设土工格栅,利用土工格栅良好的抗拉性能,提高路堤土体强度,增强路堤整体稳定性,减少路基土体自中心向两侧的水平位移,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