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及应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层内的剪应力以及剪切流动是车辙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首先对车辙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车辙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车辙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破坏形式,严重影响路面的性能.文中分析了沥青砼路面车辙的形成机理,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沥青路面车辙调查,提出沥青路面车辙防治与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凯  孙立军 《公路》2006,(7):18-24
车辙是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服务质量,并且容易诱发裂缝等其他破坏。回顾了车辙预估方法发展的历程,对国内外典型的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了评述,深入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了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为以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研究及路面设计提供参考,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超载车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志远 《公路》2004,(5):19-22
针对当前车辆超载的情况及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计算分析了超载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疲劳破坏及极限破坏的影响,认为超载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车辙作为沥青路面材料经常出现的破坏形式之一,由多种因素主导,其中环境因素如温度、荷载、水损害对车辙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研究。文中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多因素对全厚式组合车辙试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碾压前1h,温度对车辙深度影响最显著,荷载次之,喷淋影响最小。碾压5h后,荷载与温度起主导作用,喷淋的影响有所增加。不同碾压时间下正交实验的结果相似,正交实验应用于评价多因素对车辙深度的影响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佑才  王辉 《中外公路》2012,(3):325-328
车辙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形式之一,它严重影响着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该文通过动态流变剪切试验DSR、动稳定度试验和三轴剪切强度试验等,研究普通沥青添加抗车辙剂后,沥青-抗车辙剂混合胶浆及其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改善效果,提出抗车辙剂最佳用量,为解决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抗车辙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车辙是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杭州市城区主干道车辙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对车辙发生部位、深度分布和次生病害以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城市道路车辙频发于交叉口和公交站点,车辙周围常伴有推移和拥包等次生病害,车辙深度越大发生频次所占百分比越小。模拟结果表明,轮迹带车辙(推移)主要源于中面层的竖向/水平累积变形,面层加筋有利于消减车辙(尤其是推移)病害,当外荷载小于临界值时,车辙(推移)通常呈现为压密稳定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车辙已成为我国道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对车辙问题进行相关研究。针对湖南省高速公路典型的双层改性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对标准车辙试验的约束和温度条件作出改善,使车辙试验结果更具实际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路面温度梯度场试验条件下所得车辙深度明显比60℃均匀温度场下的结果小,说明标准温度试验条件将会导致试验结果偏于安全,不能准确地指导沥青面层抗车辙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对重载条件下的沥青路面典型路段进行了路面破损调查分析,发现被调查公路在重载作用下路面发生了严重的车辙变形,路面结构层模量有了较大程度的衰减。文中计算了路面状况系数及强度系数,并分析了路面裂缝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在重载交通条件下,沥青路面破坏主要集中在轮迹带及其附近位置,表现为裂缝类破坏和车辙变形破坏,而裂缝类破坏主要包括纵向裂缝和网状龟裂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车辙是中国路面破坏最严重的形式之一,严重损害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该文基于汉堡车辙试验,针对江苏省某通车运营接近设计寿命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蠕变斜率指标对高温性能进行评价分析,研究交通量、基层结构对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以及芯样高温性能与路面车辙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堡车辙试验能够显著区分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交通量对芯样高温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特重交通量条件下,运营接近设计寿命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芯样,高温性能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依托汕昆高速公路潮州段沥青路面工程,从原材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碾压工艺等方面阐述TLA改性沥青面层级配及碾压的质量控制,为TLA改性沥青面层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岩沥青是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它具有改善路面的路用性能的特性。以“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作为试验平台,添加不同含量的岩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对微表处混合料进行改良,并进行室内加速加载试验。通过模拟实际道路特点,分析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价岩沥青的含量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推动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降低交通噪声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促进橡胶沥青降噪路面的推广应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路面噪声的产生及增强原理,对橡胶沥青路面的隔音与降噪功能及机理进行了重点评述;同时,总结了多种因素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性;最后,总结了橡胶沥青降噪技术工程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合分析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的主要原理是由于橡胶粉或橡胶颗粒的阻尼及高弹性,使得路面具有较高的吸收振动和冲击的性能,从而达到较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而橡胶粉掺量与目数、路表纹理状况、长期服役行为是影响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性能的3个关键因素。适当增加橡胶颗粒的掺量,增大橡胶颗粒的粒径,采用开级配橡胶沥青混合料并且保证路面养护能够长效增加橡胶沥青路面的减振降噪性能;在对橡胶沥青路面降噪特征分析方面,多种噪声测试方法的利用为评价噪声声品质提供了可能;而关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工程应用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大孔隙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新型外加剂的使用。其中骨架密实结构和大孔隙结构的应用较为成熟。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沥青路面降噪技术的研究正符合当前功能性路面材料在安静路面的需求,将为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安静路面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作为裂缝缓解层的方法.基于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缓解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计算原理,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基础,对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缓解层沥青路面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探讨了其结构层参数对其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开级配LSAM缓解层模量、厚度、空隙率对其自身温度应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是开级配LSAM缓解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过程控制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工程实践,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原理出发,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层及结构类型,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结合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形成机理,从材料的管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提出了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小兰  熊俊  黄敏  喻超 《路基工程》2011,(5):4-6,10
透水性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迅速排水、抗滑、降低雨天水雾、减少雨后反光、降低噪声等许多优点,而成为道路路面发展的重要方向。讨论了透水性沥青路面在铺装结构上的特点,并基于日本使用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降雨条件下透水性沥青路面与普通密级配沥青路面的水头分布变化情况,研究了透水性沥青路面在强降雨期的排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沥青路面弹性层状结构,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水平载荷、超载额度对沥青路面力学状态的影响,得出沥青路面内部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建立了沥青路面应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数值软件进行分析,为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结合重载交通实际状况和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普遍结构形式,考虑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的非线性,采用粘弹性有限元法分析重载交通对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路表弯沉的影响,提出了轴载换算指标,得到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公式。结果表明: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对于重载交通的轴载敏感性小于半刚性基层路面,更能适应我国公路运输中超载超限问题突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适用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海军  林广平  黄晓明 《公路》2005,(7):183-188
针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与结构特性,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同再生方法的工艺特点,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及层面不同的再生机理,并且从旧路材料和工艺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的适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不同路面结构的重载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主要的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不同的路面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本文通过非线性力学分析,探讨了路面结构在重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得出了考虑重载条件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结合路面结构轴载状况的调查及新的轴载换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对重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