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付二全 《公路交通科技》2015,(3):115-117,129
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填方工程中常见斜坡软弱路基失稳变形。由于斜坡软弱路基的特殊地层结构,在其上部填筑较厚的路基填料时常常引起路堤坡体下部软弱土层剪应变过大而导致路堤变形和破坏。本文采用地质分析、刚体极限平衡计算、有限差分数值分析等方法,对填方荷载作用下斜坡软弱路基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固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路基原地面及软弱地基处理,直接影响路基乃至路面工程质量,进而影响公路运营安全。良好的处置方案对于发挥公路优质安全运营功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就白音华至霍林郭勒一级公路工程,对软弱地基采用冲击压实工艺改善路基性能的工程实践,以及其效果进行工程评价,与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3.
在新建和增建铁路线路中,路基修筑难免会遇到软弱地基。对软弱土层中用振动沉管碎石桩进行置换、加固。本文根据罱昆线修建软土路基的工程实践,提出地设计和计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冲击压实机理及冲击压实机的应用类型,根据工程实例的应用效果,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路基综合处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文中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S362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了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该文介绍广州番禺区 S362 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软基处治工程,对软弱地基压密灌浆处治工程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压密灌浆在处理软弱土地基或路基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冲击产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世基 《公路》1999,(7):1-5
分析冲击压实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矸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的  相似文献   

9.
冲击压实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分析冲击压实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汉平原软弱土层路基,且地下水位丰富的特点,在充分考虑施工周期的前提下采用先进专利技术高真空击密法处理.以黄冈大道路基处理为依托,采用井点降水后换填、水泥搅拌桩、高真空击密法对比分析后选择高真空击密法.并对此法处理后路基相关指标进行实测,实测数据结果和处理后管槽开挖情况均达到预期的目的,既控制了工程周期又节约工程投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胶新铁路路基实测沉降与地基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软弱土路基沉降及预测的研究概况,并对胶新铁路试验段路基的实测沉降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路基沉降与地基变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分析、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工程应用等手段,形成软弱地基就地加固、弃土改良处理后作为道路路基或场地填料的成套设计、施工技术,解决城建项目中高含水量工程弃土难以利用、资源化推广困难的技术瓶颈,实现工程弃土就地综合利用、单个或多个项目土方平衡"零废弃",同时结合宁波西洪大桥试验段实施验证和跟踪观测情况,提出软土地区就地加固软弱地基及废弃淤泥质土(泥浆)固化后用于路基填料的技术和成套工艺,对软土地区弃土资源化利用、实现土方平衡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花管注浆技术在加固既有铁路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裕铭 《路基工程》2012,(1):130-134
在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采用花管注浆技术加固既有铁路路基,能有效治理地基软弱沉陷、路堤填方沉降开裂变形、路基基床翻浆冒泥等路基病害。介绍了花管注浆技术、注浆加固路基的机理和钢花管注浆的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铁路提速改造工程中采用钢花管注浆技术加固既有铁路软土路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冲击压实机理,结合工程实例,表明冲击压实技术具有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及加固软弱地基的作用。采用冲击压实技术,加速了岩土工程压实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路基质量隐患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如有效地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保证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对碾压成型路基的路床、路堤进行检验性追加冲碾遍数,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强度与均匀性;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或软弱地基进行冲击碾压的填前处理,使地基满足承载力与稳定的要求;可加快施工进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等等。  相似文献   

15.
王海俐 《公路》2001,(5):57-59
介绍土工布在西(安)潼(关)公路软弱路基治理中的应用情况、作用机理及其特点,阐述其治理同类公路路基病害有着工艺简捷可行、工程效果显著和节省工程造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某高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试验研究。首先,指出在施工处理淤泥及软土质路基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各种软弱路基特性、各项路基指标,处理和制订方案时要经过比较技术经济等综合影响。接着,阐述了在施工质量控制中要加强管理并制定措施,发现随时出现的问题,使方案得到修正,这样工程质量才能符合规范设计标准的要求。有丰富含水量的淤泥和软土具有低抗剪强度、低承载力的力学特性,修筑路堤时可能产生较大沉降。处理软弱地基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软弱地基的强度,确保地基稳定;使软弱地基的压缩性降低,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谢经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23-224,232,330,331
该文论述了通过理论研究与室内动三轴试验,揭示了行车荷载作用下软弱黄土路基残余变形规律,建立了路基残余变形的计算理论与预估方法。该预估方法在实体工程中得到了验证,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路网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合水路工程为例,结合路网工程的一般特点,探讨了在路基含水量大、基层松散、结构层厚度不均匀等多种特殊条件下应用冲击压实技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结论认为,对于路基、基层软弱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采用较低的冲压遍致(<10遍),并增加防止路基变形的控制点;适当情况下,应将破碎层作为垫层使用;进行针对性设计,适当增大加铺路面结构总厚度.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某高速公路穿越湖区段路基结构设计及盐渍化软弱土地基处治方案进行介绍,湖区路基设计确定路基分上、下两部分填筑:下部路基在水中直接填筑,上部路基采用常规工艺填筑。重点阐述湖区路基稳定验算、工后沉降验算方法及筑路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确定、试验段设计。强调特殊路基设计应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重视施工便利性和工程经济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行车荷载作用下软弱黄土路基的竖向应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弹性体系理论和BISAR程序,计算分析了行车荷载下软弱黄土路基顶面和路基土中的竖向应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其分布特征,为软弱黄土地基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