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3年9月11日,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华合作范围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此次合作,中特集团将成为采埃孚(ZF)在亚太地区特钢供应方面新项目的首选供应商,双方将基于钢材产品供给、质量管理、及  相似文献   

2.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10,(51):30-31
<正>近日,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福斯润滑油(中国)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标志着福斯中国成为采埃孚中国润滑油产品的首选战略合作伙伴。采埃孚中国物料管理经理、亚太区采购中心总监方东新先生与福斯集团东亚区执行副总裁Klaus Hartig先生分别代表各自公司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采埃孚集团非生产性物料及全球采购中心副总裁Rainer  相似文献   

3.
涂元春 《专用汽车》2011,(11):58-58
十余载合作历程,采埃孚各项领先产品助力徐工重型10月29日,徐工重型-采埃孚交流会暨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举行。采埃孚集团特种车辆传动系统业务部偕相关业务部与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举办交流活动,并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会上,双方人员就采埃孚传动、底盘、悬架及转向产品等在  相似文献   

4.
庄严 《商用汽车》2012,(21):88-89
十堰东风采埃孚减振器有限公司,目前是东风公司、采埃孚集团旗下最成功的合资企业之一。2004年签署合资协议,2005年开始投产销售,十堰东风采埃孚减振器有限公司(下简称东风采埃孚),如今已大步跨越7个年头。凭借身后东风公司与采埃孚集团的雄厚技术实力,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战略定位,以及团结奋进的工作团队,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逐步在国内商用车减振器领域确立了优势,也逐渐成为行业中响亮的品牌。真诚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早在开发天龙系列重卡产品之初,  相似文献   

5.
江可人 《商用汽车》2014,(9):122-122
2014年4月30日,采埃孚集团在斯图加特举行年度新闻发布会,宣布发布了2013的财年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采埃孚集团的销售额达168亿欧元,同比增长8%,雇员人数增长6%,与集团销售额一样保持了稳步增长。目前,采埃孚集团全球员工总人数约为7万2 600名,其中4万1 900名在德国工作。  相似文献   

6.
采埃孚集团最早于1994年在上海建立第一家合资企业,至今已有19家工厂和4200名员工。2009年采埃孚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97亿元人民币,投资3400万欧元,2010年预计投资5000万欧元。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采埃孚张家港制动工厂的第2000万件卡钳成功下线。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亚太及印度地区总裁Dr. Holger Klein在表示:"随着张家港制动工厂第2000万件卡钳下线,我们制动业务在中国的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据悉,采埃孚张家港制动工厂在2014年动工,并在2015年开始生产卡钳。从投产到达到2000万的产量,工厂仅用了  相似文献   

8.
<正>针对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采埃孚正加速战略布局。未来5年,采埃孚在自动驾驶和电驱动领域的研发投入将达120亿欧元。而合作生态圈的建立,将有助于其拓展产品线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推出ProAI RoboThink高性能控制器、开发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与Transdev及e.GO三方合作,采埃孚在2019 CES展上宣布了其在出行领域的最新产品和合作战略。作为一家始终关注汽车前瞻技术的创新型公司,采埃孚近年来把"下一代出行"作为发展重点,并在该领域持续投资。采埃孚CEO沃夫翰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采埃孚与上汽红岩采用远程视频会议的方式,同步连线重庆、上海及德国哈芬市三地,共同举行了"上汽红岩与采埃孚战略合作"云签约仪式。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双方已有多次成功合作,从1982年红岩首次搭载采埃孚变速器拉开国内民用重卡市场序幕,到上汽红岩首款大件运输车搭载采埃孚变速器亮相2018年北京车展,再到新款红岩  相似文献   

