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利用日益宝贵的城市电力、土地等资源,应在建设规划阶段对线网主变电所(以下简称"主变")设置进行优化,并有必要开展主变资源共享问题研究。对主变资源共享原则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了开展主变共享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值得关注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实施主变资源共享后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及经济效益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资源共享相关技术方案,结合技术方案论述和分析了共享主变电所3种电力调度权限分配及实施方案技术优缺点,提出了共享主变电所电力调度机制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牵引变电所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根据合蚌客专工程特点,从两个方面研究资源共享方案:多线合用牵引变电所及牵引变电所与电力变配电所合建。通过合用牵引变电所,减少3座牵引变电所,节省投资和占地效果显著。通过对共用和不共用外部电源的各种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与电力合建的变电所采用不共用外部电源方案。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变电站的资源共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规划,结合城市电网的发展,从提高轨道线路供电可靠性和电力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提出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变电站资源共享的建设模式。探讨了相关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与主变电站资源共享相关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市域铁路引入城际铁路的电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域铁路引入城际铁路工程难点多、外电源及用电负荷情况复杂,现行规范标准尚不适应电力设计需求。结合某项目充分研究市域铁路接驳工程特点,提出铁路贯通线与双环网电力线路组合的电力供电方案。解决了市域铁路引入城际铁路并接驳市内轨道交通的电力设计问题,实现了集约化电力资源共享和运营管理网络化,符合交通一体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且对类似工程电力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构建的新型牵引供电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当前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存在着谐波、无功、负序、通信干扰、"过电分相"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中"过电分相"还对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威胁.文章提出了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和不同接线方式的变压器以及AT牵引网构成的新型牵引供电系统.新系统采用了AT供电方式,具有综合经济技术性能优越的通信防护效果,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滤除了谐波、补偿了无功、消除了系统不平衡,实现了同相供电,解决了过电分相问题.分析仿真证实新型牵引供电系统不但可以解决当前牵引供电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且可以提高供电的质量与效率,增强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正>由湖东电力机务段、局机务处和北京磁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CJW-5000型机车车轴荧光磁粉探伤机"和"CJW-5000型机车轮对荧光磁粉探伤机"项目通过了太原铁路局科研成果技术评审。2014年12月29日,太原铁路局科委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CJW-5000型机车车轴荧光磁粉探伤机"和CJW-5000型机车轮对荧光磁粉探伤机"两个项目进行了技术评审。评审委员会通过对该探伤机的技术性能、应用效果进  相似文献   

8.
致读者     
新年伊始,《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以新的姿态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本刊由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主办、新增清华大学电力电子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协办,凝聚智慧,激扬文字,为电力电子和变流技术的发展、进步共同构建包容、深厚、自由、清新的创新论坛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9.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资源共享的基本形式有技术共享、操作界面和方式的共享、检修设备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维修工艺共享、仿真培训设备资源共享等;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条件是:信号制式相同,系统结构和功能划分一致,地车信息传输系统兼容,列车定位技术兼容或统一,ATP安全控制方式统一设计和要求,列车驾驶模式和操作方式统一,信号与车辆接口相同,信号与PIS系统合理分配频道和接口;实现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手段有:采用同一厂商相同制式的信号系统,加装多套信号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采用通用的信号车载设备,实现规范和标准的信号互联互通等.概括介绍国外轨道交通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的研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ABB电力世界"上,全球500强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以"绿色电力,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丰富的产品和系统展览和60多场技术讲座,全面展示ABB在数字化发电、特高压直流输电、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以及应用在石油石化、半导体、有色金属、轻工业、铁路、商业楼宇及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结构的标准化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电力控制、监视对象的组成特点.