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出发,解读《羞耻》中的边缘女性形象,小说中的女性开始通过有声话语和无声话语来表达自己。本文一方面分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如何为自己发声,挑战男性权威的;另一方面分析指出虽然拉什迪对于第三世界的女性充满关切,但因其双重"他者"的身份,他笔下的女性和他一样都属于精神上的"流散者",在现实国度都难以找寻到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严歌苓,当代北美“新移民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她的小说着眼于女性,解剖女性的生命与情感,从多个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通过分析移民小说《扶桑》和《少女小渔》中女主人公形象,来探讨处于弱势的女性体现的最原始最本真的母性。  相似文献   

3.
“天使与妖妇”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妇女形象批评”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这两种形象的实质是男性世界用以压制妇女的话语形式。女作家王晓玉的《紫藤花园》里的两个妇女形象恰好是“天使”与“妖妇”的鲜明对照,可见作者对男权意识的自觉不自觉地维护。  相似文献   

4.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秀拉》是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成功地塑造了夏娃、秀拉、奈尔等生动的黑人女性形象,并以独特的视角描述了她们在种族和性别压迫下的艰难生活,及其各自寻求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文章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这三位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对黑人女性解放运动的潜在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镜花缘》是一部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大胆地突破封建礼教的规定,倾情地描写了各类女性的杰出才能及其大胆的行为,表现了其进步的女性观。从男女角色地位、社会活动范围等方面来探讨了书中才女是怎样摆脱了封建束缚,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在广阔的社会领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了作者难能可贵而又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6.
《凯恩河》是一部纪实小说,讲述了作者拉丽塔·塔德米母亲家族三代黑人女性,从一八三四到一九三六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凯恩河地区的生活。在《凯恩河》中,塔德米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重塑黑人母亲形象。黑人母亲用自己的坚韧和顽强保存了家庭的完整,保护并抚育了孩子,并使黑人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宠儿》作为托妮.莫里森的最杰出的代表作,被誉为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在小说中,不仅女性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个人、自然与社区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角度看,《宠儿》从身体、自然和地方三个方面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有助于提倡男女平等,消除种族与阶级歧视,同时也为解决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提供了良方.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出版发行的古典名著之一.夏洛特.勃朗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恐怖阴森的感受和体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为传统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划出了一片新天地.本文从女性哥特主义视角解析《简.爱》,正是为了加深对小说这一文学主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小说《心经》讲述的是许小寒爱上父亲的故事,小说的故事模式一方面来自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理论,另一方面也是与张爱玲的童年生活经验直接相关.透过这个"恋父"故事,张爱玲揭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处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是多方面的,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思想上的突破以贾宝玉的那句名言为代表:“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可以说《红楼梦》全书就是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这一美学观点。宝玉的女性化,他的女性崇拜,他的由“泛爱”  相似文献   

11.
通感作为感觉的挪移,主要体现为视觉旨向和听觉旨向.视觉旨向,在修辞上倾向于形象性,与比喻相同;在认识论上,是知性逻辑的实证,指向世事的操作.听觉旨向,与意象的装饰相去甚远,其幻听旨向是通感语象控制艺术的神秘经验,极致为人生之醉态,而走向知性不及的拯救.通感由“看”到“听”的挪移在于自闭性的“目睹”开放向“聆听”的交互.通感正是“交互”在身体官能上的表达.因“通感”探讨而逼问出的肉身感通学同时也关联着哲学本体论的尝试和一般主体间感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通过对SHEL模型、GEMS模型的分析,简要地说明了人的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区别。并通过海事调查中对“人为因素”的分析,阐述了人的因素在海事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在借鉴MEDA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人的因素和控制海事发生几率的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安全困境”或称“霍布斯恐惧困境”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关系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对“安全困境”客观性的历史考察,从历史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分析超越“安全困境”的可能性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安全困境”与“中国威胁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闷罐车”实施增加强制换气系统的改造,消灭车厢环保死角,是预防“非典”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列宁在探索落后的俄国怎样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时形成了"文化革命"思想,他认为文化滞后是制约落后国家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的瓶颈,因此,"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这一思想与马克思晚年在研究俄国革命时提出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有着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且,对落后国家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尚未完成,第二次现代化已经开始的关键时期,所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权问题历久而弥新,其中“私有产权”是否是历史上的实然存在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而因此把“私有产权”与“走出中世纪”相勾连,更是可能在史实、制度精神等数个层面上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9.
"文人画"是绘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创作目的基本出于陶情、白娱.随着时间的发展,"文人画"在重视画家个性抒发的同时,亦注重现实感受的表达,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束缚,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扬州八怪"作为这种画风的集中代表,其创作既继承了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又以各肆其奇的画风和具有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