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力推进系统具有稳定性强、机动性好和推进功率高的特点,在船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对电力推进系统的电力驱动模拟装置在船舶上的应用展开研究,对电力驱动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设计,并对推进电机采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在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对其进行控制,并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方式可实现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力推进系统应用于船舶的优缺点。通过先进的变频技术,设计了综合船舶推进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多种情况下的航行要求,所有推进装置及辅助设备都可以分开控制。利用直流升压技术将电池组接入系统,使得船舶航行更加经济节能。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船舶电力推进的控制质量与安全可靠性,设计了基于施耐德M340 PLC和XBTGT7340触摸屏的电力推进系统监控装置.装置的硬件方面,以Modbus现场总线技术为基础,运用ATV61变频器实施推进电机控制,运用PM850和ION7650两种电力参数检测仪表实施推进系统监视.装置的软件方面,在完成现场总线通讯、推进系统故障报警编程的基础上,鉴于船舶航行海况等因素对于推进系统安全运行的巨大影响,设计了转速/转矩联合的控制方式和两种控制方式进行无扰动切换的逻辑功能.装置制作完成后进行的推进电机控制实验表明,其功能可以满足船舶电力推进监控的主要要求.  相似文献   

4.
详尽介绍了全回转舵桨合一、吊舱式电力推进的性能及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并结合我国首艘成功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船舶的实施效果,阐述了电力推进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舰船全电力推进系统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舰船全电力推进系统的优点、典型国外电力推进系统和我校建 船舰电力推进模拟研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螺旋奖负载模拟装置的硬件组成、相关的计算及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采用电力推进舰船的运动进行了半物理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叶国泉  沈林涛 《船舶》2007,(6):43-47
全回转舵桨合一、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是新颖的船舶动力装置.结合我国首艘成功采用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船舶的实施效果,较详尽地介绍了电力推进技术的先进性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气工程和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引起了电力推进在船舶上的更多应用,并随之引起与其相关的自动化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采用先进技术的船只在设计时,总是尽量大的可能去体现出电力推进的优势。它在船舶平台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和部件,例如综合平台管理系统(IPMS)或普遍采用动态定位系统。这些新的自动化概念和部件在多种船舶上均可以看到。如从破冰船,近海船只到大型的游轮。通过对应用在柴电推进控制中的不同的控制和监视系统技术的考察,和对通用的IMPS或集控系统的方案的优点进行进一步地证明,本提出了进行“全电力推进船”的综合设计比传统设计更具有优势的论证。有以下实例可用来比较近年来在技术上出现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如:AMETHYST近海半潜钻井船和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水道测量船,其中第一艘HMAS LEEUWIN号将完成试航。船舶平台监视和控制系统依赖于一种综合的系统设计,它包括保证船体正确和有效般行的电力管理,配电,电力优化,推进和船舶辅机控制,本将根据ALSTOM公司多年来大量经验对各种系统的设计提出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电力推进系统在船舶上,特别是在豪华客轮、渡轮等船舶上早已广泛应用。但以往大部分采用直流电力推进系统,由于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使现代电力推进系统发生了大很大变化,笔者用现代的眼光去看电力推进系统并进行对比,推出它们的优点,还介绍了了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普通船舶上的电力推进装置。  相似文献   

9.
电力推进和动力定位全面提高船舶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5年,诺曼底号(Normandie)及30.31节的航速横渡大西洋,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而该船的推进装置就是由阿尔斯通(ALSTOM)公司提供的120,000kW电力推进系统。从那以后,主要用于传动领域中的功率电子设备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船舶装上了电力推进装置。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于柴油机--电力推进系统、“美人鱼”(Mermaid)吊舱式推进系统、动力定位系统的阿尔斯通公司产品及它们对船舶性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积轩 《机电设备》2006,23(5):9-10
2004-2005年度报道的船用推进装置订货量调查报告显示,柴油电力推进装置的销售量明显增加。在船舶市场对大型吊舱式推进装置的需求达到高峰的2001-2002年,柴油电力推进装置的总功率就达到了各种船舶推进装置总功率的1%。虽然在过去五年,柴油电力推进装置还没有占到整个船用推进装置市场的最高比例,但机械推进系统市场继续增长,装船柴油电力推进装置占到了3.8%,远远超过了去年的2.4%。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海洋科学考察船动力系统的特殊需求,以及电力推进技术在科考船中的应用优势,同时对采用电力推进的科考船的关键技术(包括系统和核心电气设备两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分析,最后结合国内几艘实船案例对典型电力推进科考船的系统配置和参数设计进行了说明比对,验证了分析的合理性,为业内电力推进科考船设计和进一步实船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与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春平  严雄伟 《船舶》2008,19(3):43-45
简单介绍了某电力推进船应急推进系统的设计,对当前应急推进设计展开深入的探讨,并针对当前应急系统设计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案,使应急推进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蔡钿 《船电技术》2011,31(12):50-53
近年来,海洋石油支持船采用电力推进方式作为动力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电力推进技术的主要优点,简单描述了海洋石油支持船的电力推进系统构成,阐述了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现状。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号科考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优  李欣 《船舶》2015,(4):95-101
介绍"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从发电机系统、配电系统、电力推进系统、主推进遥控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五个方面进行介绍,论述各系统在电力推进船舶中的应用特点,强调电力推进系统的先进性能。  相似文献   

15.
PTI/PTO推进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船舶推进方式,兼具传统柴油机推进和电力推进优点,可实现多种船舶工作模式,具有操控性好、安全、经济等特点,将是未来船舶推进方式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PTI/PTO推进模式理论和工作模式,便于理解该推进方式,希望有助于船舶推进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波  饶广龙  李铭  贾旭东 《船舶》2016,27(2):58-65
文章结合物探船的工作特点,分析比较多种推进动力系统配置。通过对已在发达国家服役的高性能物探船推进动力系统实例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为今后国内设计新型物探船动力系统提供较好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电力推进舰船中央冷却控制装置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综合电力推进舰船中央冷却系统及其相关控制技术作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系统自动控制优化设计的思路。控制装置经样机试制和实船使用,为中央冷却系统的可靠性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压配电系统、电力推进系统、RPS入级、通信导航以及综合监测报警控制系统设计等的论述,介绍了50000dwt半潜船电气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9.
Combined power plant is widely used in large or medium surface vessel for its predominant performance. It is important to research on using combined power plant as electrical propulsion prime mover for developing the electric propulsion warship. This paper, designs a multi-module experiment-rig and introduces its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disposition scheme, and carried ou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 of the GTD350 gas turbine.  相似文献   

20.
胡坚 《上海造船》2014,(3):35-37
柴油机作为船舶的主推进动力已传承了近百年,随着电力推进系统的问世,其操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点是无可匹敌的。大功率海工辅助船推进动力装置的合理配置,既要考虑经济和实用,又要保证技术先进。通过不同配置的动力装置在深远海大功率三用工作船执行各种作业任务对应工况的运行过程,逐一比较其技术性能。由此证明柴电混合推进装置的配合适用于深水多功能大功率三用工作船的多种作业需求,其技术指标优于常规单纯柴油机驱动螺旋桨和常规电力推进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