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构造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某实桥为背景,按缩尺比1∶5、轴压比0.1设计、制作了4个桥墩试件(ZT-1试件为整体现浇;CFST-1试件为钢管混凝土榫卯和灌浆套筒混合连接;UT-1试件和UT-2试件为现浇UHPC和预制榫卯混合连接,UHPC湿接缝分别位于墩底及距离墩底200 mm处)。通过桥墩试件的拟静力试验,分析各试件的破坏模式,并对比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参数。结果表明:4个试件均为压弯破坏,ZT-1试件和UT-2试件的塑性铰位于墩底,CFST-1试件和UT-1试件发生了塑性铰上移的现象;与Z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分别提高了3.52%和7.09%,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22%和4.60%;与CFST-1试件相比,UT-1试件和UT-2试件的峰值荷载均小于CFST-1试件,但UT-1试件和UT-2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18.38%和21.14%;UT-2试件的整体耗能能力优于UT-1试件;UT-1试件和UT-2试件的承载能力下降较为...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细集料、级配类型、油石比、沥青类型和成型方法成型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并计算试件空隙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明显偏大,都超出规范要求范围;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试件空隙率较小,都满足规范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玄武岩细料毛体积密度偏大,并且其不容易压实。建议最好采用玄武岩粗集料和石灰岩细集料成型试件,慎重采用玄武岩粗细集料成型试件,如该地区缺少石灰岩细集料,则应先检测玄武岩细集料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裂缝是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为研究沥青路面裂缝开裂的修复方法以及产生裂缝的原因和机理,通过对比试验,采用高聚物对裂缝进行修复,比对修复前后的沥青小梁试件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弯拉强度,并得出: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原状试件与修复后的小梁试件对于抗弯拉强度的效果逐渐接近;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试件的抗弯拉强度均有所下降;当温度达到35℃时,通过高聚物修复后的小梁试件的抗弯拉强度达到原状小梁试件的抗弯拉强度的85.71%。以产生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石灰土、二灰土和水泥稳定风化料为例,研究了半刚性材料的试件高度对强度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半刚性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试件高度的增大呈幂函数规律降低,但降低的速率与材料的种类、配比及养生龄期有关。阐明了把非标准试件强度换算为标准试件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一种能够有效模拟实际工程压实方式且操作简单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成型方法,分别按照马歇尔击实成型、旋转压实成型和振动成型3种方法制备混合料试件,对不同成型方法混合料试件的孔隙率、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测定,并通过CT扫描试验对不同成型方法混合料试件的高度方向孔隙特征、最可几孔径和乳化沥青砂浆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旋转压实成型方法制备的混合料试件力学性能最优,相较其他两种成型方法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与水稳定性;同时采用旋转压实成型的试件内部空隙分布更加均匀,且试件内部沥青砂浆厚度最大,粗集料之间的接触和嵌挤程度最佳。因此最终确定旋转压实法作为冷再生混合料的最佳成型方法,由此得到的混合料试件与实际道路碾压相似,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高温性能和水稳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酸性溶液作用下花岗岩力学特性损伤机制,在pH值分别为7、5、3的化学溶液中对花岗岩试件进行72 d饱和处理,然后对饱和试件和自然干燥试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核磁共振试验、电镜扫描试验(〖WT5”《TNR》〗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WT5”BZ〗)及X射线衍射试验,并对比分析不同化学溶液作用下花岗岩试件三轴抗压强度损伤、变形特征及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花岗岩试件的三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黏聚力随酸性溶液pH值降低而减小,泊松比随着pH值的降低而增大; 2)在酸性溶液的腐蚀作用下,试件内斜长石及方解石等矿物成分的消耗导致试件内部结构疏松程度增加,强酸作用下伴有微裂隙产生; 3)与自然干燥状态下的试件相比,在围压20 MPa的条件下经pH=3的酸性溶液酸化处理后的试件,其偏应力峰值强度降幅达39.94%; 4)花岗岩在酸性溶液作用下,部分矿物溶解、迁出,使得孔隙结构不断劣化产生大量次生孔隙,且酸性溶液pH值越低,中、大孔隙占比越高。  相似文献   

7.
