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息     
嘉兴港新建锚地及航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7月3日,嘉兴港新建锚地及航道工程竣工验收暨效能验收会议在乍浦召开。新建锚地及航道将在海事部门发布航警后投入正式使用。  相似文献   

2.
姜兴良  禹化强 《水运工程》2019,(10):119-123
锚地是关系水上交通安全的公共服务设施,规范中关于航道锚地规模、布置方案的规定尚不详实。以京杭大运河湖西航道锚地布置方案为例,总结了锚地选址原则、锚位计算方法和靠泊管理方案。对平原限制性航道的锚泊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平原限制性航道锚地选址应重点考虑锚泊习惯和对外交通条件的结论。在平原限制性航道采用连片式结构和孤立墩式结构的组合方案,能够满足单船丁靠和船队顺靠的使用要求,且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为平原限制性航道锚地的建设提出了新思路,对于类似工程建设及规范修编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沿海集装箱港区单向航道船舶进出港作业流程,提出航道资源有限时可通过建设港内锚地以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思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拥有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港内锚地的锚位数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港内锚地锚位数与航道通过能力服从多项式的函数关系,且存在极值;在该极值范围内,建设港内锚地对提高航道通过能力效果显著,但当锚位数超过极值后航道通过能力将不再随锚位数的增加而增加;因而该极值可为确定港内锚地的建设容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马来西亚砂捞越河口新建申纳里港开发2万吨级进港道所进行的航道设计,调头地、锚地、抛泥区的研究分析,以及施工工艺、船型选择等。  相似文献   

5.
《水运工程》2012,(6):14
自2002年6月4日起,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航道部门对三峡坝区航道航标配布进行了优化,三峡大坝—葛洲坝两坝间乐天溪航段航道维护宽度增至180 m。乐天溪航道整治工程上锚地炸礁工程已于5月底顺利完工,乐天溪航段从单向控制恢复为双向通航。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我国LNG接收站码头的建设,对在舟山水域的虾峙岛东侧、佛渡岛北侧、六横岛南侧、白泉港区、大长涂岛南侧和衢山南港区等6个备选港址从航道、锚地、交通组织、水文气象等方面进行LNG码头建设的通航适应性分析,得出结论:佛渡岛北侧进出港航道距离较长、转向角角度大,LNG船进出港对虾峙门航道、梅山港区的交通组织影响较大,不宜建设LNG码头;虾峙岛东侧航道对虾峙门航道交通组织影响较大,建设的可行性仍需作进一步研究;大长涂岛南侧航道锚地条件良好,可建设LNG码头,但风浪影响较大,影响LNG码头作业天数;白泉港区、六横岛南侧和衢山南港区都较适宜新建LNG码头。  相似文献   

7.
南通港吕四港区10万t级航道目前正在施工建设,广汇能源LNG分销转运站17.7万m3LNG船拟利用该航道通航进港。由于LNG船舶的特殊性,LNG船舶需配置应急锚地以策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吕四10万t级航道条件,提出LNG航道及锚地布置方案并分析研究给出初步结论,对LNG航道设计与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动态     
《中国海事》2015,(4):74
<正>京津冀航道锚地资源共享和海事监管一体化调研座谈会在天津召开3月25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李世新一行来津开展京津冀航道锚地资源共享和海事监管一体化调研。会上,各有关单位就津冀两地港口规划,推进航道锚地资源共享和海事监管一体化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开展渤海中西部水域航道(路)、锚地资源共享规划研究,建立津冀沿海航区海事统一监管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交通运输部第一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在秦皇岛建成  相似文献   

