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1997年的前后各10年,恰恰是珠三上角崛起为世界经济最活跃地区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内地的港口如深圳、上海、青岛、宁波等开始如火如荼地打造全新的集装箱港区,迎接中国进入全球贸易和航运的新时代。而1997回归祖国的香港,正是以其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中国当时最主要的国际贸易门户为祖国的繁荣作出了特有的贡献——成就了珠三角的繁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香港应发展成为高端航运服务中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近年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数据为基础,结合珠三角港口的发展现状,认为香港港原来对珠三角港口的优势正在削弱,市场份额缩小趋势已不可逆转。结合当前世界航运重心东移,亚洲也亟需建立高端航运服务中心的现实,借鉴伦敦的经验,分析将香港建成为高端航运服务中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蔡佩林 《中国港口》2011,(12):20-21,24
<正>珠三角地区是世界港口密度最大地区之一,其中,珠江口方圆100km内是世界港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珠三角地区目前有大小港口190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对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提出,要有效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完善广州、深圳、珠海港的现代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港口群依托珠江三角洲为经济腹地,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港群之一,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港口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建立港口适应性评价模型,利用数据包络法(DEA)计算珠三角区域主要港口的承载能力指数,可得出珠三角港口供需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珠三角港口群发展前景较好,但各港口的市场供需适应性还有较大差距,资源分布不协调,据此提出珠三角港口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方3港,谁能傲视东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港口一骑绝尘,让海事界刮目相看。据统计,200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800万标箱,以三成的增量跃居世界第一。 世界港口中心正向中国转移,亚洲枢纽港正面临重新洗牌。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港口之争,愈演愈烈。在北方环渤海港口中,大连、青岛、天津纷纷挂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牌子,但谁能在东北亚港口竞争中傲视群雄,目前尚不明朗。2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港口群发展现代物流业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敏 《中国港口》2006,(1):40-41,37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港口作为传统的交通基础产业,其单一的装卸服务已难以适应客户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珠三角港口必须转变观念,以传统服务为依托,逐步向物流领域延伸,不断扩大利润来源,以带动港口新一轮的发展。笔者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珠三角港口群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的机会、威胁以及存在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珠三角港口群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会1.经济因素珠三角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直接经济腹地珠江三角洲是全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外贸经济发达,2003年珠三角地…  相似文献   

7.
其西 《中国港口》2012,(11):2-I0001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港口历史上极不平凡的10年,也是中国港口浓墨重彩成就画卷的1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10年时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10年的成就与辉煌、激情与悲壮,成为了中国港口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走向繁荣的最好见证。回首往事,10年来,中国港口无论是货物吞吐量还是集装箱吞吐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大大改写了世界港口排行榜;10年来,中国多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跻身全球港口排名前20强;10年来,中国港口已经撬动了全球港口物流链条,充分展现了创新能力与实力。下一个10年,中国港口将继续高歌猛进,必将再造一个新的雄踞于世界港口之林的港口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8.
<正>199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来势迅猛而且快速蔓延。由于它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极大影响,也一定会给港口集装箱运输带来一些变化。但是不同的港口受到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金融危机如何影响港口生产?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经济风波,我们怎么才能减少不利的影响?本文将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钟秋 《海运情报》2006,(3):33-33
亚洲主要集装箱港的枢纽港竞争正在激化。在2005年的世界十大集装箱港中,欧美港口只有3个,并且处于第7位以下,而亚洲、中近东港口占了7成。世界工厂中国的主要港口继上年再次以两位数增长。然而,作为东亚枢纽港吞吐量增长的香港,其世界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已经失去,高雄港则转为比上年减少。中国港口今后将继续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现有枢纽港是否坚持作为中转基地的立场,将被迫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10.
徐祖远 《珠江水运》2011,(22):14-15
作为海事界人士,我们都非常幸运地见证了近年来世界航运界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持续繁荣,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这种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航运业的持续强劲发展深感自豪。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海运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海运船队运力跃居世界前列;港口建设、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五年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中国因素”已成为世界海洋的焦点,中国已成为航海大国、海洋大国和造船大国,作为千年古港的广州港,是中国惟一两千年兴旺不衰的通商口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主枢纽港,在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热潮中,充分发挥了其集聚和辐射作用。目前,世界港口格局正在重新调整,周边地区也正在大力发展港口业,广州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航运服务中心双引擎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从2005年开始,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集装箱吞吐量自2003年起已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三,预计今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600万TEU。上海港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心,地处"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交叉点,背靠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长三角经济区和长江沿线  相似文献   

