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本长崎高速公路二期工事施工用临时栈桥的一部分为采用杜拉纤维(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修建的预应力混凝土桥,结构立面示意如图1所示,桥长15.9m,跨径14.0m。该桥结构形式为简支梁桥,施工方法为固定支架法。主梁没有使用PC钢材和钢筋,采用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准强度80 MPa的高强度纤维增强混凝土,混凝土中掺入短杜拉纤维,以提高抗剪强度,不需要像普通混凝土一样配置抗剪加固钢筋。为抵抗弯矩和轴向拉力导致的拉应  相似文献   

2.
南沙大桥引桥全长 1392m ,上部结构采用 30m、45m、5 0m跨预应力混凝土T梁。介绍了T梁构造、预应力体系及钢束布设、主梁内力分析、弯桥和横坡处理。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 ,座板式桥台 ,钻孔灌柱桩基础。简要介绍了引桥主要材料数量及主要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宣城市凤凰桥上部结构采用双提篮梁拱组合结构.主梁采用单箱7室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采用纵、横向双向预应力体系,箱梁宽35 m,两侧设混凝土挑梁,横断面宽度为50 m;拱肋为正拱圈和斜拱圈通过横撑共同组成的钢管混凝土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群桩基础.结构计算分析表明该桥拱肋、吊杆、横撑、箱梁等主要构件受力及桥梁刚度、整体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大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方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4.
宣城市宛溪河矮塔斜拉桥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学著  孙凤佳 《世界桥梁》2012,(1):11-13,27
宣城宛溪河大桥为单塔单索面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单箱三室大悬臂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箱梁宽25.5m;桥塔采用实心矩形截面,高23.5m;斜拉索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拉索体系,每根拉索由27根s15.2mm环氧喷漆钢绞线组成。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重力式桥台、群桩基础。介绍该桥设计特点并进行各阶段内力计算分析,计算主要内容以成桥状态及运营状态为主,考虑恒载、徐变、温度、活载、强迫位移等的影响。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刚 《中国电动车》2008,(10):39-40
在大跨度的结构物及高层建筑中,桥梁工程、海洋工程、混凝土制品中,采用高强混凝土可以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例如,以抗压强度为60-80MPa的混凝土取代强度为30-40MPa混凝土生产构件,可以大大减少混凝土及钢筋用量.  相似文献   

6.
丹江口水库特大桥采用跨径布置为45.8 m+(106.2+760+106.2) m+45.8 m的双塔部分地锚式混合梁斜拉桥,梁塔分离、梁台固结。主梁采用混合梁,宽31.6 m,主跨创新地采用分离式双钢箱+正交异性钢-UHPC组合桥面结构轻型组合梁,并在跨中采用具有阻尼锁定功能的无轴力连接装置;边跨采用预应力普通混凝土边主梁;钢-混结合面设置在主梁主跨距桥塔20 m处。桥塔采用下塔柱内收的H形塔,桥塔基础采用整体式承台+大直径群桩基础。桥台创新地采用重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岩锚组合式地锚桥台。斜拉索采用标准抗拉强度为1 860 MPa的?7 mm平行钢丝索,桥塔每侧设24对斜拉索,边跨斜拉索12对锚固于梁上、12对锚固于地锚桥台上,在桥塔处设竖直0号斜拉索作为竖向支承。  相似文献   

7.
笔架河大桥位于清远市旧城松岗,桥梁上部结构采用7?6m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明挖基础U型桥台,全桥长128.38m.通过笔架河大桥在施工中出现桥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从设计、施工等角度出发,介绍处理桥台沉降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水平对拉锚索施工方法在桥台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程概况 泗河桥位于鹤壁市春雷路南段,纵跨泗河,全长208.5m,属鹤壁市环城交通要道。 该桥由南小桥、高填路堤和北中桥组成。其中小桥长16.9m、宽18.0m、桥高17.0m。两桥台外由素混凝土、内填片石混凝土筑成,未加结构钢筋。桥台外侧直立,内侧侧墙坡度为3:1,胸墙为4:1。台内充填杂填上。桥台基础为1.0m厚现浇素混凝土,呈阶梯状座落于第三系砾岩和中—低压缩性黏性土层上,承载力达到300~500kPa。 高填路堤长93.2 m、宽18.0m、高16.0~  相似文献   