9.
刘扬 《中国港口》2012,(12):9-11,24
航道、锚地是港口开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航道、锚地等级左右着港口开发规模、功能定位、运行效益、开放程度和发展潜力。舟山群岛海域的航道、锚地不仅是舟山群岛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我国长三角地区、东部沿海各大港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水航道网,打造海上高速公路体系,对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现实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段河床演变及历年来航道航标维护情况,提出现有航标布设存在设标间距过大、部分航标被打频繁、航道与锚地距离过近、锚地右侧水域未充分利用等问题,根据河道航行条件和船舶航行习惯,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6,(4):28-32
为缓解曹妃甸三港池水域的船舶通航压力,提高通航效率,对曹妃甸水域通航环境、船舶进出港航法进行分析,在参照国内外航道、锚地的设计规范及引航员实际操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现有航道位置、修改锚地边界和增设三港池专用锚地的初步建议。该建议可为海事部门改善曹妃甸港区三港池水域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港口和航运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栋 《航海技术》2015,(3):20-22
<正>0引言上海港北槽深水航道指长江口船舶定线制A警戒区西侧边界线至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之间的航道,总长约43 n mile。A警戒区西侧边界线至D12灯浮航道底宽400 m,设标宽度550 m;D12灯浮至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航道底宽350 m,设标宽度500 m。北槽深水航道维护水深为理论最低潮面以下12.5 m。北槽深水航道附近的锚地主要有北槽锚地、横沙锚地以  相似文献   

13.
陈小南 《中国港口》2012,(8):46-47,53
<正>一、广州港出海航道发展现状广州港出海航道自珠江口桂山锚地至黄埔港区,沿经珠海、深圳、中山、东莞等市,全长约115km。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期工程从珠江口至黄埔港区,于2004年3月开工至2006年底全线完工,航道底标高为-13.0m,底宽160m,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广州港南沙港区出海航道拓宽工程从南沙港区至珠江口桂山锚地段于2005  相似文献   

14.
应用MIKE21建立三都澳海域平面二维潮流模型,对三都澳深水航道建设前后三都澳海域内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三都澳海域连续实测海流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趋势基本符合,说明该模型能较精确地反映该海域工程前后的潮流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后流态特征与工程前相比没有大的改变,在航道区域,水流基本沿着航道走向,有利于船舶的前进,流态的改变主要集中在锚地区域。航道和锚地工程实施后,对周围流场影响较大,尤其是锚地工程,会造成周围流速普遍减小,但在航道进出口和锚地两侧流速会有所增加。整体而言,工程实施后横流较小,对船舶停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9个方面分析总结新建鲅鱼圈仙人岛VLCC原油码头的进港操作详细情况。内容涉及码头地理位置、仙人岛航道、码头设施介绍,老铁山水道到仙人岛锚地的航行,引航及靠离码头操作,码头卸货情况及报告制度等。对本港操作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注意事项和应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7.
赖万群 《珠江水运》2001,(11):24-25
广州港地处珠江干流下游河海交汇处,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也是珠江三角洲水网运输中心和水陆交通运输枢纽.现有油类过驳锚地20多处,分布在新造水道、珠江口大屿山和舢舨洲沙角锚地、大虎锚地.这些锚地大多设在进出港口航道附近,其中主要过驳锚地为沙角、大虎锚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建鲅鱼圈仙人岛VLCC原油码头的进港操作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从10个方面分析总结该操作的详细情况。内容涉及码头地理位置、仙人岛航道、码头设施介绍,老铁山水道到仙人岛锚地的航行,引航及靠离码头操作,码头卸货情况及报告制度等。对本港操作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随着近年来船舶的大型化趋势和港口通航密度的增加,为保障通航效率维护港口生产,伶仃航道兴建应急锚地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广州港发展的现状,并列举了历年典型案例对广州港的通航影响,提出在伶仃航道建设应急锚地的方案,并对方案的优点及存在的困难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0引言由于进出印度尼西亚PALANGGA锚地航道的浅点位置不确定,且定位条件差,因此船舶进出风险较大。2013年,有2艘船舶在进出该锚地时触浅。为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笔者总结几次安全进出该锚地的经验,供同人参考。1锚地概况PALANGGA锚地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