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大南郊汽配市场是京城较大规模的汽配城之一,也是北京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配市场。经营全球范围内的整车销售及汽车发动机,汽车零部件,工程零部件、销售维修、保养设备,汽车轮胎,汽车工具,各种油品,驻有汽车装饰以及汽车维修厂家、经销商、代理商等。  相似文献   

2.
电子产品将成为轿车成本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预测到2000年世界汽车电子装置销售额将达800亿美元,其发展的主要领域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ABS、TCS系统,巡航控制装置,安全气囊,四轮驱动控制系统、汽车动态控制系统,电子控制制动和电子转向装置等。在其生产和市场中,零部件供应商的竞争相当激烈,预测欧洲市场将增长最快,日本的发展将慢于整个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的生产配套,各地建立起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大公司都加大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力度,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在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到位后,  相似文献   

4.
博世汽车零部件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独立汽车零部件集团之一。近年来,其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火花塞、柴油发动机高压泵等产品,在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确立了市场、技术和规模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趋势与零部件工业的机会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重要战略转移的新时期,从以生产货车为重点,转变为以生产轿车为重点;并且决定加快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国家已经决定在一汽、二汽和上海布点立项建设轿车工业。此外,北京、天津和广州等地方政府也决定以一定的规模发展轿车。轿车工业起步,必然带动轿车零部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因此,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将出现空前的机会。从发展趋势看,世界汽车制造业出现了新的变化。汽车整车生产厂家越来越多的从零部件厂商那里购进零部件,组装整车。据最近的统计,几个发达的汽车生产国的外购件比重已达50~70%。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5,(3):24-24
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来说分三个部分,一是专为整车配套的OEM市场.第二个是零部件出口市场,第三个是售后服务市场。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分为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两部分.配套市场即OEM市场主要为整车企业服务.OEM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20%,售后服务市场主要为汽车维修保养提供配件服务,售后市场的企业约占零部件企业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7.
《中华汽摩配》2004,(11):24-26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已有一定基础,零部件先于整车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市场格局上始终采取全方位、多元化和重点市场、重点产品、重点突破的战略方针,目前已出口到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商品增多。出口企业已形成了国有外贸、外商和国有生产企业“三位一体”的体系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合理。我国汽车零部件国际市场的开发,应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相似文献   

8.
通常,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目标市场有两大类,其一是汽车整车制造商,其二就是售后市场。在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中,又分为主要零部件售后市场和其它零部件售后市场,前者主要包括发动机及其系统部件、传动系统及其部件、悬架系统及其它底盘主要部件等。 在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市场上,进口产品占据重要地位,把握该市场的最新变化及其特点,是增加向其出口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
当前,东盟作为世界第三大新兴的自由贸易区而备受全球市场关注,中国已与东盟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更多的贸易产品实现了零关税。这也给我们进入一向壁垒森严的东盟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机会。目前东盟的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游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和菲律宾。中国出口东盟的汽车产品主要有商用车底盘、半挂车、自卸车、牵引车等整车及零部件。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东盟国家的整车及零部件市场,将会拥有更大的潜力。不过,由于东盟所属的各国国情不同,  相似文献   

10.
国内汽车作业的价值链正在向零部件领域转移,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形成一个比汽车整车产业还要大得多的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汽车产业新的变化,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零部件配套商也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面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洞察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趋势、适应汽车市场变化、准确定位与变换营销策略、灵活构建企业的市场拓展计划、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和渠道网络?日前,本刊就此对富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营销部张兴波部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零部件行业的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套合适的市场流通模式。只有建立一套合适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才能够有助于形成零部件行业的良性竞争局面,激励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推动整个汽车工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华汽摩配》2009,(7):33-33
今年的中国车市可谓一枝独秀,红遍世界。火了汽车,跟着火的就是汽车经销商和零部件销售商们了。为了分得一杯羹,各路商家大打出手,花样百出。作为集汽车、汽配及汽车后服务市场的综合性贸易中心——六安国际汽车城,更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关注,据有关方面统计,1995年1~7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约6 880万美元,而前一年同期的统计为5 180万美元。1993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为6 310万美元,到1994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9 570万美元。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笔者在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国外产品和市场需求缺少了解的缘故,生产企业在产品及市场开发方面仍缺乏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志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生产企业应对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4.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6,(24):18-21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为我国汽车工业指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市场环境。2005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接近于日本的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大国。汽车与零部件首次实现出口大于进口。而与此同时,国际性跨国汽车公司正面临着由于高成本的压力,导致国际竞争力的减退。因此,我国企业在新时期的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始直面各大跨国公司的竞争,新的国际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与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合作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围绕着为汽车合资企业整车产品配套,各地又陆续建立了一批零部件配套供应系统。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各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入WTO后,我国取消零部件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下降等措施逐渐到位,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9,(16):13-13
一、汽车零部件品牌奖评选宗旨:改革开放30年来,汽车零部件已经成为汽车终端消费须臾不可离的市场上可以任意选购的商品。在这些零部件商品中,既有三资企业的产品,也有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产品。经过许多年来的发展,无论是品种和品牌都有极大的丰富,在质量、价格、创新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8.
明轩 《汽车与配件》2004,(19):22-24
如果将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苛等与市场发展结合起来看,其规律在全球都是一致的。因此研究日本的当前的售后市场,对指导我国今后的市场发展以及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导向都是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关于“售后市场解读”的连载还要继续下去,希望读者注意阅读和收集,特别是对于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和经销商更是如此。这里不仅是市场分析,更包涵了许多知识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开放29年来,同国民经济发展一样,汽车市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中国汽车市场在世界汽车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已占世界汽车产、销量的10%以上;汽车产量世界排序第三;汽车市场销量世界排序第二;世界汽车年产、销量200万辆以上的12家跨国公司,其产、销量占世界汽车总产、销量的80%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刘丹 《汽车电器》2005,(7):60-60
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的中国,不但吸引了世界汽车制造巨头,也吸引了众多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投资。专长“传感与控制技术”的日本欧姆龙公司2005年5月23日宣布,投资设立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生产车用电子部件及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