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箱涵在公路、铁路工程中的数量庞大,但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往往易走入误区,比如将地基强度(地基承载力)作为受控条件。对此,通过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表达式给出钢筋混凝土箱涵地基承载力的基本组成及数学解,论证了地基承载力不是钢筋混凝土箱涵地基基础设计的受控条件,该结论同样适用于采用整体式(对应于墙下条形基础)的其他类型涵洞。同时,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箱涵地基基础设计需要考虑的其他要素。  相似文献   

2.
武钢工业港压力排水箱涵最大内水压力为12m水柱高,地面是石化集团80万t/a乙烯项目的3#厂区,因此,建设业主对箱涵混凝土质量要求较高。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从混凝土原材料、坍落度及外掺剂等方面严格控制,并做到了精心的养护,在箱涵长达1784.5 m的施工中,混凝土仅发生了2条裂缝。对于2条裂缝的处理,经过专家认真分析,结合方案比较,选用结构胶联合碳素纤维布方案,工程实践表明,处理效果很好。无论是裂缝预防还是裂缝处理,本工程成功经验均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型排水箱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箱涵顶部不均匀覆土或超载、箱涵局部损坏渗漏造成地基水土流失及止水带本身的腐蚀、老化等,引起箱涵变形缝拉开、错位、止水带渗漏等损坏,需要对箱涵变形缝进行修复。现以上海排水箱涵变形缝修复的实例,对变形缝修复技术作梳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元化  何泰源 《隧道建设》2014,34(Z1):233-239
台北市区铁路地下化南港项目为将既有横交排水箱涵避开新建南港地下车站结构体,并依照现行台北市下水道设施标准以5年1次暴雨频率以改善区域排水,将排水箱涵改道,并于穿越南港路二段采用免开挖的管幕钢管及预筑箱涵节块推进工法,以维护公共管线功能及道路交通服务水平。本工程于南港路两侧设置出发井和到达井,各以40 cm预垒排桩及1~2阶H型钢内支撑系统,穿越南港路箱涵推进段长约22 m,且覆土深约3 m,采用水平打设27支216×8 mm管幕钢管,密排管幕钢管内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强度fc’=210 kg/cm2;于出发井管幕内采用推进工法将刃口及22个2.1 m×2.4 m预筑箱涵节块逐步推进至到达井,并于预筑箱涵节块间施作连结及背填灌浆,施作2座人孔。  相似文献   

