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改委11月批准了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等多个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委公告显示,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计划至2019年,建成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长约47.9公里,形成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基本骨架。规划总投资为312.4亿元,资本金占总投资的40%,计125亿元,由新疆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财政资金共同解决,并由中央预算内投资给予适当补助。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建设26.3公里地下线,地下车站22座。工程总投资182.27亿元。  相似文献   

2.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中国大陆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地铁是1969年开通的北京地铁1号线,在随后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仅有北京和天津拥有3条、长度不足50公里的地铁线路。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规模迅速扩大,从而也产生了严重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我国很多城市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纷纷修建或规划修建城市轨道交通。以1995年上海地铁1号线和1999年广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运营为标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底,已经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安地铁3号线的正式运营,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网络式发展时代。轨道交通环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种线型,对于方格型路网城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梳理西安轨道交通8号线环线的相关规划,在分析8号线沿线功能区的基础上,探讨其路由与路径特征并依据客流预测的结果分析各换乘站换乘情况,进一步验证西安地铁8号线对西安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付一方 《综合运输》2023,(12):60-64+192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决策行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准确性,缓解线路运营面临的高峰时段客流拥挤现象,从出行广义费用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研究。综合考虑票价、出行时间、舒适度、准时性等因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广义费用计算模型;以北京地铁5号线为例,将广义费用作为出行阻抗引入客流分配之中,构建了基于广义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嵌套Logit模型的迭代加权法用以求解模型;基于分配模型及算法,对不同票价和列车容量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广义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流量的有效预测,可对各类缓解高峰时段拥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辅助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践中,对于中心城区面积较大、各方向规划较均衡的城市,在规划放射线达到一定数量时需研究规划环线的必要性。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环线的概念、功能定位、规划条件、运营组织;以宁波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从线网形态、城市布局、线路功能、城市发展、客流及运营组织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新一轮规划中将该线由U形线改为环线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正苏州市国资委日前获悉,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及线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已于近日正式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复。这将为相关建设规划的报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次建设规划环评的范围为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7号线、8号线及S1线,建设规模(总长)为143.8 km,共涉及109座车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郑州为例,通过分析区域性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使命,研究区域性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的布局特征,提出类似区域性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交通运输系统提出更高的需求。为了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根据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现状,结合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相似文献   

9.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选线与沿线地块规划、开发相结合的案例,论述线路方案的选择不仅在总体上要与城市及路网规划相一致,同时局部线位、站位的选择也应力求与沿线地块开发规划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对城市轨道交通选线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某市地铁1号线0215列车为例,就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蓄电池亏电故障原因分析和维护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十五”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指出,大城市、特大城市客运交通要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道路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青岛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主要来自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衔接的有效性,文章从换乘效率和换乘服务设施协调性两个维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换乘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常规公交换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上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王毅 《综合运输》2009,(10):85-87
<正>9月28日,北京地铁4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由于具有港铁血统,在以人为本、优化换乘设计、与其他交通方式良好衔接等方面,4号线将成为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新榜样。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北京地铁4号线特许经营外商投资项目及北京地铁4号线B部分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首个以公私合营模式进行的项目.  相似文献   

15.
温素华  冯若潇 《综合运输》2023,(6):13-17+3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研究是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以定性方法为主。同时,POI等多源大数据愈来愈多地应用到城市及交通规划领域,但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的后评价,缺少对规划建设阶段的关注。本文以福州为例,利用POI大数据对轨道交通的现状服务效益进行分析,辅助决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建设时序的选择,试图解决传统上地铁线网和建设规划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的缺点,量化分析各条地铁线路对城市的服务效果,为建设规划的线路选择和时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场址选择问题,通过上海市轨道交通4号线、2号线、8号线、6号线车辆基地场址的选择过程及特点介绍,总结车辆基地场址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其他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基地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为目标,就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开展研究。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点、施工质量要求作出分析后,以杭州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新兴路站冷冻机房防沉降工程项目为例,探索钢结构桥架顶升加固及微沉降控制施工工法的应用与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同类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以有效推进施工技术水平的攀升。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未来20年甘肃的综合交通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格局?甘肃省发改委组织编制的《甘肃省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甘肃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就步勾勒出了具有甘肃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总体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19.
福州轨道交通发展迅猛,已累计通车里程近140 km。为平衡建设运营资金,发挥城市轨道交通优势,福州地铁集团在用地控制综合开发上进行了尝试,但由于轨道交通与沿线发展不协调、开发不高效、规划与实施不符等问题,限制了已有线路的用地开发效果。为提升轨道交通用地控制与开发效果,通过分析现有轨道交通用地开发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沿线土地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规划中的地铁3号线为例,提出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控制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日益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形成了矛盾,立足于"土地再生"的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开发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思路。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元江路车辆段上盖开发,从规划与方案两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土地利用、交通组织、控制条件、工程可实施性等问题,以期引起业内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