13.
今年7目1日,香港终于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百年来殖民统治的耻辱.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伟大胜利.人民欢歌,举国同庆.香港回归,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件,也是中国港口史上的大事件.从此,世界航运中心之一,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港口回到了祖国港口群体之中.这必将对中国港口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经济腾飞乃至世界航运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香港拥有世界最良好的港口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港东起鲤鱼门,西至马湾岛和灯笼岛东,水深港阔,屏蔽良好,不冻不淤,吃水12米的万吨远洋轮可以自由往来停泊,因而与美国旧金山、巴西里约热内卢奇称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在香港历史上,港口历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香港港口的繁荣,也就没有香港城市的繁荣;没有香港港口的现代化,也就没有香港城市的现代化.早在18世纪下半叶,以英国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已通过香港港口向中国贩运鸦片,进行非法贸易.第一次鸦片战争导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而1860年10目24日签订的《北京条约》,又割去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中国领土.及至1898年6月9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以?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07,18(1):1-2
深水良港是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必备实力。许培星局长指出,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港缺少深水岸线和深水泊位、集装箱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瓶颈制约,适应了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经营集约化的趋势。洋山港二期工程竣工使用,上海港的吞吐规模和运作层次显著提升,港口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参与国际航运的竞争力将极大增强;目前包括世界前20大航运公司在内的许多企业在上海港开通航线,2006年新增国际航线30条,航班密度达到每月2173班次,其中国际航班978条,航线覆盖范围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是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航运要素进一步集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前3位,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1,港口集散功能达到世界水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硬件设施水平已迈上新台阶,日益增强的港口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将进一步巩固上海港吞吐量世界第1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17,(4)
为优化亚洲航运网络,推进亚洲航运的建设,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从度值中心性和港口流量角度分析了港口的连接性特征。结果表明:亚洲航运港口网络存在层次性,度值在81以上的港口为第一层次核心港口,度值在32到80之间的港口为第二层次半核心港口,度值小于32的为第三层次边缘港口。度值中心性排名前30的港口多分布在中国沿海和东南亚地区,比例达到50%以上,这些港口拥有最广的联系密度和联系强度,而印度沿岸和中东地区等港口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分别拥有突出的中转功能和联系强度,港口流量的排名均处于前位,从而巩固并提升了其在航线网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蔡佩林 《世界海运》2010,33(11):68-70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港口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问题。基于节能减排理念,为建设珠三角绿色港口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1 香港港口现状及规划 香港是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是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与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约460个港口有航运往来,航线覆盖范围广,共有20个核心班轮航线,有密集的中近洋航线及中国沿海和内河喂给航线.香港港区水陆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共有各类客货泊位约300余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集装箱专用泊位19个,码头集装箱通过能力约1 000万TEU.1997年,全港货物吞吐量1.74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1 456万TEU,高居世界之冠,比中国沿海全部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还高出300万TEU.港口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香港经济特别是贸易和金融业的发展.目前,香港是全世界第七大贸易体系,是全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全香港生产总值(GDP)约1.4万亿港元,人均GDP约22万港元,成为全世界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37亿吨,比2005年增长21.3%,位居世界第一位;全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71.9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0.1%,居世界第三位。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东南亚地区总裁柯文伟表示,虽然2007年5月新加坡港的船运集装箱吞吐量又创新高,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出口量增大,使上海港的增长速度更快。预计上海港在2008年就将取代新加坡港,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  相似文献   

19.
凭籍“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天时地利的羊城广州,自古迄今就一直演绎着南中国大都会的鼎盛繁荣,而雄踞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中心的广州港则是这个大舞台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不但成为华南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而且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我国沿海重要港口。2006年12月21日,恰逢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t之际,我们来到广州港集团采访。我们参观了该集团新沙码头、南沙汽车码头、南沙集装箱码头一二期等,并在集团会议室采访了集团的掌门人——陈洪先董事长。港口生产年年攀升记者:陈董事长,广州港作为一家大型的国有…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向世界港口强国发展的进程中,占港口大多数的中小港口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近日,交通部就关心中小港口问题专门发文,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加强与中小港口企业的联系,关注和支持中小港口的发展。中国港口协会近日召开的六届三次理事会也强调了要关注中小港口的发展。为此,我们于4月中旬对珠三角的4个中小港口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