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车站补票系统作为客票系统业务延伸,弥补客票系统在车站补票领域的空白,完备客票系统对铁路旅客运输统计分析中的数据来源.研究提出车站出站口补票系统的总体框架,网络结构及系统功能,设计系统主要功能和实现流程.按照所开发的客运车站补票系统将较大地改善武汉铁路局的车站补票业务现状.  相似文献   

2.
车站管理信息系统是TMIS基础工程之一,是车站运输组织的重要辅助手段,系统的安全,尤其是系统数据的安全是车站日常维护的关键.现车查询系统的投产使用为车站系统的数据安全提供了条件.介绍如何借助铁路局、铁路分局现车查询系统保障车站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目前地铁车站采用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用于地铁地下车站中。以重庆某地铁地下车站为例,对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为今后地铁车站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轨电车系统具备开放式运营、车上售检票、车站无人值守、客流量小、行车间隔长、低地板短编组等特点,其高架车站的设计若严格套用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规范的规定,势必会增大车站土建规模,增加机电设备系统。文章提出应针对有轨电车系统的特性,在保证运营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将进出站天桥直接与站台对接,设置平交过轨通道连接两侧站台,降低车站整体高度,减化车站功能,缩小车站规模,保证车站通透性,降低车站的安全隐患,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地铁车站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方案,分析了车站应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空气-水空调系统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等三种模式的热工性能。以广州地铁某车站工程为例,模拟计算了三种空调系统的全年能耗。结果表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相比常规空调系统的节能率达24.37%,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车站空调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车站旅客服务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研究了基于Delphi的智能旅客服务平台信息管理子系统,着重分析了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架构,提出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和子模块设计.系统设计侧重描述了适用于车站和铁路局的系统整体功能,系统与各个子模块的联系,各子模块所实现功能.另与现有的车站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比对,就系统优化功能进行了讨论.根据本系统实际使用情况,使原有车站信息管理系统更有效,提高了车站工作人员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行具有小编组、高速度和高密度的特点,客运专线车站作业组织中对时间要求严格,作业复杂性增加,使得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很难用公式对其车站各种能力和指标进行准确描述,而系统仿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进行客运专线车站作业系统仿真的研究可以为客运专线车站设计提供支撑和建议,为运营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车站作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微观离散事件系统,旨在此系统理论基础上研究客运专线车站作业仿真的方法,构架仿真系统结构,建立车站作业仿真模型,设计咽喉区进路排列优化高速算法与到发线运用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在此基础上开发客运专线车站作业仿真系统,证明论文所研究车站作业仿真模型、子模型及选择的仿真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几种平行换乘车站布置形式各自的特点,结合施工进度,提出隧道通风系统具体布置形式,在各种平行换乘车站具有相同客流的前提下,经过对车站公共区负荷进行分析,结合运营工期,简略提出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环控的主要目标是使车站环境保持在设计文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保证车站大系统的舒适性以及各空调小系统房间的正常温度。通风空调系统作为车站各机电系统中的能耗大户,常规的定频定流量系统不利于各个设备发挥出最佳能效,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缺乏对环境舒适度的调节手段。文章针对传统车站通风空调控制系统改造的方案进行研究,保证火灾联动安全可靠,优化系统配置,并给出调节策略改进方向,为改善车站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出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如何提高旅客服务质量、保障旅客方便快捷通行已经成为车站客运部门的一个难题.大力发展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分析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系统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车站的发展规划,提出在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目前,已优化的系统在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试验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自助查询功能的需求,具有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满足长隆地下站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工程投资,从整个珠三角城际网的交路设置、车站折返能力、折返线有效长度等主要技术参数入手,分析长隆站在整条线路及整个城际线网中的功能定位和对整个线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影响,对长隆站平面布置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并通过对折返线有效长进行优化特殊设计,即列控系统采用虚拟一定线路长度数据的方法,推荐的车站布置满足长隆站折返能力的需求,并大大降低车站规模,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折返站的折返能力是地铁线路通过能力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整个地铁系统的运输能力和效率.从信号系统角度出发,对典型车站折返能力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满足90 s设计追踪间隔要求的车站配线形式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某站信号机自动关闭的原因,结合该站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与周边开发共建的差异沉降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铁设施变形控制标准及共建建筑的差异沉降机理和规律。介绍了沉降计算方法和控制差异沉降的设计方法。结合上海轨道交通某地下车站与大型地下室共建、实施一体化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来探讨地铁车站与开发地块建筑共建的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表明,选择合理的沉降计算方法及参数对工程差异沉降进行预估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在设计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将综合工程对地铁车站产生的差异沉降影响控制在地铁设施保护要求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枢纽站视觉导向系统的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轨道交通枢纽的视觉导向系统是为了让乘客便捷地达到乘车、下车、出站、换乘的目的,将各种类型的标识按一定关系组成,以"导航"为目的而设计的视觉信息系统,以视觉的方式传达关于环境、方位的信息,给与乘客识别上的帮助.从轨道交通枢纽站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组成及功能、乘客行为分析等方面分析其视觉导向系统的内容与设置,进而提出系统的评价体系.并以轨道交通枢纽站上海南站为例,对其视觉导向系统进行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6.
深圳地铁2号线福田至市民中心盾构区间下穿运营的地铁4号线,结合盾构法区间隧道工程实例,对车站端头井和既有隧道两侧土体加固技术、车站洞门密封技术、近距离隧道掘进模式和参数的选择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分析计算方法不适用于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的问题,研究计算机模拟法应用于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关键技术。首先,分析高速铁路车站与传统既有铁路车站作业组织上的不同,对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其次,提出计算机模拟法计算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整体思路流程,并提出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到发线作业一体化模型的详细构建思路。最后,给出高速铁路车站作业计算机仿真模拟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站对周围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铁车站对周围环境及附近建筑物的振动、噪声影响越来起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振动、噪声,采取措施有:改善车辆、轨道的条件;增加对地表和地铁车站周边建筑物结构的减振措施;对要求高的建筑采用浮置结构等。对于车站设备产生的振动、噪声其措施有:改变机电设备的操作方式和制作工艺,以控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采用吸声结构、吸声材料及隔振材料等;采用有效的消声设备;采用合理的建筑平面设计等。  相似文献   

19.
普速铁路项目中,越来越多的大型铁路客站采用无站台柱雨棚形式,常规的在站台上组立横跨柱悬挂接触网势必影响车站整体景观。为实现站台无结构柱理念,股道间立柱悬挂接触网为首选方案。主要从接触网支柱、腕臂支持结构、基础及附加线安装等方面对股道间立柱方案进行研究,使接触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与车站建筑结构和整体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需考虑规划条件、市政道路条件、地下管线资料及周边环境条件等因素,从可实施性、功能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系统比选来确定最优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对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要求的提高,车站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的融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的设计方法过多考虑了控制因素,限制了车站建筑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以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工程四环路站为例,在充分结合周边控制因素及规划条件的前提下,提出车站与桥梁共建及附属一体化设计思路。结果表明:(1)地铁车站主体与规划公路桥在竖向可实现共建设计,平面上实现共路由;(2)不同建设时序情况下,将地块分段实施,可实现车站附属与地块深度一体化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