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怡 《中国水运》2006,6(1):68-69
结合高职物流专业来讨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管理操作型的人才为目标.针对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初级阶段,易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对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物流人才进行了相关研究讨论,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教学理念下CBE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本文首先对高职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基于CBE教育理念提出了高职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以期优化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化物流管理中,数据分析能力已成为物流人才必备的核心技能。高职院校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基于此,本文探究如何在校企合作加强高职物流人才的数据分析型能力,着重从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角色定位,解决现实课堂教学与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素质不匹配问题,实现学校课堂与企业岗位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家重点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实现高端发展、优化人才结构的基本途径。基于此,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特征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基于高职城市交通专业的“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实现新突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对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教学体系中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物流技能竞赛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日后就业竞争力。本文对物流技能竞赛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融合进行分析探究,希望为日后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快递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和快递物流人才的供需现状,同时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快递实务》课程的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偏理论、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实训设备利用率低、信息化程度不够、校企合作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优化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高职院校《快递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的信息化之路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指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就新建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创新型海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主要模式,针对我国海事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以培养实践技能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如何结合专业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未来高职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结合核心课程《物流设备与技术》课程,以如何利用课程知识为基础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教学问题展开研究,为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物流行业是当前国家大力发展的行业之一,在后疫情时代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5G等新技术、新基建在国内物流行业的充分应用,对物流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智慧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进行通力合作,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