9.
龙江大桥主桥为主跨1 196m的双塔单跨简支钢箱加劲梁悬索桥,大桥主缆分跨布置为320m+1 196m+320m。加劲梁采用流线型扁平钢箱结构,桥面宽33.5m;两岸桥塔采用门形混凝土结构,塔底设钻孔灌注桩基础;保山岸桥塔总高169.688m,腾冲岸桥塔总高129.703m;两岸采用重力式锚碇和扩大基础;主缆采用强度1 770MPa、5.25mm的镀锌平行钢丝索股;吊索采用强度1 670MPa、52mm的钢芯钢丝绳。采用ANSYS计算软件,对主桥结构进行了总体静力计算,结果表明桥梁各主要构件的最不利内力及位移均满足规范要求,为该桥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某桥台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回填为工程实例,采用"m法"及沉降系数法计算分析桥台桩基的受力情况和桥台路基的固结沉降量,并与采用普通碎石回填该桥桥台的工况进行对比,得到采用轻质泡沫混凝土回填该桥台背,能缩小对桥台的危害和减少桥台路基的固结沉降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茂林桥是武汉市蔡甸区莲花湖茂林路上跨越莲花湖的一座景观桥。茂林桥为九孔连续两铰拱桥,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拱桥主跨净跨径18m,其余边孔呈2m递减趋势,桥梁全长150m。桥梁下部结构为桩基础,桥台为U型桥台,钻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12.
<正>塔米纳峡谷桥(Tamina Gorge Bridge)位于瑞士圣加伦地区,是塔米纳峡谷两岸的法弗斯村与瓦伦斯村路网的一个控制性工程。该桥为一座非对称混凝土拱桥,全长417m,主跨长265m,桥墩高35m。拱肋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采用扣塔和扣索辅助施工。桥台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法弗斯侧的桥台基础混凝土用量约1 900m3,瓦伦斯侧的桥台基础混凝土用量约1 100m3。基础分2次浇筑,法弗斯侧基础的第2次浇筑用时2d。桥台处的倾斜拱上立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黏结性能,充分发挥高强钢筋的强度特性,选用直径0.2 mm的镀铜微钢丝钢纤维制备一种纤维体积掺量高达6%,工作性和强度兼备的高体积率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研究其与高强钢筋的黏结性能。参考已有的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试验规程相关建议,设计了高强钢筋-混凝土中心拉拔试验,分别研究高强钢筋与高体积率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对比组的黏结破坏过程,获得其典型破坏模式、加载端荷载位移曲线和极限黏结强度,进而得到加载端荷载-位移关系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筋-高体积率微钢丝钢纤维混凝土拉拔试件破坏模式由普通混凝土对比组的混凝土劈拉破坏转变为高强钢筋的受拉屈服破坏,黏结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对比组试件提高125.5%以上,充分发挥了高强钢筋的强度特性,黏结性能显著改善,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某市快速路上跨京杭运河桥上部结构采用85 m+100 m+70 m+65 m不等跨变高钢结构连续梁,单箱双室布置;下部结构采用板式主墩,扶壁式桥台。在保证桥梁使用功能及节约资源的同时,兼顾了桥梁的景观和谐。针对全桥非对称的施工方法,分别计算了各个施工阶段及成桥阶段的截面有效宽度,所得到的截面强度满足规范要求。最后介绍了该不等跨结构的预拱度设置,以期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汕头海湾大桥北引道工程地处冲积平原 ,地表以下 2~ 18.5m基本为流塑淤泥或厚淤泥层夹层。桥梁下部结构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 ,先在桥台软土地基进行砂桩结合堆载预压处理 ,减少了由于软基沉降对桥台桩基产生的负摩擦力 ,达到消减负摩擦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舟岱大桥70m跨非通航孔桥长12.32k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为预制空心薄壁墩、现浇承台、钢管桩基础。预制墩采用C45海工混凝土,高11.29~49.67m,根据桥面高程不同,墩身分为4类整体或分节预制,共694个节段。墩身预制施工中,墩身外模采用液压自动开合模板;墩身标准截面的水平钢筋网片采用机器人焊接;墩身钢筋骨架采用水平匹配绑扎和竖转翻身吊装对接技术;分节墩身交接面采用高精度专用模板匹配压模施工技术。墩身与承台连接时,墩身与承台之间采用橡胶防水带+环氧砂浆封闭的止水方案;墩身内腔混凝土分2层浇筑,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墩身节段间采用自锁式预应力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7.
500MPa级钢筋是我国冶金行业研究开发的新型高强热轧带肋钢筋,本文通过12根采用500MPa级钢筋作为受力钢筋的混凝土轴心和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试验,分析了这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柱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500MPa级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取值的建议,为将500MPa级钢筋列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在路面基层排水设施中的应用,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方法,按照推荐的级配可以得到强度30 MPa,透水系数为8.5 mm/s的透水性混凝土。提出了透水性混凝土用做盲沟的施工工艺及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上信越高速公路的信浓町至上越间路线长37.5 km,1999年暂定2车道投入使用。太田切川桥(Ⅰ期线)位于该路线上的妙高高原和中乡间,桥位临近妙高山,为主跨147 m的上承式钢拱桥,是该路线上代表性桥梁之一。为缓解交通堵塞,以及确保冬季顺畅通过豪雪地带,从2012年开始进行4车道扩宽工程(Ⅱ期线)。为和Ⅰ期线景观协调一致,Ⅱ期线也采用上承式钢拱桥,桥长259 m,跨径布置为(55+167+35)m。结构形式为洛兹式刚性拱梁桥,下部结构桥台为扩大基础的倒T式桥台,拱脚为桩基础(直径3 m,两侧分别布置8根和6根桩)。拱脚处桥墩为高25.8 m的混凝土壁式桥墩。  相似文献   

20.
港珠澳大桥承台墩身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熙冬 《桥梁建设》2014,(2):107-111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浅埋式预制墩台结构,墩高19.143~42.974m,承台尺寸为15.6m×11.4m×4.5m;预制承台及其底节墩身最高18.5m,最重2 370t;墩身采用矩形空心墩结构;承台及墩身分别采用C45、C50混凝土。该桥承台、墩身采用整体预制施工,在自动化钢筋加工车间利用数控钢筋弯曲机加工钢筋,经验收合格后运输至场内指定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安装,承台钢筋绑扎后整体横移至预制台座上,墩身钢筋通过龙门吊机整体吊装插入承台钢筋,安装模板,进行承台、墩身的一次性整体浇筑,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将承台、墩身横移至存放台座完成预制。目前,已完成32个桥墩的承台、墩身的工厂化预制施工,施工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