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交通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海上交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海峡通航环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海峡中主要交通流模式和交通环境特征,结合IMO《关于船舶定线的一般规定》,规划和设计台湾海峡主航道船舶定线制,并对该定线制方案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峡船舶习惯航线分析与安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 《航海技术》2009,(5):10-12
通过对台湾海峡航运船舶习惯航线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台湾海峡航运船舶的几种习惯航线及外海航线附近船舶交通流的主要特点,为研究实施俞湾海峡定线制,保证海峡航行船舶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组织水上飞机与船舶共存的港口的交通,降低碰撞风险,提高通航效率,对交通流进行建模。根据水上飞机的操纵特性和营运特征,分析其与普通船舶交通流的差异,确定两者构成港口异质交通流。应用元胞传输模型构建交通流模型。将水上飞机起降事件的交通恢复时间作为交通组织效果的表征量,分别对船舶交通流、港口异质交通流及交通组织下的港口异质交通流进行建模。通过模型敏感度分析,确定元胞内的船舶通行能力为最敏感因素。将该模型实际应用于三亚港,结果表明:港口异质交通流模型对优化港口交通组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的目的。利用厦门海事局VTS中心的设备进行了连续3天的交通流实态观测及海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到厦门湾附近水域的船舶交通特点,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与方法,提出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老铁山水道船舶交通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辉 《天津航海》2010,(2):14-15,41
文章通过分析老铁山水道船舶交通流分布情况,建立了交通流模型,揭示了老铁山水道船舶交通流的特点和潜在危险。其调查与分析结果为实施老铁山水道船舶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船舶交通流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船舶交通流预测的研究能为港口设计及船舶通航安全管理提供基础性数据.基于港口特征、船舶行为和船舶交通流的历史数据,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船舶交通流变权组合预测模型,较好地解决了现有船舶交通流预测算法中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依赖于经验的不足.以天津港主航道连续9年的历史观测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组合预测模型能够减小单一模型预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了整个预测系统的精度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船舶在混合水域内船舶靠离泊作业对其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结合船舶交通流特 性,建立了混合水域船舶交通流波动模型,进而解释船舶靠离泊作业时船舶交通流的集聚和消散过程,根据船舶交通量、 航速、船舶流密度和靠离泊作业时间,建立混合水域干扰影响范围与时间计算模型。以福姜沙南水道为例进行模型验证, 进行安全条件下的混合水域船舶通航效率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上交通冲突技术在船舶定线制警戒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以分道通航制为主的船舶定线制没能很好地解决各主要交通流汇集区域的船舶会遇问题,结合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与道路平交路口的相似性,引入交通冲突相关研究方法,并将其与水上交通已有的概念结合,进行船舶定线制警戒区的安全研究.通过船舶定线制航道交叉口交通流冲突的研究,对局部水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寻找改善措施,减少警戒区交通冲突的发生,降低事故率,减轻事故严重程度,从而改善船舶定线制交通流复杂水域交通安全状况,并为优化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台湾海峡船舶交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两岸海上直航对海峡船舶交通的影响的基础上,应用海上交通工程理论,提出了两岸海上直航后海峡的船舶交通及船舶交通规划.该规划可建立良好的海峡船舶交通秩序,改善两岸海上直航的通航条件,更有效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虾峙门西口水域交通流安全,对该水域水文潮流及岛间水流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船舶和来自不同方向的船舶在此水域受流影响的情况。通过对该水域交通流的梳理,总结该水域交通流的基本特点,并据此提出优先组织虾峙门西口出口交通流、组织由锚地出来的船舶和穿越航道的船舶安全航行、对进口交通流的分流控制等方案。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琼州海峡的自然条件,详细分析了船舶交通状况和航标配布现状,提出了改善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状况的航标配布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船舶交通流量特性的基础上,以船舶交通流量控制为最终目标,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船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以长江口深水航道的交通流量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模拟分析。预测结果与实测加权数据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对船舶交通量的预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黄志 《中国航海》2004,(4):49-53
通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原理,建立海事种类与导致海事原因、船舶尺度大小、海事发生地理位置及海事发生时间的灰色关联矩阵,并运用台湾海峡船舶海损事故统计资料,对台湾海峡发生海事的特点及规律进行分析,为改善台湾海峡的海上交通安全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liberalization of air transport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o the region's aviation industrie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1) liberalization has brought substantial benefits to airports and airlin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Negative impacts to Hong Kong are largely compensated by traffic increase in routes linking Mainland China. (2) In general, Taiwanese airports and airlines have benefited more from liberalization compared to airports and airlines o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Such asymmetric effect is due to the larger size of the Mainland Chinese aviation market, which allows Taiwanese airlines to exploit network-related benefits. (3) Our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foreign hub carriers and medium sized Chinese airports will benefit most from China's future liberalizations.  相似文献   

15.
船舶智能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智能化是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船舶智能化是在综合传感、通信、信息、计算机等多种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船舶具体应用环境,构建基于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和物联网等特征的智能系统,使船舶航行、管理与服务更高效、更低秏、更安全和更环保。从大数据、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三个方面介绍了船舶智能化的主要特征。从船舶智能航行和船舶智能管理与服务两个方面分析了船舶领域智能化现状和展望。船舶智能航行方面,探讨了综合船桥系统和无人驾驶的发展方向;船舶智能管理与服务方面,分析了水路ITS、交通流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最新发展,并提出了基于可视分析解决船舶管理大数据处理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林志忠 《中国航海》2011,34(3):59-63
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是台湾海峡水域主要危害之一.为减少搁浅事故的发生,使台湾海峡水域的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环境更清洁,以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为例,在统计分析船舶搁浅事故特征的基础上,选用方差分析法对搁浅事故因素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最高,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17.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risk posed by heavy shipping traffic to a subsea pipeline located near an industrial port area. In this context, it is essential to estimate the accident frequency in an attempt to eliminate subjectivity in the analysis process. This study proposes a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ship sinking frequency over the subsea pipeline in the Madura Strait area. The Madura Strait is one of the busiest shipping lanes in Indonesia. Many ships pass through the fairway in the strait, and many industrial ports have been built in this area. The proposed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Fujii’s Model, and it use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 data as a ship traffic survey. Ship sinking accidents are considered based on ship–ship collisions over the critical subsea pipeline area. The ship–ship collision locations around the subsea pipeline and the ship traffic distribution models are estimated using AIS data. The causation probability Pc is determined based on a synthetics approach using a Bayesian network modified from Det Norske Veritas’ and Hänninen’s models. The causation probability is estimated by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human performance, weather, technical problems, and support.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its result with actual accident records for the Madura Strait area. The ratio value of 0.33 is considered to be reasonably agreement (ratio value ≥0.2).  相似文献   

18.
航道通过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基于船舶流的航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均是在理想条件下提出的,它们只考虑了航道上船舶流的交通特性,其计算结果较实际流量偏大。文中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船舶通航环境的角度,分析了通航环境对船舶行为的影响,并选取相应的修正系数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计算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航道上的船舶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中利用决策学知识,结合综合配置的特点,对决定船舶交通监管设施综合配置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通航环境、船舶交通监管业务量、水域内的交通流量是影响综合配置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寇军 《水运工程》2016,(11):88-93
建设台湾海峡铁路轮渡码头,尽快实现两岸铁路互联互通,是京台高铁及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建成前的过渡性最优方案。参考国内类似项目建设经验,分析码头特点与选址原则,论证设计船型与建设规模,提出港址比选论证建议探讨码头总体设计方案,提出需研究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为项目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