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武广客运专线天窗合理开设方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武广客运专线列车运行时段分布频率着手,分析了跨线列车对夜间行车的需要,同时从运输组织和综合维修两个方面对各种天窗开设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各种天窗开设方式能力损失影响,以及多方面的比较,得出武广客运专线在夜间0:0~6:0时,开设隔日单向矩形天窗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日常综合维修主要采用分段垂直矩形天窗的形式,天窗对长途跨线列车的影响远远大于本线列车。通过对相邻天窗分段交错时间采用图解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天窗分段的长度和交错时间是影响顺向跨线列车运行的主要因素,列车运行时分最长的天窗分段限制了分段垂直矩形天窗对顺向跨线列车的影响范围,其影响范围等于天窗限制区段的天窗开设时长与运行时间之和。在对三个相邻天窗分段开设的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最小天窗影响时段的天窗交错时间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陈慧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15(5):20-22,31
在高密度、高速度行车条件下,综合维修天窗开设方式和维修时间的确定对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行车组织方式有很大影响。文中对“单线隔日维修型”这种天窗形式进行分析,通过模拟铺画列车运行图,分析“单线隔H矩型”天窗对客运专线跨线列车行车组织所带来的影响,讨论不同天窗形式相互衔接对跨线列车运行线铺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和企业运营管理的需求,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在网络化运营模式下具备夜间行车条件的实际情况,系统地分析了等线、转线、一线维修一线行车和基于客流规律的周期性夜间行车组织方法的技术条件、组织特征、适用条件和与综合维修天窗的协调方法.在夜间高速列车运行距离长、综合维修天窗时间短时优先采用等线行车组织方法,综合维修天窗时间较长时优先采用转线组织方法,基于客流规律周期性地组织夜间列车运行和设置综合维修天窗既能满足维修作业需求,又能在夜间客流需求较大时为夜间高速列车运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高速铁路天窗分段为基本研究单位,按照沿线途中大站将京沪高速铁路划分为若干天窗分段,分析天窗分段对列车运行的影响时间范围。在统计列车平均停站系数、停站时分和起停车附加时分等参数的基础上,计算列车一次停站的能力扣除系数以及天窗影响时间范围内通过能力的扣除值,得出京沪高速铁路在开设分段矩形天窗时线路通过能力的理论值以及限制区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铁路夜间列车运行与综合维修天窗间严重冲突制约夜间列车开行数量和综合维修质量的问题,笔者采用线性整数规划的方法,以动卧列车总旅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列车运行图与综合维修天窗一体化优化线性规划模型,使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结果显示以现有的京广高铁列车运行图为基础,能够求解出新型动卧列车适应于4小时综合维修天窗开设的列车运行图与天窗设置协调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动卧列车开行夜间列车后能保证京广高铁每个区间均能开4小时的综合维修天窗,满足每日开行的综合维修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运量大、效能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是最安全的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为了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决定采取矩形综合维修天窗。分析了倾斜矩形综合维修天窗和垂直矩形综合维修天窗对行车的影响,在满足矩形综合维修天窗条件下,研究了京沪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运输组织方式,并为其他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列车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客运专线网络日趋完善,我国高速铁路夜间行车具备时空条件、线网条件和旅客出行需求条件。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图示说明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等线、转线、一线维修一线行车和周期性行车四种行车方法的列车运行过程、技术条件、组织特点以及与综合维修天窗的协调方法,最后总结得出各自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天窗是铁路部门为解决列车运行与设施设备维修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对确保铁路行车安全,规范运输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天窗设置的复杂技术特征、国内外天窗开设情况以及天窗设置优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天窗设置研究在评价理论、优化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以铁路路网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天窗设置机理、天窗评价理论与方法、天窗分段技术以及天窗设置优化模型在内的路网天窗设置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达到优化列车运行图,释放铁路运输能力,完善我国铁路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无碴轨道条件下客运专线维修内容、维修组织和维修时间的分析,得出了客运专线综合维修的控制因素和控制时间;合理确定了无碴轨道条件下客运专线矩形天窗时间,并提出了合理利用客运专线运行图三角区缩短天窗时间,使之与衔接普速铁路的天窗时间协调,组织"夕发朝至"列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徐小勇 《交通标准化》2010,(11):183-185
分析客运专线综合维修天窗与夜间行车的冲突,提出针对不同天窗方式采取不同的行车组织方法,可满足跨线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的行车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时速200km/h的提速繁忙干线上,天窗的设置将对旅客列车的开行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建立模型,研究天窗的设置与旅客列车开行之间的关系,找出使二者均达到最优的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客运专线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与综合维修天窗的协同优化、组织形式和开行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本线和跨线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几种情况.计算得出了天窗时间分别为3,4和5h时的开行距离范围和客运专线本线、跨线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开行条件.  相似文献   

14.
V型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繁忙干线V型天窗的特点,建立了V型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的数学模型,以分折V型天窗中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对各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表明,线路通过能力的扣除与天窗时间和天窗分段长度成正比,与货物列车速度、列车间隔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垂直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垂直天窗前、后影响时段内货物列车的铺画方案,建立了垂直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的分析表明,线路通过能力扣除与天窗时间成正比,与货物列车运行间隔时间成反比.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与天窗设置存在动态影响关系,将两者进行协同优化有助于满足旅客夜间出行需求,提升铁路运力资源配置.?以通道型高速铁路为对象,在分析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与天窗设置影响关系的基础上,以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总的旅行时间最少和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的开行对既有列车运行图的影响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列车开行模式未...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列车经济合理开行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客运专线列车开行距离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阐述研究客运专线开行距离的思路与方法,综合考虑运行速度、综合维修天窗、市场竞争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分别计算出旅客乘车疲劳适应距离及动车组安全检修距离、客运专线列车最大开行距离和竞争经济距离。最后确定客运专线经济合理的开行距离。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内对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优化的已有研究,分析了动车组运用的核心问题.结合动车组运用计划的编制原则,建立了列车运行图已知、列车成对运行、动车组不固定区段使用模式、动车组检修地点和时间已知、动车组均使用同一型号和编组条件下,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的数学模型.将这些条件下的动车组接续运行视为一个具有多目标和多约束条件的T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