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4年在新潟县中越地震时发生的上越新干线车辆脱轨事故,到2006年10月23日已经2年了.为了防止今后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故,JR东日本铁路公司使用新干线营运车辆进行了地震发生时防止客车脱轨措施的验证及相关试验.JR东海铁路公司也从2006年10月中旬开始,对其自主开发的相关措施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10月23日发生的新泻县中越地震中,上越新干线受到了损伤,"朱鹮325"号高速列车甚至发生了脱轨事故。此前也曾研究过铁路土木结构物的抗震补强设计方法,并且引进过早期的地震检测系统等,以这次的脱轨事故为契机,除了上述抗震措施的研究应用外,还应该寻求防止车辆脱轨与溜逸的对策。根据对车辆的各种研究可知,提高车体横向减振器的减振性能,抑制车辆的振动,可作为地震时有效的防脱轨对策。因此,以这类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日本新干线所采取的防止列车在地震时脱轨、偏离轨道,以及防止轨道倾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新干线无摇枕实物转向架模型车辆在大型振动台上模拟东海地震波进行大位移的激振试验.确认防脱轨装置对地震横向振动摇摆脱轨起到有效作用,对地震垂向振动的车辆摇摆运动、脱轨倾向和防脱轨保护的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日本上越新干线列车脱轨事故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新县中越地区于2004年10月23日发生里氏6.8级浅层直下型地震,地震引起线路剧烈横向晃动和上下起伏震动,导致列车脱轨。在新干线沿线加大地震早期检测预报系统布设密度,研究新的地震波检测方法以及地震预报技术和装置。研究和试验L型防脱轨护轮轨,并对鱼尾板进行加厚改造。在转向架上安装振动加速度检测仪,提高制动反应速度。在转向架轴箱下面安装反L型车辆导向装置,车辆脱轨后,导向装置会钩住钢轨,防止车辆过远偏离轨道溜逸。用厚钢板包覆桥墩、向桥裂缝灌注树脂和用碳纤维布等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通过对列车脱轨事故分析和采取的对策,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铁道车辆脱轨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为防止脱轨事故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研究在地震情况下,在轨道方面所采取的防止车辆脱轨、防止车辆偏离钢轨和防止钢轨倾翻等防脱轨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JR东日本公司宣布新一代新干线试验车"ALFA-X"将于2019年春天投入测试。JR东日本公司负责人表示,若取得成功,新干线列车运行速度将达到360 km/h,并争取在2030年东京和札幌区间1 075 km线路上投入运营。与上一代试验列车FASTECH360一样,ALFA-X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样是降低沿线噪声和地震时的紧急停车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5年4月1日,东日本铁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东日本运输装备有限公司与东北交通机械有限公司合并,重组为"JR东日本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承担JR东日本铁路集团管内的新干线车辆、既有线以及公营、民营铁路车辆,及其车辆检修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保养、改良等车辆修、造业务,也在面向JR东日本集团以外及海外市场拓展相关业务。公司的组织机构除了计划部门外,下设4个事业部(新干线车辆、车辆、制造、设备)开展工作。本文介绍车辆事业部与车辆维修相关的业务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防止列车空车悬浮脱轨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纪善  卢世明 《中国铁路》2007,(5):36-38,59
列车蛇行运动是造成列车悬浮脱轨事故的主要原因,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悬浮脱轨事故频有发生。通过对车辆车轮与轨面间的动力学原理分析,结合科研部门的大量试验数据,提出减小直线段轮轨间隙(名义公差)是防止空车悬浮脱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铁道建筑》2005,(1):34-34
在 2 0 0 4年 10月 2 4日日本新泻地震中 ,首次使运行中的新干线列车发生严重的脱轨事故。由 10节车厢组成的列车中有7节车厢脱轨。通往新泻的上越新干线是连接东京与日本北陆地区的交通干线 ,运行密度为每天对开共 95个车次 ,乘客多达10万人 ,列车最高时速为 2 75km h。虽然日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以来,日本列岛相继遭遇东日本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对铁路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在将来可能发生南海海槽等巨大海洋地震时保证新干线列车实现安全停车,2017年10月30日,J R东日本公司、J R东海公司和JR西日本公司与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NIED)签署协定,将引  相似文献   

13.
鄢世林 《铁道运营技术》2013,19(3):32-34,37
本文对列车通过曲线时的轮轨作用力进行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推导出列车曲线脱轨的临界条件和脱轨系数,并对影响脱轨系数的因素进行排查,提出了在机车车辆、货物装载、曲线养护和司机操作要领等方面防止列车曲线脱轨的措施及细化事故地点检查测量范围的建议,以减少脱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介绍了利用振动试验台研究东海道新干线标准结构有碴轨道条件下,车辆在地震情况下的脱轨机理,从激振频率和激振振幅2个角度出发,分别讨论了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两者较为吻合,可以互相验证。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JR东海铁路公司为进一步确保安全稳定运输、提高环境性能、削减总成本、形成标准车辆,不断进行技术开发。为了在东海道新干线充分反映技术开发成果,时隔13年制造了全面换型的N700S高速列车。2018年3月开始为期大约3年的运行试验,准备作为东海道新干线新型主力车型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车辆走行状态数据有效地运用于新干线车辆的维修保养,实现状态维修(CBM),2016年JR东日本铁路公司成立了新干线CBM技术促进项目团队,主要负责分析和利用所收集的各种状态数据。介绍了以E7系新干线电动车组搭载的电动空压机状态为基础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本次列车脱轨事故的调查经过,从轨道设施、车辆及运用条件入手,对列车脱轨事故开展了全面调查。通过运行试验及数值仿真,分析了车辆结构、货物装载条件、轨道综合不平顺等因素对列车脱轨的影响,推测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安全对策与今后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连续发生两起因车轮窜出造成的车辆脱轨事故,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全面的查找事故原因,剖析如何防止车轮窜出,加强轮对压装质量,对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铁道车辆脱轨评估的安全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铁道车辆脱轨评估的安全标准,在准静态车轮爬轨的情况下,现有的安全标准是有效的。最近运行在高速线上的新干线车辆负载波动大的车轮进行了观察,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动态脱轨 没有制定评估方法。在通过对动态脱轨现象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议利用Y/Q的持续时间评估脱轨安全性,本文根据道岔运行试验得到的线路数据建议控制的转向架的静态轮重减载率及其极限值。  相似文献   

20.
<正>JR东日本首列E7系双频新干线列车于2014年3月15日投入商业运营,日本国家时刻表也随之进行了调整。E7系新干线列车由JR东日本和JR西日本联合开发,配属JR西日本的列车称W7系。新列车将于2015年3月长野延伸线开通后,在北陆新干线金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