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国一  王彬 《水道港口》2007,28(3):212-215
对含油废水常用的重力分离、气浮、生物氧化、絮凝以及吸附工艺原理及处理效果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国内港口含油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国内主要港口已建成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对现有处理系统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港口含油废水,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工艺最佳反应条件,以COD、含油量、悬浮物(SS)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混凝沉淀的最佳反应条件,从而为工程应用提高必要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文中结合某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分析介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通过中和、沉淀、絮凝以及污泥脱水等步骤进行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为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靛蓝和硫化黑染色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的组合工艺处理靛蓝和硫化黑染色废水,其最终出水COD≤100mg/L。  相似文献   

5.
船舶舱底的含油废水,主要是由船舶机舱内各种阀件和管路中漏出的废水,或是轮机在运转过程中泄漏的油污组合而成。而超滤膜技术凭借其小空间、低能耗、精简化、高效率的特点,目前在处理船舶舱底含油废水中效果显著。但在运行过程中,膜污染则不可避免,其在实际应用中不仅会造成膜通量下降甚至影响膜的分离特性,进而降低超滤膜工艺的工作效率。同时如果对船舶舱底长期采取化学药剂的清洗,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对船体本身造成损耗,减少其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其过滤性能彻底失效。因此针对船舶舱底含油废水,如何科学合理地采取超滤膜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高效率油水分离器的试验研究。根据重力分离及粗粒化技术的原理,选择了三种不同的机械重力分离结构型式及九种材料构成粗粒化元件,分别进行了试验,确定了以小波纹板峰谷对置构成重力分离,确定了粗粒化元件的最佳材料及构造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的试验样机,按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A393(X)决议案中推荐的油水分离器及油份浓度计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室试验和实船试验,其结果说明了粗粒化材料具有将细微油株进行聚合的特性,这是将污水中含油浓度有效地降低到10 ppm的关键。它与作为前置处理的重力分离相结合,对成份复杂和含有细小固体杂质的含油污水的处理具有效率稳定和粗粒化元件使用周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凝沉淀-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处理港口含油废水。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为混凝剂;通过响应面法选择了最优工艺参数:pH 8.0, PAFC投加量100 mg/L沉降时间40 min;出水进入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系统(A/O)。港口含油污水经过A池后,BOD/COD平均值由初始的0.17升高至0.55,可生化性增加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有机容积负荷是A/O反应器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控制参数;其对A池冲击大,很容易使A池产生酸化现象,甚至导致反应器的崩溃。A池处理试验用港口含油废水的最佳有机负荷应为1.0~2.0 kgCOD/(m~3·d)。当进水水质变化时,可通过调节水力停留时间及回流比等达到反应器有效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船舶含油废水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膜生物反应器运行参数对处理船舶含油餐饮废水的影响,通过生产油脂产生的废水模拟船舶含油废水的水质特性,搭建小型膜生物反应器陆上试验系统,用光谱仪等仪器测量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及氨氮等参数。研究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COD和BOD及氨氮、膜压力、污泥浓度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系统稳定运行了70天。研究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对油脂废水中COD、油、总碳(TOC)和BOD的去除率达80%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达50%以上;油对膜的污染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浅析石化废水污泥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文凯 《中国水运》2007,5(6):43-44
石化废水产生的污泥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废物,本文针对含油污泥的组成特点,利用矿物油的焦化反应机理,确定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的工艺流程,并对该流程的工业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化学混凝沉淀的方法处理矿石码头港区堆场的生产废水,实验确定了最佳的药剂为聚合氯化铝钙,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是聚合氯化铝钙投加量为33 mg/L,PAM投加量为0.5 mg/L,搅拌时问为60 s,搅拌强度为90 r/min.按本法确定的工艺处理此类废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上海港罗泾港区矿石码头采用此法处理该类废水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国家的排放标准和循环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1.
油水重力分离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力分离是最为常用的油水分离技术 ,但国内外沿用的传统设计方法只能计算极限粒径 ,无法计算分离后排放水的含油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即从分析油水混合液粒度分布入手 ,综合考虑污水的物化参数、分离装置结构参数和处理量 ,建立重力分离数学模型 ,直接计算排放水的含油量。本文介绍了用 MIAS- 2 0 0 0图象分析系统测定油粒分布、用 3种常见分离装置进行数模实验论证的情况。实验数据表明 :数模在工程上应用是可行的 ,具有足够准确性。本文还介绍了用数模进行分离装置计算机设计的专用软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某型污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该型污油水分离器排出污油中含水量高、排污油系统污油舱容积小的缺点,提出了加装分离柜以及增加备用油舱的改进方案。其中加装分离柜采用双电极控制方法,与增加备用油舱的方案综合应用能较好地消除原系统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营口港矿石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物化法(离心分离、加药混凝沉降、过滤工艺)使污水变为喷淋水的技术,并介绍了实验室模拟实验的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4.
船舶含油污水的处理一直沿用“重力-聚结组合”或“过滤-聚结组合”分离装置,分离精度上虽然能达到海船防污染规范之要求,但其分离量难以满足大型船舶的不同作业需要。该文所介绍的船舶含油污水动态旋流分离器兼顾了上述两方面,研究论述了其结构设计及制造装配之思路.介绍了船舶含油污水动态旋流分离器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给出了该装置工作状况的基本参数;提出了船舶含油污水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型船舶排油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主流排油监控系统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根据IMO.MEPC.107(49)和IMO.MEPC.108(49)决议案的最新要求,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排油监控系统.通过读取油份浓度、船速、流量和船舶位置信号,经过计算机的计算分析,从而自动控制含油污水的排放,并能实现显示、打印及通过SD卡存储监控数据的功能,满足最新国家标...  相似文献   

16.
海运、河运增长迅速,船舶污水处理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海洋船舶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船舶污水的类型、水质特征、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海洋船舶污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与应用方向。海洋船舶污水主要指压舱水以外的船舶污水,主要包括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海洋船舶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随乘员变化较大,呈现污染物浓度高、变化大等特征,其中黑水污染物浓度BOD5991~5840 mg/L,SS 1180~4980 mg/L;含油污水成分复杂,乳化程度高,舱底水中含油量可达50000 mg/L。虽然海洋船舶污水排放标准随海域变化较大,但日益严格,这导致船舶污水处理对空间、运行维护的要求高,因此,膜生物反应器成为海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的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17.
港口化学品废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难于处理等特点,文中采用"隔油+Fenton氧化+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对港口化学品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系统出水稳定、水质良好,满足城市生活杂用水质标准的要求,活性污泥对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物质的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立新 《船电技术》2009,29(6):37-40
机舱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和油分浓度监视器是国际防污公约规定之一,综合本人在船工作经历,设计一套实用性较强、准确性较高的带反冲洗的真空式油水分离器,它采用双电极自动排油控制、激光油分浓度监视器,满足油水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超滤原理、超滤技术的特点、超滤技术新工艺等详尽的阐述,着重介绍了超滤技术在印染废水、回用生活污水、含油废水等方面的应用实例。论述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制的成果,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