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3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29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目前中国道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伤亡人数超过20万人,人是交通事故的主导因素,需政府、社会共同参与提升道路安全意识。目前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可用三个特征来形容交通事故总量巨大、死亡率高、恶性事故多发。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君介绍  相似文献   

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严峻形势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将依然严峻的现实,在深入分析其基本原因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与改进道路交通安全宏观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中指出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第八大死因,而且是15至29岁年轻人的主要死因。如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道路交通伤害将上升为全球第五大死因。2010年,各国政府宣布道路安全十年行动,目标是稳定并随后降低道路交通死亡不断增加的趋势,挽救约500万生命。我国在道路安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道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每年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伤亡人数超过20万人。"交通安全研究信息共享平台微信群"的专家学者们聚焦交通事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得益于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逐年改善。然而,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道路交通安全建设工作任重道远。现今,科学技术的进步已将道路交通安全引入主动防控的新领域,社会各界围绕主动安全,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多年来全社会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得到了有效好转,虽然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逐年递减,但依然是除疾病以外造成公众死亡的最大因素。在所有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类别中,当事人或责任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  相似文献   

6.
对于驾驶者来说,约90%的道路交通信息主要通过眼睛来获得。因此,好的可见度是交通安全的关键。夜间驾车的时候,即使路上的交通状况比较好,但是发生事故的概率依然很高。在夜间、黄昏或黎明发生的交通事故,后果尤为严重。在德国,夜间的交通流量仅占全天总交通流量的27%,但是约40%的致命交通事故发生在夜间。由于照明技术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重要性,照明系统,  相似文献   

7.
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全国交警部门正在加紧建设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来说,即将到来的2015年春运是一次集中挑战和实战考验,也是"边建边用边完善"的契机。从未来更长时期来看,能否实现从"管理"到"治理",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将是盘活交通安全防控全局的关键一子。车祸猛于虎,安全大于天。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力度,成效有目共睹,事故数量稳中有降,但道路安全隐患依然大量存在,汽车社会加速到来导致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新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管理活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治化,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机制是核心:良好的立法是前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关键;推进全民守法,提升道路交通文明,发挥社会自治功能是根基。此外,还需保持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化管理各要素的协同性关系,以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0.
重视道德成本在道路交通行为选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将人们参与道路交通的行为纳入到法律管理范围。法律是社会公共道德规则的最低界限,人们能否自觉地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按道路交通法规的要求规范参与道路交通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道路交通道德水准的高低。本文探讨道路交通道德行为的付出与收益。研究道路交通行为形成的内在因素,这对于提高社会的道路交通道德水平,规范人们的参与道路交通的行为。形成和谐的道路交通秩序会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趋向好转,交通事故各项指数大幅下降,死亡人数比上年减少9283人,下降9.4%.但是,必须承认,局势依然严峻,每天还有244人的生命葬送于交通事故.特别是几个与人民群众出行密切相关的交通行为或领域,俨然成为2006年的事故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安全》2013,(1):98-105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9889550辆。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120892032辆,摩托车102170901辆,挂车1766770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5034947辆,其他机动车24900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为261223379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00280277人。随着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迅猛增长,由于人、车、路、环境等道路交通系统的要素不完善、不协调,安全出行知识缺乏,法制观念不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依然多发。为警示交通参与者、道路运输从业者自觉守法,共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我们请公安部交管局从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选择涉及安全护栏、客车安全带、货运车辆肇事、小客车肇事、起火燃烧导致重特大事故等典型事故案例,逐案剖析事故教训,以警示社会,引起关注,希望道路交通参与者、道路运输从业者能够以此为鉴,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依法、文明、安全行车,自觉履行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3.
<正>酒后驾驶作为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其社会危害性较大,一直是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的重点。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各地加大对酒驾整治查处力度,"酒驾"致人伤亡数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但在农村地区,很多群众交通意识仍然淡薄,特别对"酒驾"危害性认识不足,农村酒驾之风依然盛行,酒驾违法屡禁不止,涉酒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治理农村酒驾违法依然是广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当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新途径。首先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文化的内涵,论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最后从战略、建设主体、建设渠道以及评价4个角度论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制约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关键因素是教育。利用大学教育的特性、优势和资源,在大学中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的素质教育体系,以此为核心构建全社会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系统,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发展建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车辆安全技术和多种车辆混行与道路交通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车辆安全技术和多种混行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中国机动化一开始就走了一条车辆技术水平低,质量低,安全性能差,构成复杂,多种车辆混行,非机动车与行人干扰严重等低水平道路着手,以大量数据和有关资料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较深入地剖析了车辆产品在安全技术上的严重缺陷和以“机车混行,人机混行”为特点的混合交通是导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测量是保证道路交通标线可视性、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为验证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测量逆反射亮度系数的可靠性,对比手持式逆反射标线测量仪与车载式标线测量仪的适用性,使用便携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与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分别进行试验,采集某道路的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对比测量试验数据发现,两设备各测点的数据基本吻合,车载式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测量仪在稳定性和测量精度方面都已达到试验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受人、车辆、道路等多因素制约的综合系统。选取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并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的不足,基于物元分析方法和可拓法原理,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源头之一,如何在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预防车辆事故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成都市公安局机动车安全检测中心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监督、制约理念融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过程中,严格把牢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关。  相似文献   

20.
王淼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143-145,160,32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模糊数学和层析分析有机结合,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