针对监控系统构成、配置、接口、功能的多样性,以及非共享性、非统一性等,试探性地提出了监控系统构成标准化的思路.应寻求一种系统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扩展灵活、经济合理、运营方便的监控系统,达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社会的重复性劳动、充分实现资源的共享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上海市已建成投运及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供电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从供电方式、电压等级、主变容量、运行模式等方面讨论系统配置的合理性和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并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近、远期规划,提出上海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需要全盘考虑,网络规划,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动车段承担动车组高级修作业,是保障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有效延长动车组续航里程的重要设施,动车段工程设计是高速铁路设计技术的重要课题。在成都动车段工程设计中,基于既有路网规划,测算全路动车组检修数据,发现存在检修能力缺口,大胆提出需补强路网检修能力,增设成都动车段;根据成都枢纽布局特点,首次提出"两站一段"的段址选择模式,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工艺技术因素,避免与市政道路干扰;创新采用大量工程技术,比如转向架流水修采用"直线型径路流水修,关键工序双工位补强"方式,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库内地基方案等。成都动车段工程技术创新,完善了工程设计,积累了动车组检修技术经验,继承发展,为其他动车段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CMMB系统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将其引入地铁内是个新课题。根据CMMB系统的技术特点和技术指标要求,实现CMMB系统在利用既有通信资源的情况下引入地铁,并提供详细的系统实施技术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通过CMMB系统引入地铁解决方案研究,得出:基于地铁内现有通信资源,CMMB系统引入地铁在车站可与PIS系统共用车站子系统,在隧道区间可与民用移动通信引入系统共用无线覆盖子系统;CMMB系统无线信号利用天线覆盖半径大约为10 m,利用漏泄电缆覆盖距离在1.2 km时不需要加中继设备,无线信号同步采用GPS同步方式;CMMB系统引入的频段建议在600~800 MHz之间,工程建设的设备材料应满足地铁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开发AT供电方式的牵引供电系统计算软件,以行车提供的实时数据为基础,利用Visual C++丰富的人机界面、高效的执行效率、强大的底层交换数据能力和Matlab强大的数值计算功能、便利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优秀的系统分析和图形显示技术,采用混合编程技术,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大大提高了工程分析计算、图形处理的效率。软件的开发为AT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市域铁路两种牵引供电制式工程投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增强,市域铁路建设进入轨道交通行列。在市域铁路工程建设中,牵引供电系统是采用25 kV交流供电制,还是采用750 V或1 500 V直流供电制,其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和建设标准、网络资源共享和工程投资。此文在分析交、直流供电制式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就选择交、直流供电制式的关键因素进行论述,并以工程实例对2种供电制式的工程投资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工程投资来说,市域铁路采用高架敷设方式,交流供电制式节省投资;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直流供电制式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国内运行的各型式轨道交通车辆的技术规格。说明了如何根据客流量对车辆型式进行初步选择,并分析了线路状况、投资能力、互联互通要求及全寿命费用对车辆型式选择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车辆的车体材料、电气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车辆制动系统、车门及空调系统等主要系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总结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8年工作情况:全面完成铁路行业技术监督工作;科研成果进步明显;检验检测、信息服务能力有所提升;注重人才培养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业务。在分析目前形势的基础上,提出2009年工作重点及安排。  相似文献   

19.
工程企业建立动态联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为了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抓住市场机遇,企业需要借助外部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拟探讨通过组建动态联盟来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归纳的方法,分析了工程企业组建动态联盟的意义,指出了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需要具备的条件和合作伙伴选择的依据。研究结果:动态联盟合作伙伴必须具备4个基本条件:诚信度较高、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经营状况良好、企业文化不冲突;工程企业在组建动态联盟时选择合作伙伴的6个依据: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进入新的业务地区或新的行业,能提高业务开发的成功率;能提高企业的履约能力;有利于企业开创新的业务开发模式;能提高企业的项目赢利能力。研究结论:动态联盟成功运作的关键在于合作伙伴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首先建立大众捷运车站供电系统可用度模式,其次探讨供电到车站非必要负载(NEL)、必要负载(EL)以及维生负载(VL)的可用度和可靠度。当可用度不考虑维修能量时退化成可靠度。通过计算机仿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车站VL负载之可用度/可靠度最高,EL负载可用度/可靠度次之,NEL负载可用度/可靠度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