李史华  贺玲凤  罗毅  潘桂梅 《公路》2004,(8):236-239
通过普通混凝土试件和用芳纶纤维约束混凝土试件的抗压、抗劈裂和抗折(弯拉)对比试验,研究了芳纶纤维约束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定量地得到了芳纶纤维对混凝土试件承载力的加强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性能的尺寸效应,以结合面不同处理方式(凿毛和凿毛+植筋)和结合面尺寸(高度分别为100、200、330、440 mm,宽度均为200 mm)为试验参数,对2组共16个Z字形新旧混凝土结合试件进行了抗剪试验。结果表明:凿毛试件和植筋试件结合面的抗剪性能均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凿毛试件的临界极限强度和弹性抗剪刚度分别为结合面高度100 mm试件的51%和32%;植筋试件的临界开裂强度、极限强度和弹性抗剪刚度分别为结合面高度100 mm试件的65%、76%和41%。结合面高度大于1 000 mm后,描述凿毛和植筋2类试件结合面抗剪性能特征参数的尺寸效应均趋于稳定;基于试验和分析结果,建立了凿毛和植筋处理时结合面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提出了表征结合面抗剪性能各特征参数尺寸效应律的计算式,可供工程结构设计和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合理设计的防落梁限位装置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发生时桥梁上、下部结构间的相对位移,阻止落梁破坏的发生,而明确限位装置力学性能是对其进行合理设计的必要前提。为探明缓冲型防落梁钢圈限位装置的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并提出极限位移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制作了6个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钢材种类、限位装置截面高度h和直线段长度a等设计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初期的加、卸载过程中,试件以弯曲变形为主,刚度及承载力低。由于弧段部位过早出现塑性,卸载后出现永久性变形;试件在反复加载过程中,累计塑性变形增加,后期以拉伸变形为主,刚度大。试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后,发生颈缩、断裂破坏,最终丧失承载能力。②分析试件圆弧段测得的应变,加载初期内侧受拉,外侧受压;随着位移的增加,弧段外侧达到最大压应变后,试件被拉直,中性轴偏离截面形心;破坏时,试件各部位均出现较大的拉应变。③参数a对试件启动限位功能时机影响较大,对试件初期刚度几乎没有影响;参数h增加时,承载力的增长速率、初期刚度以及最大承载力均增加,但对位移影响较小;改变钢材种类对承载力影响较大,对位移影响较小。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限位装置的极限承载力与极限位移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承载比试验制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规范中规定,承载比(CBR)试验试件制备采用锤击法,中文结合实践,介绍另一种制备试件方法-静压法,并探讨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陈智 《隧道建设》1999,(4):36-40
砼检查试件的抗压结果能否真实地代表构件的强度?其影响因素很多,高强砼的试件抗压试验更是如此。除了与原材料中粗骨料的粒径,粒形,母岩强度,针片状及细骨料的级配,含泥量等有关外,还与试件的制作,养护有关;本文结合在配制高强砼配比中出现的同象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GDS静三轴仪,进行了饱和重塑黄土的K0固结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的变形特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试件轴向应力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当轴向应力达到同一值时,加载速率大的试件,其轴向应变越大;不同加载速率下,土样侧压力系数K0与轴向应变的关系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加载速率不同,试件侧压力系数K0的稳定值也不同,但仅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3.
