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针对文艺学课程目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国外该课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文艺学课程的改革要在"大文学观"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课程的内容,完善课程体系,重建和文学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价值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不断进行知识整合;促进文本阅读与欣赏、批评和理论的结合;并对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体育欣赏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体育欣赏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论述了体育欣赏教学的意义,体育欣赏的认知规律:眼观、心观、投入,最后提出了进行体育欣赏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研究生英语教学水平,也应该随之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摆脱传统精读、泛读课型划分的束缚,以考试促进学生自学;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听说、实用写作、翻译和名著名作欣赏等课程上,发展研究生多方面技能,从容面对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以当前国内高校《英语影视欣赏》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切入点,研究利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多模态符号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外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设计出适合新媒体时代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框架,旨在实现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为高校探索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代表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其唱腔、唱词、设计都是精雕细琢,高雅而耐人寻味。在欣赏课的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风格的剧目和欣赏内容的选择上,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上,"现代剧部分"的欣赏和学习,对学生树立正确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中就“工学结合”课程的内涵、VOCSCUM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步骤及单元课程的开发做了全面的论述,对工学结合课程模式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录音(录像)欣赏介绍我国汉民族和子兄弟民族经过千百年的积累而流传下来的民歌、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可使理工科大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民歌欣赏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出于民歌产生最早,又是民族音乐中其他各类形式的基础,使它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相似文献   

8.
论职业教育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实训课程教学的特点,论述了实训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原则。探讨了实训课程前期的准备,课程教学内容与驱动项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办法的设计,教学文件的制订等。对与课程相关的实训设备、实训场地、课程教材及课程网站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标准。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落实好这一任务,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本文阐述了高等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高等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强化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认同、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健全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了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切实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课程思政成效。  相似文献   

10.
简要叙述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详细叙述了该课程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教学实施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通过对SHEL模型、GEMS模型的分析,简要地说明了人的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区别。并通过海事调查中对“人为因素”的分析,阐述了人的因素在海事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在借鉴MED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人的因素和控制海事发生几率的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闷罐车”实施增加强制换气系统的改造,消灭车厢环保死角,是预防“非典”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安全困境”或称“霍布斯恐惧困境”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关系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安全困境”客观性的历史考察,从历史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分析超越“安全困境”的可能性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安全困境”与“中国威胁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列宁在探索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时形成了"文化革命"思想,他认为文化滞后是制约落后国家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的瓶颈,因此,"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这一思想与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俄国革命时提出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且,对落后国家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已经开始的关键时期,所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是"论浅析     
本文通过对西方哲学中的on--中文译为“是”——的阐述,以及通过分析巴门尼德、亚里士多德及海德格尔对on的理解和论述,展示其在西方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以此来把握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内在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