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发展我国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1979年国家科委、交通部下达国家科技项目第189项“新型运输船舶和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任务,由我所和上海海运局协作,开展“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研制工作,并结合营运船舶技术改造,以16000吨级散货船“长顺”号为试点,至1983年逐项完成装船使用,1984年完成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的实船应用试验,1984年12月通过部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消息报导     
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技术鉴定会在沪召开由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海运局协作设计、研制的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技术鉴定会于1984年12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宝山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海军以及上海市等有关各系统、各部门的33个单位共46名代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500"水库供水配套管道安全监测,流量计量、自动化控制等综合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实现、运行管理等,通过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供水运行管理模式,为其它供水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以4700kW远洋救助拖船为主的新型三用拖船自动化系统设计和全数字化微机网络监控系统首次实船应用的基本情况,并对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设计,自动化设备选型配置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连仲 《天津航海》2010,(1):18-20,53
主机操纵系统的自动化是轮机自动化的核心部分,是现代化船舶实现无人值班机舱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文章结合实例,探讨主机操纵系统故障的判断思路,着重分析启动空气分配器等部件的故障原因及主机操纵系统在使用中的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6.
我所四项科研成果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定核准,分别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这四项科研成果是: 一、结构室恽伟君等人的“模态、综合超单元法及其在船舶结构动态计算中的应用”; 二、电力自动化室钱瑞麟等人的“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 三、动力室王福海等人的“2方抓斗挖泥船液力变矩器-YB545型(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及YBDT-ZW电磁操纵装置。  相似文献   

7.
曾勇智  周萍 《机电设备》2008,25(2):56-57
随着当前农网改造的逐步深化,35kV小型化变电站将被改造成"无人值班,有人值守"的变电站,文中提出了四点值得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万陵 《中国水运》2014,(5):118-1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监测、控制手段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监控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普及。国内许多泵站工程中都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和通信技术,对工程进行控制、信息采集和资源优化,从而实现了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自动化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泵站管理决策的速度及管理运行的水平。本文结合黄陵县橡胶坝泵站的工程实例,就该工程中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点、系统构成以及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50年代末,以提高动力装置工作可靠性、安全性、减少管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为目的,自动控制技术开始应用于商船。从此,船舶自动化以机舱内单项自动化或局部系统自动化发展为对整个机舱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60年代中后期,船舶自动化发展到“无人值班机舱水平”;60年代末期,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从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气元件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且信号传输方便,  相似文献   

10.
姜辉 《航海技术》2022,(5):56-57
<正>随着船舶机舱监测及报警系统的发展,现代船舶的机舱管理已快速地进入无人机舱时代,并向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无人值班机舱既减轻了轮机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被控参数的控制精度,保障了机械设备可以长期在稳定工况下运转,有利于大幅提高机械设备的无故障运转期。轮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保证自动化元件的可靠工作,研究和探寻自动化元件的可靠性及如何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成为需要进一步关注的课题。本文介绍一起YANMAR发动机滑油自动温控阀故障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