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明 《摩托车信息》2009,(12):90-91
国人熟悉贝纳利品牌更多是因为钱江的缘故!2005年10月,钱江摩托成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贝纳利,标志着中国摩托车企业真正迈向世界舞台,并在中国摩托车行业内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然而在过去的5年中,我们却很少听闻任何关于贝纳利的消息,而这起并购留存在脑海里的,似乎也是不疼不痒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7月2日,钱江摩托携旗下精品亮相第二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凝聚百年技术精华的BENELLI,采用全新国ⅢGT耐磨技术的钱龙,搭载全新国ⅢGY8聚能动力发动机的郎悦,精巧别致、时尚前卫的风采等等,给北京摩博会增加了新亮点,令摩迷们尽享摩托盛宴之余,更对钱江系列流连忘返。2005年10月,钱江摩托成功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BENELLI(贝纳利),融聚BENELLI百年技术精华与制造经验,凝合钱江自身深厚的研发生产功底,钱江摩托在激烈的摩托车市场竞争中一跃而出,在产品设计上突破传统、个性出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兵装集团在中国摩托车行业掷下了一颗重量级炸弹,重组济南轻骑,将地方军收归于中央军,使兵装集团同时拥有嘉陵、建设、洛阳北方、济南轻骑这四家摩企,如果将这几家摩企进行整合,无疑堪称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恐龙.  相似文献   

4.
这个7月注定不会平凡,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品牌的摩企代表钱江摩托旗下数款全新车型将普及登场,涵盖跨骑、弯梁、踏板、太子全车系,钱江风暴疯狂来袭。  相似文献   

5.
<正>钱江摩托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针对新生代人群的消费特点,尤其是80、90后所主导更鲜明娱乐属性,在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贝纳利(Benelli)后,充分引入了贝纳利设计理念,拓宽其产品谱系,推出了国产首款直列4缸、四冲程、水冷黄龙BJ600GS大排量摩托车,吹响了国产高端摩托车市场的冲锋号。现代摩托车应用电喷后,结构上有较大的改变,且技术日益复杂,维护时,呈现在维  相似文献   

6.
去年。大长江集团在其巨大基数上再次增长。突破300万辆摩托车产销量。成为中国第一家300万级别的摩企。而这一业绩是在中国摩托车产业出现了整体下滑,全年行业有超过200万辆减量的减产背景下取得.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也让大长江集团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杨涛  聂超 《摩托车》2010,(10):46-51
钱江摩托,一个国内摩托车生产业的先驱,自从收购意大利知名品牌"贝纳利"(Benelli)以来,在这激情燃烧的年代,每一次的研发创新,都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充满激情的力量。这次测试的车型又是钱江摩托的新杰作—QJ125-26A与QJ125-26,厂家为这对时尚前卫形象的兄弟配上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御龙"。  相似文献   

8.
于明 《摩托车》2013,(5):126-128
2012年对于中国摩托车行业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对钱江贝纳利更是转型升级,探索发展的一年。有人说摩托车行业到了最坏的时代,可我说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回首2012有困惑亦有努力,有彷徨更有精彩。2012年1月,钱江摩托2013年"高端·强势出击创新·驾驭未来"全国营销工作会议及各省市地区年会相继召开,大会隆重发布了黄龙BJ600GS、巡航者QJ250-J等新款车型。一向低调的钱江摩托开年即高调发布新宣传口号"中国摩  相似文献   

9.
<正>国内第一家民营造车企业、发布中国第一款跑车的自主品牌、自主研发国内第一款自动变速器、第一个实现收购老牌豪华汽车品牌的中国车企……吉利创造了中国车史无数个‘第一’。可是谁能想到,当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企业,在群雄林立的汽车市场仅仅用了20年时间,便成长为覆盖100多个国家4000家销售网点的大型汽车集团。  相似文献   

10.
阡陌 《摩托车》2014,(1):128-128
<正>2013年11月10日,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摩托车展会,第71届米兰国际摩展如期闭幕。米兰摩展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主题展会,不仅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更多则在于它所凝聚的深厚文化与人文气息。展会第一天是媒体日,之后则为专业观众日。几乎全球所有的主要摩托车制造商,都在这里发布了各自的最新产品。在本次的米兰展上,贝纳利欧洲精彩亮相,多款重量级新品粉墨登场,充分展示了其被钱江摩托收购后研发制造实力的提升与创新性理念的拓展。  相似文献   

11.
自1985年生产第一辆摩托车开始,钱江摩托就一直疾驰在发展的道路上。当别人还在为国内摩托车市场萎缩而绞尽脑汁时,钱江摩托早已开遍了全世界。近日,在温岭市首届"寻找最美纳税人"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在一片不绝于耳的掌声中,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东劭接过了"最美纳税大户"的奖杯。这个"最美"对于钱江摩托来说,绝对是实至名归的。钱江摩托是温岭工业"形象代言人",从上世纪80年代第一  相似文献   

