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目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选择了行驶质量、路面破损状况、结构承载力和路面抗滑性能等4个主要因素,应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且相对于目前常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公交调度评价问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 在构造Hopfield神经网络时,从公交系统运行效率,衔接的顺畅性,运力协调性,企业经济利润率等四个主要内容出发,选取有效时间利用率、平均换乘次数、运能匹配度和运营利润率四个可量化且彼此相互独立的指标, 作为公交调度优化结果的评价指标. 并用matlab对Hopfield网络进行设计仿真, 使其可以更加合理和方便地对公交调度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具有更广泛的工程应用面. 最后通过实例计算验证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德尔菲法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且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操作简单、易推广,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可辨识矩阵对影响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宽泛指标集进行分类、约简,得出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最有影响的数据指标,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并把处理后的数据指标作为RBF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训练、仿真.通过实例,给出了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与没有采用指标约简的RBF神经网络进行结果对比,该方法在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上更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质量的评价精度,将T-S模糊理论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路面状况指数、路面结构强度指数、道路行驶质量指数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4个检测指标作为输入变量,根据模糊推理规则构建路面质量评价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路面检测指标经过模糊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直至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达到最小,去模糊化后得到各路段的精确评价结果,建立了路面使用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用实际检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模糊系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神经网络的定量数据处理能力,通过本文方法仿真得到的路面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与期望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1%.   相似文献   

5.
基于集对论的路面使用性能变权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的复杂性,以集对论为基础,进行了同、异、反分析,在确定路面性能评价指标和评价类别的联系度后,建立了集对分析评价模型.从路面使用性能的特点出发,给出了一种局部惩罚-激励型变权确定方法,并与所建的集对分析模型相结合,采用联系数最大原则,提出了变权综合评价方法,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以天津市两条公路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对重庆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调研检测,利用现有的评价指标对调查路段的路面破损状况和路面行驶质量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该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和路面使用坏境,对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中的路面状况指数PCI和路面结构承载力指数PSSI进行完善和修订,以便因地制宜对西南山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预测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变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的路面使用性能组合预测模型PCA-GA-RBF;针对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模型参数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对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降维处理,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路面行驶质量的预测分析对组合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组合预测模型PCA-GA-RBF的拟合优度R2=0.820,均方根误差S=2.645,比单一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误差降低了11.4%,平均预测准确率为84.13%;组合预测模型计算速率快、预测精度高、预测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路面使用性能是评价沥青路面的重要指标,对于道路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内涵的介绍,对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综合考虑养护决策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养护决策矩阵,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特别是高速公路施工提供技术指导,使高速公路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规范所使用的评价模型一般以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数据为基础,然而,通过对河北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数据的采集、计算与分析,发现现有规范的评价模型并不完全适用于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和路面使用要求,故对所有的评价模型进行了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复杂性、模糊性及缺乏合理评价方法等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现行规范确定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借助Matlab数学工具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已有文献中利用灰色聚类决策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用于评价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是可行的,而且能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值影响的强弱,具有特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间数法的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路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路面使用性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日益衰减,从而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为了评估和预测路面使用性能,便于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根据现有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从指标数据代表的可靠性出发,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区间数法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选取路段的实测数据与规范推荐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与对比分析,二者评价结果基本相同。该模型计算过程简单,易于编程,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沥青作为一种广义改性沥青,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技术经济合理的优点.采用室内试验和试验路相结合的验证方法,对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综合分析,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30%~40%,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喷涂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材料性能评价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发挥喷涂型沥青路面养护材料的功能,根据防止或延缓沥青的老化性能,抵御水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的防水性能,以及抗滑性、耐久性和耐油污性等路用性能要求,采用5种不同喷涂型预防性养护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建立针对这类材料路用性能评价指标和方法。分析结果认为:添加养护材料的沥青老化前、后残留延度比能够较好地反映养护材料的抗老化性,良好的养护材料渗水系数应降低80%以上,其抗滑性以测得的摆值不低于沥青路面的验收标准,并可通过磨耗试验后摆值变化规律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的降低程度分别建立喷涂型养护材料的耐久性和抗油污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彬 《交通标准化》2014,(11):89-92
结合新疆公路交通发展现状,指出新疆沥青路面预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行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评价时,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在不同因素之间建立一个评价的维向量,通过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方式,将不同因素对路面的影响程度进行分别评定,再通过综合考量的方式,采取最合理的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耐磨水泥砼路面的特点,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对水泥砼路面原设计指标进行安全性与合理性评价;接着运用单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结构型式进行优选,通过对工程投资、使用性能、结构强度、耐久性等因素的评判,确定合理的水泥砼路面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6.
旧水泥砼路面破损状况合理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水泥砼路面的评价对采取正确的路面养护和维修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行的旧水泥砼路面破损评价的方法和各种方法所采用的指标的对比,指出现行评价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模糊评价方法和指标,以对水泥砼路面破损状况进行更为客观合理的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为采取合理的水泥砼路面修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评价指标,合理评价材料性能,提出基于灰色关联聚类、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的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对多指标进行灰色聚类分析,对同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每类指标的主成分集合,采用熵权法确定每类指标的权重,综合形成既反映全体指标信息又体现指标差异性的综合指标。选择四川广巴高速公路沿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