密度,空隙率和压实度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性指标,分析由于路面取芯或切割导致表面纹理变化而对试件体积指标的影响。通过采用不同级配类型成型试件,就每个切割步骤的试件进行密度测试,研究切割前后对体积指标或压实度判断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压实度更精确、更合理的测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结构性能,考虑采用纤维增强筋替代UHPC中的钢筋。为研究配置纤维增强筋的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弯曲抗裂性能,寻求合理的纤维增强筋,设计、制作4组钢-UHPC组合桥面板试件(抗裂筋分别采用钢筋、CFRP筋、GFRP筋和BFRP筋,每组2个),开展弯曲试验,以钢筋试件为参照,对比3类纤维增强筋试件的挠度、应变和裂缝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各类试件的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最大裂缝宽度曲线的发展均与抗裂筋的力学性能密切相关;抗裂筋的弹性模量决定了钢-UHPC组合桥面板试件的抗弯刚度和裂缝控制能力,CFRP筋具有与钢筋相当的弹性模量,故其抗弯刚度大、裂缝控制能力强,而GFRP筋和BFRP筋弹性模量显著小于钢筋,故其裂缝控制能力较差;抗裂筋的抗拉强度决定了钢-UHPC组合桥面板试件的抗弯承载力,3类纤维增强筋的抗拉强度均高于钢筋,故其极限承载力均高于钢筋试件。为确保钢-UHPC组合桥面板的抗裂性能,建议必要时采用CFRP筋替代钢筋。  相似文献   

15.
罗晋明  秦凤江  韩瑀萱  狄谨  韩斌 《公路》2023,(2):125-129
针对钢—混组合梁桥预制桥面板纵向湿接缝的受力特点,提出采用大头钢筋搭接的湿接缝构造,进一步采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大头钢筋搭接湿接缝与直线钢筋焊接/搭接湿接缝的弯剪复合受力性能,获得了试件的裂缝分布、破坏模式、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大头钢筋搭接试件的变形特征与直线钢筋焊接试件类似,开裂荷载及开裂荷载对应的竖向挠度接近直线钢筋焊接试件,大头钢筋搭接试件的极限承载力较直线钢筋焊接试件提高7.6%;大头钢筋湿接缝的受力机理可以用拉压杆模型进行解释,试件破坏时作为拉杆的大头钢筋并未屈服,而作为压杆的混凝土已经被压溃。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强度较高且与预制板界面粘结性能较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或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浇筑湿接缝,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头钢筋的抗拉强度,提高湿接缝的强度与延性。大头钢筋端部的锚固构造提高了纵筋的抗拔能力,使得大头钢筋搭接具备了类似钢筋焊接的性能。钢筋搭接还能大幅提高施工速度,节约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矿料级配的矿料间隙率VMA经验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范推荐用矿料间隙率VMA来优化级配。通常的做法是用不同级配的矿料掺经验油石比做马歇尔试件,通过大量试验实测VMA,该方法繁琐费时。文中介绍的方法无需做马歇尔试件,仅仅基于矿料级配即可计算得出VMA。经工程实践证明,该计算值与最佳油石比的马歇尔试件实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7.
赵维国 《公路》2001,(8):110-112
现场制作无侧限抗压试件是评定公路基层、底基层质量好坯的重要手段和最直接的方法。它也为质量监理人员控制基层混合料搅拌质量提供了最有效的办法。根据工作实践,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试件制作过程中的试模选择、试件制作、试件养护、强度评定提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水泥稳定材料的强度指标,通常采用龄期为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无侧限抗压试件的现场制作是评定公路基层、底基层质量好坏的重要手段和切实有效的最直接方法,也为监理人员监督混合料拌和质量提供了可靠证据。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试件制作过程中的试模选择,试件制作,养护以及强度评定等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广大公路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大桥桥墩承台抗压试件松散,在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调查后,经过各种材料试验和钻孔抽芯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排除法分析了导致砼试件松散的因素,采用模拟试验和对比法分析了砼强度,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混合接头(灌浆套筒和钢管剪力键相结合)及方钢管约束对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制作混合接头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方钢管约束、灌浆套筒连接+无约束的装配式方形截面混凝土桥墩试件各1根开展拟静力试验及有限元计算,分析各桥墩试件的破坏模式、结构延性、耗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残余位移等抗震性能及影响参数。结果表明: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压弯破坏。与无约束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的水平荷载峰值和位移延性系数更高;与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相比,采用混合接头连接的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试件滞回曲线更饱满、无明显捏缩,抗震性能更好。对于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增大轴压比和降低长细比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但降低了延性;增大约束系数可提高桥墩的承载力和延性,建议混合接头装配式方钢管约束混凝土桥墩的轴压比≤0.3,长细比≤12,约束系数取0.58~0.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