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黄河贯孟堤堤顶道路PCI和RDI的检测评价结果,分析了进行维修养护的必要性和采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的基本方案。分析了旧路铣刨料的级配特性,提出了通过增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来改善旧路铣刨料级配组成的方法,进行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依托新乡市贯孟堤防汛路维修改造工程的试验段施工,总结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效果。同时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等厚度新铺水泥石灰碎石灰土基层相比,可节约工程造价约4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水泥冷再生稳定碎石的强度特征,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新集料掺量和基面层铣刨料比例对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面层铣刨料比例和新集料掺量对水泥冷再生稳定碎石力学特性影响明显。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相比:当基面层铣刨料比例为0:1时,抗压强度比为0.15~0.61,劈裂强度比为0.32~0.62;当基面层铣刨料比例为1:1时,抗压强度比为0.24~0.66,劈裂强度比为0.40~0.66;当基面层铣刨料比例为7:3时,抗压强度比为0.21~0.71,劈裂强度比为0.42~0.71。与未掺加新集料的水泥冷再生稳定碎石相比,当新集料掺量为20%时,抗压强度比值为1.10~1.82,劈裂强度比为1.06~1.16;当新集料掺量为40%时,抗压强度比为1.12~2.40,劈裂强度比为1.12~1.45。  相似文献   

3.
针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研究纯铣刨料和掺加新料2组级配的配合比设计,对比分析2组级配的性能,并分析不同养生方式、水泥用量和泡沫沥青掺量下混合料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补充部分新料可改善铣刨料级配,从而提升混合料性能,尤其是水稳定性有较大提升,经冻融试验测得的强度比增加9.3%;不同养生方式会对混合料中水分...  相似文献   

4.
周晨洁  潘琛明 《上海公路》2015,(2):55-58,9,10
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性能是对其进行再生利用的关键。以上海地区早期用二灰碎石(简称三渣)基层回收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该类回收料的组成特征、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分析了回收工艺对该类回收料性能的影响,并将三渣回收料的性能与天然石灰岩集料的性能进行比较。基于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要求,分析了三渣基层回收料在道路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渣基层回收料具有一定的级配组成,密度较低、吸水率较大、压碎值和磨耗值较大,经反击式破碎处理后,其整体性能显著提高,可替代天然集料用于配制道路基层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水泥稳定碎石铣刨料用于道路底基层的可行性,进行了吸水率、表观密度、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试验,评价了再生集料的物理及力学指标;进行了SEM微观图像和EDS成分检测,分析了微观形态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铣刨粗集料吸水率为3.2%,表观密度为2.673 g/cm~3,压碎值为32.9%,针片状含量为7%,满足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的底基层粗集料主要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评价旧路面铣刨料材料性能,针对铣刨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水泥用量、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等参数。并在G312线鸡儿嘴至清水驿维修改造工程中进行了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底基层工程实践,总结了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具有施工进度快,节约建筑材料、保护环境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广泛的应用到二、三级公路的底基层、基层,本文重点从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准备工作、铺撒碎石,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拌和、整形和碾压、养生等环节对冷再生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并指出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浅谈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国 《公路》2011,(12):41-43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和机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泥、水和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并形成混合料,最后碾压成型,使之能够满足一定路用性能的一套工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旧路改造升级和公路大修工程.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京台高速公路山东德州段路面维修工程,研究了采用二灰碎石铣刨料做路面刚性基层材料的问题。室内试验研究了二灰碎石再生集料的物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二灰碎石再生集料基本满足高速公路基层骨料的质量标准。以二灰碎石再生集料作为骨料,进行水泥混凝土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并试验研究了二灰碎石再生集料刚性基层材料的力学特性、疲劳特性、收缩特性和材料耐久性。研究认为,二灰碎石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良好,可以做沥青路面基层。试验路段经3年的运营,路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水泥厂拌冷再生技术可100%利用原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节省石料,保护自然资源,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针对江都至六合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中产生的二灰碎石铣刨料,首先,基于两种成型方式确定不同水泥含量2. 0%、2. 5%、3. 0%和3. 5%的冷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其次,制备水泥冷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试件,开展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评价,确定满足性能需求的低剂量水泥含量为2%,以降低基层干缩开裂;最后,开展试验段铺筑,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检测,其材料组成和强度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压实度评价满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水泥冷再生二灰碎石底基层的工程铺筑效果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为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技术简介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对沥青路面进行冷铣刨、破碎和筛分,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和水,经过常温拌合、常温摊铺,常温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可以经济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路面病害处理。技术特点首次在国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作用于沥青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基于旧料利用、经济环保、工期短等优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广泛应用于道路维修改造,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本文通过阐述技术原理、施工工序及质量控制,结合G210线镇巴潘家河至渔渡段路面基层实体工程,研究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的骨料摊铺、铣刨料拌合、碾压、养生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范建华  谢娟  伍石生 《公路》2007,(11):206-209
以西宝高速公路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用水泥作稳定剂再生旧二灰砂砾、旧水泥砂砾和旧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和路用性能,提出利用工厂冷再生技术,在路面废料中添加水泥和新集料作为高速公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为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废料的再生利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以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和回收水泥稳定碎石层材料(RAC)为主要集料,选取适宜级配的碎石作为新集料,设计出级配接近规范规定级配范围中值的泡沫沥青、乳化沥青和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并确定了各冷再生混合料的适宜配比。RAP与RAC占冷再生混合料的80%。在得到各冷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泡沫沥青、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将道路改扩建产生的铣刨料进行再生利用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文中针对铣刨料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研究,分别选用掺量为0%~40%不等的铣刨料进行碎石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根据碎石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弯拉强度、劈裂强度、干缩应变等指标,探究掺铣刨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废弃路面材料回收再生利用技术开始引起广泛关注,笔者结合某国省干线改造工程,通过对旧路面铣刨料的级配和砂当量研究,并结合铣刨料情况,最大限度的利用后用新料补充粗集料,并在室内试验后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其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旧料后的厂拌再生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受回收旧料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上海公路》2015,(1):74
<正>技术简介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对沥青路面进行冷铣刨、破碎和筛分,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和水,经过常温拌合、常温摊铺、常温碾压等工序,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可以经济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路面病害处理。技术特点首次在国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作用于沥青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原路面具备足够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对沥青面层的裂缝、车辙、坑洞等病害,采用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处理方案是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等级公路中,绝大部分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随着公路大修工程逐渐增加,半刚性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推广应用日益增多。然而,水泥掺量、新集料掺量、再生深度、原基层类型和再生设备等因素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工程应用效果均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创造性地在原有控制指标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弯沉和横向均匀性指标来控制再生基层的施工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上述五项因素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和横向均匀性指标的影响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压实度指标影响显著的主要是水泥掺量,对于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影响显著的是水泥掺量和新集料掺量,对于弯沉指标影响显著的是水泥掺量,对于横向均匀性指标影响显著的是水泥掺量、新集料掺量和原基层类型。  相似文献   

19.
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应用了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程序,包括原材料选择、级配设计和性能评价.专用于就地冷再生的改性乳化沥青采用了复配技术和改性剂SBR胶乳,新集料用于调整RAP级配,基于不同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的性能试验,确定了最佳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同时,对通车1a后的再生路面进行了跟踪观测,推荐了用作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实践表明就地冷再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水泥稳定砾石基层中的使用性能,对水泥稳定砾石基层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的摊铺,各项室内试验指标和现场技术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为水泥稳定砾石基层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