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板底灌浆技术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脱空。首先通过一系列灌浆材料技术指标的测评确定乳化沥青砂浆的基本配合比,然后根据各种外加剂和环氧树脂改性剂的不同掺量对灌浆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环氧乳化沥青砂浆的最终配合比。最后通过对环氧乳化沥青砂浆耐久性的试验,研究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砂浆抗冲刷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砂浆性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环氧乳化沥青砂浆的最终配合比设计为矿粉∶改性沥青∶砂∶水∶消泡剂∶铝粉=390∶445∶555∶113∶12.6∶0.06。  相似文献   

2.
雷莉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3):49-51,66
针对现有灌浆材料普遍具有强度低、凝结慢、泌水大、易离析、收缩大等缺点,通过试验研究,配制出水泥、水、砂、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及早强剂等灌浆材料的最佳组成比例。以武黄高速公路旧水泥混凝土板处治工程为依托,运用钻孔压浆技术,对脱空板底进行灌浆处治,工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刘勇  黄元军 《湖南交通科技》2004,30(2):29-30,43
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从脱空板的确定、灌浆材料的配比与性能试验、灌浆工艺与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的灌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新型固化土配合比,本文进行了多试验组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主要试验参数为:固化剂掺量、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等。试验结果表明: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中砂∶碎石∶土∶固化剂∶水=100∶50∶175∶350∶1225∶1.5∶85,该配合比可用于工程实际,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结合多年来对高等级公路的大中修工程维修 ,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的灌浆工程进行了施工 ,从脱空板的评定、灌浆材料的配合比、灌浆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检测、治理难等问题,介绍广西高速公路大量应用板底灌浆技术处理水泥路面板底脱空的成功经验,论述板底脱空的成因、后果和检测方法以及板底灌浆的施工工艺、质检方法及效果评价情况。对我区目前大量存在的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治理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乳化沥青灌浆技术在公路路面板底脱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富强  何佳 《交通标准化》2010,(15):131-135
板底脱空是公路路面的一种常见病害.以板底脱空为研究对象,对板底脱空的产生原因、机理、乳化沥青灌浆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采取灌浆技术进行治理,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附属设备少、施工方便等特点,对公路畅通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公路路面板底脱空治理,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灌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对旧水泥砼土路面板底脱空的灌浆技术进行研究,从脱空板的确定、灌浆材料的配比与性能试验、灌浆工艺与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结合长永高速公路改造工程,对旧水泥砼土路面板底脱空的灌浆技术进行研究,从脱空板的确定、灌浆材料的配比与性能试验、灌浆工艺与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月英 《交通标准化》2010,(20):106-108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现象影响了道路使用性能,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结合工程实例,对混凝土路面产生板底脱空现象进行研究,可以为正确地预防和治理板底脱空状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耐磨性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耐久性指标,它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研究如何提高机制砂路面混凝土的耐磨性,使其能达到河砂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己成为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推广应用的首要问题。针对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中的主要参数—砂率和水灰比,研究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并提出适宜于耐磨性的混凝土配合比参数。  相似文献   

12.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对砂的要求比较严格苛刻,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砂率对新拌高强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以及对水泥用量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砂率,研究砂率与坍落度、碎石粒径、水灰比以及水泥用量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砂率,使坍落度、碎石粒径、水泥用量等因素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3.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与路用性能特点的研究 ,用进一步修订的马歇尔稳定度实验方法设计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验路的铺筑 ,对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 ,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西部地区氯氧镁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田口方法在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适应性,针对活性MgO与MgCl2摩尔比、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和减水剂对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各因素对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并量化表征,提出了多因素共同作用氯氧镁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信噪比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氯氧镁水泥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设计组合为:摩尔比为5.4,不掺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为1%磷酸,减水剂为1%,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减水剂、粉煤灰、摩尔比、耐水性改性剂. 最优氯氧镁水泥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设计组合为:摩尔比为5.4,不掺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为2%磷肥,减水剂为1%,各因素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摩尔比、粉煤灰、耐水性改性剂、减水剂.   相似文献   

15.
赵冰 《交通标准化》2010,(12):101-102
水泥砼路面接缝较多,受超载影响较大,易发生脱空、唧泥、裂缝等早期病害,从而导致路面的破损。因此,搞好水泥砼路面的养护,治理与预防脱空、唧泥等病害,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并改善其通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路面复合材料——半柔性路面用混合料,它是在开级配的多孔基体沥青混合料中,灌入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特殊浆剂,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耐油性及抗疲劳等性能。通过铺筑试验路,进一步验证了半柔性路面确实具有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耐水损害性能和抗疲劳特性等显著优于沥青路面的良好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祝可为 《交通标准化》2009,(19):227-230
通过进行室内强度和耐久性试验.研究双掺引气减水剂和粉煤灰对路面水泥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双掺粉煤灰和引气减水剂可以显著地改善普通路面混凝土的耐久性,同时可促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致密连续,是路面混凝土耐久性大幅度提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惠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补强加固实例出发,结合沥青路面的特点,分析了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原因,提出了沥青路面压浆材料配合比、压浆工艺、压浆质量控制要求与检测方法,实践表明,沥青路面压浆补强达到了预期目的,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  相似文献   

19.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作为路面结构基层材料,其路面结构设计的控制指标也应是抗拉强度,因此,对路面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结果,对三种不同配比组成的梁式试件在控制应力水平的条件下进行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材料的抗疲劳能力,并建立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水泥稳定煤渣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强度与损伤特性, 采用配方均匀试验方法, 获得了有约束条件下水泥稳定煤渣碎石基层的最优配比; 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与超声波测试对不同配比下的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超声波波速进行了测试, 分析了超声波波速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 根据超声波波速及试样的破坏过程, 对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损伤变量进行了定义, 提出了损伤发展的控制阈值, 并建立了无侧限压缩条件下水泥稳定煤渣碎石基层填料的本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水泥对基层材料的强度起到积极的影响, 而煤渣则会给材料强度带来负面影响; 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最优配比为5∶35∶60 (水泥、煤渣、碎石的质量比), 其强度可达3.96 MPa, 可以作为路面基层填料使用; 随着材料抗压强度的增大, 超声波波速也有所增加, 但二者之间的规律性不强; 试件无侧限抗压试验过程可以分为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 利用超声波波速的变化可以将弹性变形阶段与弹塑性变形阶段进行区分; 根据超声波波速确定了水泥稳定煤渣碎石的损伤阈值为0.232, 材料可以带伤工作至损伤阈值处, 但不能超过损伤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