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支井河大桥为主跨430 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圈填充C50微膨胀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根据钢管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的原理及设计思路,通过对不同水灰比、含砂率以及不同用量粉煤灰、膨胀剂的配合比试验研究,得出符合工程需要的施工配合比.工程应用表明,钢管内混凝土自密性稳定,混凝土与钢管接触较好,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拉萨河特大桥主桥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萨河特大桥主桥钢管拱钢管及腹板填充C50微膨胀混凝土,采用泵送法施工。介绍对C50钢管混凝土进行的配合比试验,并研究其限制膨胀率等各项性能,以确定钢管内C50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以刘家峡黄河大桥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施工为依托,介绍了桥塔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环节,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和施工方案,制定并实施钢管混凝土在拌和、泵送、浇筑振捣、施工缝处置等过程中的控制要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刘家峡大桥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大直径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管内混凝土设计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施工.根据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对不同水灰比、含砂率以及不同粉煤灰、膨胀剂用量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配制出了符合工程需求的施工配合比.在合江长江一桥的实际工程应用中证明,拱肋钢管内的混凝土工作性能良好,强度达到要求,混凝土与钢管接触紧密,能全面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在钢管拱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鸿 《华东公路》2003,(5):59-62
介绍了高安筠州大桥主桥主拱肋微膨胀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和技术指标;讨论了采用泵送顶升施工工艺对钢管混凝土性能的要求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须注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一些控制指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钢管混凝土配合比研制与压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管混凝土中混凝土和钢管的收缩特性不一致,为了充分发挥钢管套箍作用,发挥该复合结构的优势,在管内灌注高性能微膨胀混凝土,以提高钢管的承载能力。同时,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设计要求混凝土从拱脚至拱顶两边对称采用泵送顶升一次浇注的施工方法。文中结合某大桥工程建设实例,对微膨胀高性能钢管混凝土的配制以及管内混凝土压注技术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桥钢管混凝土配合比研制方法是可行的,钢管混凝土压注方案取得了成功,为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积累一些试验数据和宝贵的施工经验,可供其他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7.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管内混凝土设计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施工.经过工艺试验和实桥施工证明:拱肋钢管内抽真空时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施工方便快捷、达到的真空度高、经济性好,非常适合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泵送工艺中.  相似文献   

8.
张鸿  方华  黄彭  叶奋 《上海公路》2005,(3):28-33
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目前一直没有一种大家公认的设计方法。文中提出把正交试验设计应用于高性能微膨胀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并以高安筠州大桥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制订试验计划及进行试验结果分析的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钢管拱肋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的组成设计的讨论,为钢管拱肋泵送混凝土的顺利施工创造条件,明确了配制同类混凝土所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结合无锡市五里湖大桥工程实例,主要介绍桥梁下部构造钢管拉梁泵送压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要点和质量控制,使用普通水泥、地产砂石料、微膨胀剂、西卡901阻锈剂配制补偿收缩与高性能混凝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支井河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支井河大桥为主跨430 m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拱座C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属冬季施工,通过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加上"两布三膜"的保温保湿措施,防止混凝土温度裂缝出现;主拱肋采用无支架、无塔架缆索吊装的施工方法;拱圈内C50微膨胀混凝土采用单管对称泵送灌注施工.支井河大桥施工的顺利完成表明该桥施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钱江四桥钢管混凝土顶升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钱江四桥主桥上部结构为11跨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拱肋管径最大达170 cm。介绍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泵送顶升法浇注管内混凝土工艺,以及管内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和检测。  相似文献   

13.
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汉江汉三桥、湖北秭归青干河大桥、奉节梅溪河大桥为例,介绍钢管拱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求,各种原材料的选择及相容性试验,试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四川广安奎阁渠江大桥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对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技术指标、配合比设计及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所设计的钢管混凝土配合比具有低泡、大流动性、收缩补偿、延后初凝和早强的工作性能。工程实践说明:采用对称泵送顶升施工工艺,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管内混凝土易密实。  相似文献   

15.
微膨胀砼与钢管拱泵送砼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中南公路工程》2000,25(3):24-25,28
以京珠国道湖南湘耒八标微膨胀砼施工为例,对微膨胀砼与钢管拱砼施工工艺作了详实的介绍,包括钢管拱泵送砼、卡管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以南充市下中坝嘉陵江大桥为依托工程,对利用机制砂配制C60微膨胀混凝土并用于钢管拱肋进行研究。探讨膨胀剂掺量、砂率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体积变形性能的影响,研制符合C60机制砂钢管混凝土指标要求的专用减水剂,并对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以制备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的拱肋钢管核心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工程用钢管微膨胀混凝土的多目标性能需求,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膨胀剂、高吸水性树脂SAP、硅灰3种因素对C50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主次顺序、显著性影响。基于正交试验综合平衡法分析得出C50钢管微膨胀混凝土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配合比,并通过最优配合比设计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最优配合比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相对于基准组均有较大提升,证实了该配合比的混凝土满足所需的多目标综合性能需求。此外,通过压汞试验研究了最优配合比混凝土微观孔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AP或SAP和硅灰的掺入使得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最可几孔径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孔隙均向小孔方向发展,使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 SAP和硅灰的复合掺入使得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无害孔占比明显增加,有害孔和多害孔比例减少,孔径分布更合理,使其孔隙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该研究对于复合型外掺料在钢管密封环境中的应用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共有2个拱肋8根拱肋主弦钢管,每根拱肋钢管分两边(半跨)同时灌注,拱肋管内混凝土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每次单边灌注方量300多m3,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分3级接力一次性完成灌注施工,施工质量好、速度快,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内蒙古通辽市胜利大桥工程实例,对具有微膨胀、自密实性能的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试验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使同行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有更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结合芷江县舞水大桥钢管混凝土工程,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能和膨胀率等影响因素综合设计,控制钢管混凝土含气量,制备出C50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核心混凝土,结果表明: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核心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黏聚性、匀质性均良好,3 d抗压强度达到43 MPa,28 d钢管密闭条件下膨胀率大于2.1×10-4,28 d弹性模量≥3.8×104MPa,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有效地解决钢管混凝土普遍存在的脱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