10.
卓雅 《商用汽车》2021,(11):93-94
2021年11月15日,采埃孚中国40周年庆典在上海拉开序幕。采埃孚集团董事柯皓哲博士表示,40年来,采埃孚经历了从中国销售、中国制造到中国研发的历史性跨越,向着"中国引领"的目标不断前进。不断加码中国市场,到2030年亚太市场销售份额从现有25%提高至30%经过40年的发展积淀,中国已经成为采埃孚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目前,以中国为主体的亚太区销售额占采埃孚集团全球销售额的25%。亚太区的目标是到2030年,销售额占比提高到30%。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19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上,采埃孚发布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产品及战略,包括ProAI RoboThink高性能控制器、全系列传感器、IOT物联网平台在内的一系列前瞻技术,是采埃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没有转向盘和踏板的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则搭载了采埃孚众多创新科技,展示其技术集成能力的同时,也诠释了采埃孚对未来移动出行的愿景。为加速自动驾驶研发,采埃孚近年来正扩大其合作生态圈。在此次CES展上,采埃孚宣布与Transdev及e.GO深度合作,三方合作的示范运营车将于2020年前投放,率先在德国、法国投入运营,用于共享出行。此外,采埃孚与合作伙伴英伟达、Mobileye、佛吉亚联合开发的产品也在CES展上有所展示。  相似文献   

12.
采埃孚近日宣布,其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CVS)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该事业部凭借采埃孚在商用车行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将显著增强采埃孚集团在安全、可持续和数字化交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2020年5月,采埃孚收购威伯科后即成立商用车控制系统事业部(CVCS),而新成立的采埃孚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是CVCS与采...  相似文献   

13.
中机 《运输车辆》2012,(20):107-107
2012年9月12日,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柳州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正式威立一家全新的合资企业——柳州采埃孚驱动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采埃孚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专营传动与底盘技术,在25个国家120个地区拥有55050名员工。2006年集团营业额达116亿欧元,使得采埃孚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非公路传动与车桥系统部门,总部位于帕骚,开发与生产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底盘的传动部件,以及用于公交和  相似文献   

15.
除了发动机外,变速器、转向器等产品也是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重点.作为一家世界领先的德国传动与底盘产品供应商,采埃孚在再制造领域不但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拥有丰富的再制造经验 "采埃孚集团拥有多年的再制造经验,目前在德国的Friedrichshafen、Saarbruecken、Bielefeld,英国的Nottingham和美国的Vernon Hills等地建有再制造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全球更多地区推进采埃孚再制造'立足当地,服务当地'的发展战略."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汪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6.
《汽车情报》2008,(7):43
近日从华泰汽车获悉,华泰将以技术转让方式生产4速自动变速器,为其新SUV和轿车产品提供配套供应。华泰计划从2009年开始投产,并将于两年内生产出自主品牌SUV和轿车。华泰与德国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供应商采埃孚集团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今后由采埃孚集团为其提供自动变速器技术。自动变速器将在华泰内蒙古鄂尔多斯基地生产,第一阶段设计产能为5万台,到2014年产能达到15万台。除4速变速器外,华泰今后还有可能生产6速自动变速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采埃孚天合生产的第6000万件电子驻车制动单元(EPB)成功下线,其中采用了将电机集成在制动卡钳上的先进技术。该技术由采埃孚天合位于德国科布伦茨的全球技术中心首先研发。目前,采埃孚天合在北美和中国均生产电子驻车制动单元。采埃孚天合制动工程副总裁曼福德·梅尔(Manfred Meyer)表示:"第6000万件EPB单元成功下线,是采埃孚天合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生产的EPB产品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采埃孚集团总销售额为129亿欧元,全球员工总数约7万名.采埃孚在出席第11届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Busworld Asia 2011)时,以媒体沟通会形式向业界透露了公司2010年的部分运营数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为实现零排放和零事故愿景,采埃孚集团未来将大力拓展新能源和自动驾驶业务。亚太区,尤其中国市场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完成业务整合后的采埃孚(ZF)集团,在2016财政年表现出了强劲的上升之势,集团利润明显增长,现金流大幅增加。在2016年352亿欧元销售额的基础上,采埃孚2017年的销售目标进一步提升至360亿欧元。采埃孚董事会成员Peter Lake表  相似文献   

20.
<正>在最重要的汽车市场——西欧、美国和亚太地区,采埃孚集团将在数量和高端细分市场中实现区域平衡和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优化组合。1915年9月,"Zahnradfabrik GmbH"(即采埃孚股份公司的前身,意为齿轮工厂简称ZF)首次完成了商业注册。历经世事变幻,采埃孚始终抓住机遇,发展成为一家在传动系统和底盘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型公司。历经100年发展,2015年采埃孚及其全球7.16万名员工将喜迎公司百年华诞。来自全球122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