5.
汕头市地理位置濒临海洋 ,属海滨城市 ,地质情况差制约着城市构筑物建设进度。汕头市南滨路某排水箱涵工程 ,位于厚度二十多米的海滩淤泥层上 ,地理位置、地质情况较为特殊。本文简要介绍该箱涵地基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的过程 ,并以此为实例 ,提出工程构筑物软基处理的方法 ,避免原土地基前期由于地质情况差。地基沉降不均匀而造成构筑物出现破坏 ,使构筑物满足不了其使用功能 ,降低了构筑物的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程场地平整形成的堰塞湖箱涵排水及防洪边坡两个工程技术难点,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一方面运用水文数据模型对工程所需涵洞的汇水区进行绘制,得到对应的出口断面设计洪峰流量,进而得出所需箱涵相应的设计截面;另一方面采用浆砌片石边坡及挡土坝边坡进行论证,得出在缓解坡比的情况下,可利用浆砌片石防洪边坡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7.
早期建成的排水箱涵由于各类原因出现损坏,导致雨污水的输送及周边道路、管线等市政设施受到影响的情况越来越多见。而由于损坏原因不同,箱涵损坏的类型也各不相同,同时受特定施工条件的限制,箱涵修复方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对上海老旧箱涵的常见损伤类型、受损部位及受损程度进行分类,并对相对应的修复技术进行梳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南区污水输送干线(以下简称为"南干线" )建设年代较久,接近设计寿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其中南干线1号泵站至3号泵站间的塘子泾路段(博成路一国展路)受周边建设条件限制,不具备另外选线新建的可行性,需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对老箱涵进行修复。现以南干线塘子泾段大型排水箱涵修复工程实例,梳理箱涵非开挖修复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堆载排水预压与真空排水预压处理地基的加固机理,比较了其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道路软基的效果与仅采用堆载预压处理的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很多箱涵通道在通车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针对这种情况,湖南汝郴(汝城—郴州)高速公路采用注浆方式对箱涵底部进行试验获取注浆加固顶升施工技术参数,为箱涵不均匀沉降加固处理提供依据。文中介绍了该工程的地质条件,概述了现场注浆试验方案、所取得的注浆加固顶升施工技术参数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悬浮桩复合地基,在广州—珠海高速公路灵山软基试验工程中对某涵洞的深厚软基采用悬浮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结果沉降较大,超过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软基高度较大的高速公路采用悬浮桩复合地基也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路基产生的附加应力影响深度大。路基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时必须考虑附近路基荷载、沉降土方荷载及复合地基边界处负摩擦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桥台、通道和箱涵与路基间的过渡段的资料结合处理通道和箱涵结构物基础产生的问题,研究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现场管桩施工试验资料,探讨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路、管桩施工的收锤标准以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仝照民 《路基工程》2012,(2):163-165
在既有铁路施工下穿桥涵,需将该区域的路基材料和部分地基土挖去,显著改变了铁路原有的路基、地基状态,并改变地基所承受的长期荷载;同时其便梁、基坑等临时结构也改变了周围岩土体的受力状态。这就给软弱土地区的中型、大型框构桥涵顶进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利用旋喷桩施工机具小型、轻型的特点,对于顶进桥涵本身的地基加固、便梁基础稳定性以及对路基预处理进行加固防护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加固土桩(水泥搅拌桩和旋喷桩)是常用的一种深层处理方法。该文通过分析计算发现,当桩长与桩间距平方的比值最小时,地基处理费用最少,这种组合称之为加固土桩处理软基桩长与桩间距的经济组合。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地铁三号线大明路站-明发广场站盾构区间穿越软流塑地层中的箱涵及其群桩基础,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文章介绍了4种群桩处理技术方案: 方案1(拔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涵恢复、盾构正常掘进方案)、方案2(拔桩、桩基托换、恢复盖梁箱涵、盾构正常掘进方案)、方案3(矿山法隧道托换、盾构过站方案)和方案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箱涵托换、矿山法隧道内截除桩基、隧道回填后盾构掘进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择了方案4。然后介绍了软流塑地层矿山法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和盾构过矿山法隧道关键技术。通过对施工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通过采取基底加固后箱涵托换、劈裂注浆加固地层后CRD工法施工矿山法隧道、矿山法隧道内桩基截除、盾构通过回填后的矿山法隧道等关键技术措施,确保了盾构顺利穿越过街涵群桩。  相似文献   

16.
龚熙维 《路基工程》2012,(5):141-144
坍岸路基是铁路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之一。铁路在沿河沿江、靠近水库地段,由于水位的涨跌,都容易形成坍岸路基。通过襄渝线新覃家坝至三汇镇区间DK607+240~+320坍岸路基的特征、形成机理和稳定性的分析,采用桩基托梁和桩板墙复合结构对该区坍岸路基进行治理,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陈瑁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94-196,205,17
该文结合珠海横琴中心南路整体2#下穿地道箱涵深基坑支护实例,分析了搅拌桩+钻孔桩+型钢内支撑组合支护结构体系加固措施的优点及施工要点。特别在狭小场地深基坑及其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搅拌桩+钻孔桩+型钢内支撑组合支护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及应用,达到了施工周期短、保证基坑及周边建筑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压旋喷桩是公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该文结合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实例,探讨了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地基的机理,通过数值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计算,重点分析了随上部逐级加荷,地基中的沉降变化,以及有无褥垫层对地基沉降及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与工程的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揭阳市环岛路地基中的深厚淤泥层天然含水量达93.8%~98.6%、天然孔隙比达2.608~2.65,是罕见的超软弱土地基。该文介绍了对超载预压、塑料排水板预压、水泥土搅拌桩3种可行方法的处理效果、工程费用和工期进行综合比选,并对试验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后,确定了在环岛路的一般路段采用塑料排水板预压方法、桥涵两端过渡段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方法的施工方案。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为此可供类似软弱土地基道路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哈大客运专线新营口车站的现场试验,对CFG桩、MIP桩、褥垫层和钢筋混凝土板复合基础中的CFG桩与MIP桩的荷载分担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基础中CFG桩与MIP桩的应力比随路基填筑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在填筑结束后应力比基本维持不变。在填筑结束时平均应力比为4.5,且这种复合地基表现出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