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从运输价格、运输时效、联运机制、联运设施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联运理念更新、市场化机制完善、定价机制改革、经营机制调整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设机制与发展策略,最后从明确联运发展重点、多元化合作策略、多式联运组织与技术、服务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特征、地位与作用,阐述了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以及我国开展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集装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政策建议,以供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近年来多式联运政策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初步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在对省内多式联运节点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江苏省多式联运市场大致呈现铁路模式、港口模式、公路模式、平台模式等明显特征,研究各模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构建多方协作的数字化多式联运平台,建立统一的多式联运技术标准,物流企业主体向多式联运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公路与内河港、海港和铁路物流基地的联动等多式联运发展策略,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多式联运发展,提高物流供应链驱动力和运输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信息系统在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当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信息化现状,提出以建立全国EDI中心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综合信息系统,并从功能、构成、安全、保密、报文运作等方面对EDI中心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无车承运平台为基础,考虑平台在车货匹配的基础上完成整个多式联运网络组建的过程,给出了一种“无车承运+多式联运”的平台运营新模式,探究了新模式下的业务流程与货物运输流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结合物流流线网络理论与双边匹配理论,对“无车承运+多式联运”的流线网络,以及联运过程中各个层级之间的匹配度函数进行了构建;结合车货匹配度函数与联运匹配度函数建立了整个流线网络的匹配度模型;最后结合算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验证了匹配度模型对无车承运平台多式联运方案组织与选择的有效性,分析了新模式在增加平台业务范围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间的异同点和关系,探讨了国际多式联运适应物流发展的对策,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多式联运经营人开展物流组织与服务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加大了企业对物流的重视,促进了多式联运的发展。本文通过论述现代物流和多式联运的关系,以及相应的信息技术,提出了现阶段多式联运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多式联运系统,介绍构建以兰州市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节点的西部多式联运系统,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运输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份额的目的,为铁路行业本身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铁路参与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铁路参与国际集箱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的不适应、运行机制的不适应、集箱运价政策的不适应、集箱运输设施不适应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包括:改进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加强专业机构建设和人才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对集箱多式联运给予政策优惠;增加投资,完善配套设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铁路集箱运输规范化,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11.
交通“7+1”论坛第十四次会议的主题为“综合交通促进法研究”。构建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型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我国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立法手段进行合理的约束与调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论坛会议对《综合交通促进法》的立法必要性、法律位阶及与相关法律关系、法律框架文本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充分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草案文本。相关法律的研究,不仅将有力推进交通发展方式向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转变,同时对于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交通领域的法制化进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8���й��ۺϽ�ͨ�ṹ����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2008年我国综合交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交通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结合对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典型国家经济与土地资源条件和客货运输结构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综合通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探讨了合理优化我国客货运输结构的基本手段和对策。研究认为:经过20世纪后期道路与民航系统的建设,中国的综合交通体系21世纪以来已进入第二次结构调整时期;作为一个人均资源不足的大国,在不断提高各种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发挥不同客货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和政策杠杆的引导作用,积极致力于优化客货运交通结构;重视城市化、机动化背景下的一体化城乡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特别是城市与枢纽地区的信息服务与接续运输组织,真正建立高效、可持续的国家城市间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江苏省交通运输现状,通过计算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广义费用,结合江苏省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先发展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铁路运输兼顾发展的3种运输模式。根据外部广义费用计算结果,分析比较3种运输模式优劣势,最后基于公路运输为主,适度提高铁路运输的公、铁、水3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交通7+1论坛”第十五次会议的主题为“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理论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论坛会议针对综合交通系统发展理论体系建设,同时围绕综合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培养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高级人才的需要,分析了国内外高等院校相关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设置,探讨了综合交通课程和知识体系,介绍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平台建设思路,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围绕“综合交通基础理论与基础平台建设”主题,阐述了交通发展的综合化、一体化趋势,以及交通与经济、能源、环境以及科技创新的关系。指出不仅要对交通技术进行综合,也要对行政管理进行综合。分析了系统科学对智能交通研究的启示,以及综合交通中的相关影响因素。结合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管道不同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内部不同换乘方式的综合,城市交通中不同出行方式的综合等,探讨了复杂大系统理论在综合交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建设综合交通基础平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企业和运输人员被视为道路运输市场中三大经济行为主体,各自的经济行为及目标有一定的差异,对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作为道路运输市场的主导部门,其经济行为直接影响着道路运输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从三大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耦合作为引导,分析三大主体之间的耦合机制,使交通运输部对道路运输市场的干预更加有效。分析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企业和承运人之间的耦合机制,探讨交通运输部对交通运输市场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н�ͨ��۷��潨ģ������ʵ���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仿真模型原理三个方面,讨论了城市交通宏观模型的建模方法。在文中,以四阶段模型为基础给出了宏观仿真模型的建模要点和步骤。最后,以北京市域宏观交通战略模型为例,对模型开发环节进行了描述。实践证明,城市交通宏观仿真模型,能够有效地分析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态,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提供所需关键参数,定量化的仿真平台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方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城市客运应该以公共交通方式为主,通常采取公共交通优先方案来保障其实现.本 文针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优先问题,提出一套全面评价体系与相应的应用模式/程序,在城市客运交通模式战略选择、城市内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城市公共汽电车通道交通设计三个层次上,定量化地解决公共交通优先度的评价、选择、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权利的均衡间题,成果可应用于大城市确定客运交通战略,并一贯性地部署城市各区域公共客运交通规划和指导具体的公共客运通道交通设计。  相似文献   

19.
非机动化交通模式以其低能耗、健康、低消费、缓解交通拥堵等优势被认为是生态化且可持续化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近些年来,英国政府与荷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了对交通安全的教育,用于降低机动化交通速度,促进非机动化交通模式的发展。通过对比发现非机动化交通配套设施在英国的发展远不及荷兰完善,且荷兰的非机动化交通与其他模...  相似文献   

20.
为定量评价交通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科学计算货物运输时间价值。通过分析货物运输时间价值的内涵和构成,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并对以往的货物运输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和思路作分析评价,进一步基于"理性经济人"理论,运用运输方式(路径)选择对比的分析方法,可提出优化的单类货物运输时间价值和交通建设项目货物运输时间价值的计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