12.
倪巍  Duke  张守生 《摩托车》2012,(21):88-93
自从钱江收购贝纳利之后,这个本土品牌在大家心中便有了不同的感觉。随之而来的龙系列,"钱江龙"、"御龙"和"黄龙"等更是这个收购了意大利百年摩企的自主品牌对本土市场正式发力的头炮,那么今天试驾的这台龙族新宠是钱江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3.
市场份额历来是中国摩企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但这只停留于感兴趣层面,还很少听到或者见到有实质性的动作。即使是眼下行业中炙手可热的企业,我们经常听到的也多是产能有多大,产量有多少,还不见他等拍着胸脯说占据中国市场多少份额。这也许是还缺少一种称之为霸气的东西吧!缺少霸气,等于缺少自信,对自己的目前尤其是将来心中还没有条少数。国外的摩企就不是这样了。这里说的国外摩企,指的是日本摩企,没有人会怀疑缺乏代表性吧。前不久到青岛公干,有幸聆听到日本铃木公司上层人士的言论,他豪气冲天地称,铃木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市场份额都占20%,在中国也不会例外。据了解,铃木系在国内有两三家合资企业,产量都不大,估计今年有50万辆,这个时候谈论20%的市场份额,其产量扩张之心昭然若揭。20%份额,保守地按1000万辆的市场总份额算,铃木系即要鲸吞200万辆。未来好可怕。  相似文献   

14.
赢在过程     
几年前,有一则信息令重庆摩帮躁动——一世界摩托大佬有意向重庆摩企抛出绣球,在中国合资或者合作生产国际品牌摩托车。该品牌摩托,是中国摩托的望项之作,世界摩托的巅峰极品,无不引来众多重庆摩企的"竞折腰",因为他们再明白不过了,攀上该摩托,等于享受到世界摩托巨人的助力一推,亦等于跃在了世界摩托巨人的肩上,前程必定灿烂辉煌。随后又有一些信息渐次传出:该摩托上层人士已经抵渝,实地考察重庆摩帮的实力;该摩托的中国合作伙伴浮出水面,重庆摩帮的隆鑫等三家企业入围;该摩托决策层再次抵渝,对初步遴选出的合作伙伴进行深度考察……等等等等。尽管该摩托青睐重庆摩帮,合作伙伴铁定从重庆摩帮中产生,但究竟花落哪家重庆摩企,谁心中也无数。九曲黄河九十九  相似文献   

15.
大排量诱惑     
对所有立志做强的中国摩企来说,大排量的诱惑始终拂逆不去.据悉,一辆大排量摩托创造的利润,可抵挡百辆中小排量摩托创造利润的总和--利润诱惑;一辆大排量摩托构成的技术价值,为百辆中小排量技术价值之和所不及--技术诱惑.从这上面论断,如果少缺了大排量的支撑,中国摩企只能成长为"侏儒",永远也长不成巨人.如此看来,发展大排量,是成长中的中国摩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华汽摩配》2005,(5):44-44
2004年,是摩托车行业大裂变的一年。主要表现在:前10家摩企有7家产销量突破了100万辆,10家摩企产销超过1000万辆,预示着摩托车行业的竞争不仅在产品和车型款式及服务上了,而且会引发营销体制上的变更。  相似文献   

17.
4月18日,上海钱江摩托营销有限公司在沪隆重举行开业典礼。上海营销公司的创立,既是钱江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也意味着中国摩托车品牌专业化营销时代的到来。上海钱江摩托营销有限公司是由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授权的、国内惟一一家负责钱江摩托营销管理的独立法人公司,是钱江摩托在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灿若星辰的摩托车品牌中,钱江摩托独具魅力,这是广大消费者都认可的不争事实。这种魅力源自于钱江摩托的耐磨技术和FAI电喷技术。早在1998年钱江就引进美国航天减磨技术,钱江摩托的耐磨已在消费者中留下了良好口碑。2004年钱江推出了二代耐磨产品,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爱驰汽车对江铃控股增资,此江铃控股非彼江铃汽车,别看名字很牛,但本质上是爱驰收购了长安与江铃的合资企业"陆风汽车",这是行业传闻已久的事情。过去20年,每次汽车产销低谷的时候,行业都嚷嚷优胜劣汰,每一次都有人预言中国汽车行业会只剩下几家车企,但每一次预言都落空了。这一次是否会例外?毕竟过去几年中国新增了几十家新能源车企,但很少有过哪家车企破产倒闭。  相似文献   

20.
摩托市场     
重庆摩企今年重点开拓印度摩托车市场中国与印度签署的《中印联合声明》激发了重庆摩企进军印度市场的斗志。增大零部件和整车出口量、寻找印度合作伙伴或就地建厂,将成为重庆摩企挺进印度摩托车市场的主要手段。印度少见重庆摩托车早在上世纪90年代,重庆摩企就开始设法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