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世贸组织(WTO)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它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必将发挥着更加积极作用.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尽早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加深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利于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上,加深对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和运作机制的了解和掌握,为"入世"前所遇到的经贸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办法和思路;有利于我国港航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营运环境,使港口吞吐量及水运货物周转量获得更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探寻港口信息化和企业变革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将给我国包括港口在内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今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现居世界第七位,外汇储备达2000亿美元。显然,世贸组织没有中国的加入,就不能真正体现其世界性和完整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经过努力可以做到利大于弊。加入世贸组织将给我们在许多方面带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造船工业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主要造船国家对造船业的扶持政策及其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世贸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关造船政策的框架内容,提出了有利于我国造船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媚 《集装箱化》2001,(9):32-33
1.1上海港的历史地位和发展 二次大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不断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也加深了,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极大的推动了世界海运业的大发展,也对航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追求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更经济的运输费用,世界海运业发展的趋势是船舶大型化、杂货运输集装箱化。  相似文献   

6.
何英杰 《世界海运》2001,24(1):8-10
干散货市场目前已经持续增长了近两年,周期性调整不可避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新增运力的集中交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带动粮食贸易的活跃、动力煤贸易的持续增长也给市场带来—定的机遇。本文从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干散货贸易量、各船型运力供给、燃油市场等四个方面对2001年的干散货市场进行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必然对我们的消防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意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不断推动消防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界航运市场在过去的50年里经过了五个投融资发展阶段(见表1)。20世纪50年代是航运市场的内部融资时代;而60年代则是融资租赁时代;70年代是泡沫经济的高峰时期;80年代受石油危机的影响,航运经济大大倒退,进入了衰退时代;90年代后期,航运经济更加动荡,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恢复期。了解半个世纪世界航运市场的投融资历史演变,对把握21世纪世界航运市场投融资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檀卓群 《集装箱化》1999,(9):4-4,18
航运业的运力持续过剩、运价低迷、竞争加剧,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南亚和南美地区的经济危机,对航运业的冲击和压力短期内难以消除,航运业负债经营面临的困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进行结构性调整,等等。这一切都迫使中国航运业在加入WTO(世贸组织)之前,为参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竞争,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积极研究对策和经营战略,并对航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化复杂化,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市场资源的稀缺性更加突出。当下,我国大市场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战略性因素,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化复杂化,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市场资源的稀缺性更加突出。当下,我国大市场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战略性因素,更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新的结构性变化: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逆转;世界主要国家对经济发展掌控力和制高点的争夺更加激烈;全球大宗商品牛市超级周期结束;全球能源格局出现颠覆性调整;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国际经济贸易话语权的掌控上角力。  相似文献   

13.
安飞 《中国船检》2004,(9):24-26
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增进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港口发展在新时期更加凸显出风口浪尖的特殊地位。2002年.我国港口管理实施政企分开.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仍然使我们的港口供给远远未能满足贸易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一、对长江航运业的总体影响(一 )“入世”将为长江航运拓展巨大的市场空间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进入WTO ,我们就可以利用WTO所有成员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法规规则 ,来发挥我们的长处 ,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入世”将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将促使我国物流融入世界物流大体系 ,将为长江航运拓展巨大的市场空间 ,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二 )“入世”将给长江航运的发展提供保证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我国的国际地位已显著提高 ,但我国的经济实力不强。世贸组织已成为经济联合国 ,在世界上有着突出…  相似文献   

15.
曹惠芬  郭锡文 《船艇》1999,(6):8-13
自从1986年我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全体大会正式递交了恢复我国在总协定中缔约国地位的申请以后,我国要求“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始终没有改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形势和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我国一直在为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创造条件,并与有关方进行认真谈判。今年5月,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盟贸易部长在东京发表了支持中国在1999年内加入世贸组织的声明。可以说,中国近期加入世贸组织的可能性很大。本文在简要介绍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内容和关系之后,重点分折关贸总协定与国际造船协定的一致点和差别及其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影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09,32(9):13-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崛起的同时,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互动的时代。中国经济自身发展已经对外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中国经济埘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据有关方面统计,全球经济增量中国约占1/3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中国经济看做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经济对全球商品市场的供求格局和市场价格的影响也不断加深。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比如人民币升息,也在影响着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国在参与制定世界经济规则的方式和程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航运业的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更加开放、航运市场容量扩大。世界贸易组织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开放市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市场也将成为世界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逐步取消所有不利于开放市场的限制。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势必提高我国外贸运输量,目前,我国外贸进出口量主要是通过港口由海运来运行的,约占外贸运输总量的90%,外贸的发展使航运业有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高速增长,为我国水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国际发展空间。我国经济持续在高位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9.5%,外贸经济依然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5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7%。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货物运量、运价的变化,对世界海运市场发展正在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洛 《珠江水运》2012,(3):30-30
2011年世界经济在艰难中复苏。美国经济在高失业、低增长、低投资和低利率的困扰中艰难地增长。当债务危机在欧洲诸国接连不断爆发时,日元的升值和大地震让日本本来就步履蹒跚的通缩经济变得更加踟蹰难行;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贸组织后,就企业文化建设而言,是既有挑战,更有机遇,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多于挑战. 应该清醒地看到,加入世贸组织后,一方面可以为我们赢得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也可以为我们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可以有助于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经济的更快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创造了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层面更宽,层次更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