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效仿《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的嵌岩桩计算模式,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中的嵌岩桩计算公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的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改进公式中将覆盖土层的摩阻力作为单桩承载力的一部分。并在计算嵌固力和端阻力时。采用了与规范相异的修正系数,分析中考虑了桩的长细比、桩底岩土的影响,即给出了桩的嵌固力和端阻力随嵌岩深度变化而需要的修正。因而该修正式比《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提供的嵌岩桩计算公式更为合理、经济,同时可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跨度桥梁工程的建设和上部结构荷载的增大,在一些地区已出现嵌岩深度超过5倍桩径的深长嵌岩桩基.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根据青岛海湾大桥两根桩基的静载荷测试报告,对大直径深长嵌岩桩的桩侧阻力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桩顶等效荷载位移曲线分析,桩周岩层侧阻力大小、桩周岩层侧阻力与位移关系、桩侧与桩端阻力分担比等.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大直径深长嵌岩桩的桩顶的Q-S曲线主要是缓变型为主;从桩侧岩层摩阻力来看,勘探报告所提供的岩层极限侧阻力数值偏小;从桩侧、桩端阻力分布来看,在软岩地区嵌岩深度大小对承载力影响较大,嵌岩比越大,桩端分担的阻力越小. 相似文献
3.
4.
5.
深入分析了岩溶区嵌岩桩的承载机理及变形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桩端下伏溶洞情况,结合岩石统计损伤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岩溶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并采用修正的Mohr—Coulomb强度理论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可全面考虑岩层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我国许多设计单位对嵌岩桩的设计偏于安全,使得设计嵌岩值过深,大大增加了桩基施工的难度和工程造价。对嵌岩桩的理论特性及其设计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肇庆大桥主桥设计情况,介绍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设计的方法及经验.包括嵌岩桩基设计,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和嵌岩深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10.
在综合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现行各行业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产生差异的缘由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指出,规范经验公式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嵌岩桩承载力具有计算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但也存在对影响因素控制性差的局限,计算结果往往偏保守;理论计算通常较规范经验值更接近于现场实测值,但其参数繁多、计算复杂而不便于应用。建议嵌岩桩设计应在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注重地区经验的积累并建立健全地方标准。通过对嵌岩深度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嵌岩桩设计中可按侧阻或端阻占嵌岩段总荷载约40%~60%的比例来确定最佳嵌岩深度,并通过引入分项发挥系数实现了最佳嵌岩深度下的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讨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对试验结果与复合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修正公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王春生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9,(5):30-32
近年来,大型土木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基础工程中的桩基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正确地、科学地评价单桩、群桩的承载力,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是安全与经济地发挥桩的功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从工程实例出发,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分别应用规范法、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法拟合分析了三种方法确定桩基的承载力.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由于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未进行泥浆护壁而增加了桩及桩周土的摩阻力,使得静载试验法和高应变法检测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远大于根据规范法得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同时,由于高应变法拟合分析中所采用的土体参数无法用试验得到,而只是凭经验估计,加之其检测中加荷时间短等因素,使得最终得出的承载力值与静载试验法得出的承载力值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椒江二桥索塔基础采用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最长桩长达到139m,为国内桥梁工程中之最,目前试桩工程已经取得成功。现以南索塔基础为例,通过对其基础形式的比选,详细分析桩基础与沉井基础对于此工程的适宜性,并通过结合现行规范计算及桩土岩共同作用机理分析,探讨当前桥梁设计中钻孔灌注嵌岩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本工程基础在承载力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定性分析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并结合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在东莞市东部快速路桥头软基加固中的应用,通过现场试验观测资料,对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荷载分担、沉降以及路堤稳定性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18.
《JSAE Review》1997,18(3):263-269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improve engine bearing durability, we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predicting the durability of actual engine bearings by means of 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computat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ethod of predicting the amount of actual engine bearing wear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numerical analysis (EHL analysis)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pressure dependence of lubricant viscosity an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bearing housing. The wear shape predicted by this method serves as input data for the EHL analysis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variations in bearing performance caused by wear are substantial. Analyses that incorporate wear shape data make it possible to examine durability under conditions that more closely approximate actu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风积砂地区树根桩单桩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成桩材料及成桩过程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先填石子后压力注浆所成的树根桩单桩承载力最高;风积砂地区,当桩长超过4.5m后,再增加桩长,并不能提高单桩承载力,而增大桩径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