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毕都(毕节—都格)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中跨合龙时,根据合龙前中跨钢桁梁安装误差情况,对主桥中跨合龙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合龙口误差调整措施并进行调整措施影响敏感性分析,确定中跨合龙方案为压重调整、主梁顶推及临时锁定、局部调索、多点配切合龙,按照该合龙方案调整合龙口状态,使合龙后中轴线偏差小于2cm、中跨合龙段线形偏差小于3cm,顺利实现了中跨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2.
嘉绍大桥主航道桥是世界上首座六塔、双幅、空间四索面斜拉桥,全桥共有7个合龙口,合龙方案复杂.针对传统温度合龙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基于几何控制法理论,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合龙工艺——几何合龙;其次介绍了合龙口姿态调整的计算方法及主航道桥选择几何合龙的原因;最后介绍了几何合龙工艺在嘉绍大桥实施时的操作要点.几何合龙技术可消除合龙时的温度附加效应,保证既定的合龙时间.实测数据表明采用几何合龙方式的嘉绍大桥主航道桥合龙后主梁线形平顺,误差较小,施工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梁采用悬臂拼装施工,中跨合龙方案采用配切-顶推合龙技术:在合龙前对合龙口进行观测,并拟合出合龙口宽度~温度曲线,根据预测的合龙口宽度对合龙段下料,同时在塔梁临时锚固上对单侧主梁顶推和回移一较小位移.实践证明,该桥采用的配切-顶推合龙技术既能确保合龙段顺利吊入合龙口,又能达到理想的焊缝宽度,提高了合龙的可靠性,降低了结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方案与关键技术,以主跨926 m的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进行研究。综合考虑该桥结构受力与构造特点,通过温度、顶推力及结构局部承载力的分析,确定该桥采用加载合龙方案。合龙过程中实施了合龙口线形调整、塔梁临时约束解除与顶推、劲性骨架设置等关键技术,使该桥中跨合龙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合龙过程十分顺利,实现了高精度合龙。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5)
以某大跨度斜拉桥桥塔施工为依托,对大跨度斜拉桥索塔施工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横梁分层浇筑在成本、结构受力方面优于中间设置后浇带的方法,通过设置主动横撑和中塔柱预拱度,能够有效地优化倾斜索塔内力,中塔柱合龙应对合龙口温度、线形进行连续观测,从而确定合龙时机。研究成果对同类桥梁索塔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兰博  邱峰  黄勇 《桥梁建设》2023,(S2):163-168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跨径布置(127.5+131+988+131+127.5) m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结合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结构特点,提出主梁跨中合龙和交叉区合龙2种方案。对于跨中合龙方案,无法实现直接跨中合龙,可采取合龙口两侧主梁压重或设置临时吊索施工措施进行合龙口调整实现跨中合龙,当采用压重措施时,全桥需压重2 450 t;当采用设置临时吊索措施时,全桥共需设置临时吊索44根。对于交叉区合龙方案,提出采用插值计算方法寻找主梁最优合龙口,该桥最优合龙口位于从桥塔往中跨方向第3根吊索之下,在交叉区最优合龙口合龙主梁不需要采用其它措施,合龙口两侧主梁线形可自动匹配。从结构受力、施工便捷性、工期等方面对2种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主梁合龙口设置于交叉区时主梁受力较小,无需压重或设置临时吊索,且由于斜拉段和悬吊段主梁可以同步吊装,节约工期,因此该桥主梁采用交叉区合龙方案。大桥主梁推荐施工方案为先边跨钢梁顶推施工,再主跨钢梁单悬臂架设及缆载吊机吊装,最后在交叉区合龙。  相似文献   

7.
河口黄河大桥为兰州(新城)至永靖沿黄河快速通道的重难点控制工程,主桥采用主跨360m的结合梁斜拉桥。为解决大桥钢梁合龙状态在气温变化时较为敏感的问题,文中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在低温状态下合龙时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温度效应及系统误差,计算出合龙口顶板间隙应缩减10mm,采用索力适当调整保证无应力长度不变的自然低温合龙方案,代替传统顶推强制合龙方案。大桥的顺利合龙证明了该理论及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李旭 《公路》2024,(1):157-162
为了缩短叠合梁斜拉桥主梁安装施工周期,出现了一种多节段间湿接缝同时浇筑的多节段一循环的叠合梁安装工艺。这种新工艺会导致接缝处主梁在叠合前后的索力施加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为了解决这种新工艺下主梁的线形控制难题,本研究以主跨450 m的广西平南相思洲大桥为依托,利用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与现场跟踪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叠合梁斜拉桥在采用3节段一循环安装工艺下的线形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湿接缝浇筑前受到刚度突变的影响,已叠合的节段刚度会出现变化,线形控制计算时应在湿接缝浇筑前对该循环范围内节段的抗弯刚度进行折减。本研究给出了多节段一循环施工的拉索合理张拉力优化原则。采用这一方法对相思洲大桥进行了线形控制,在合龙时主梁的最大高程误差为38 mm,合龙口相对误差为3 mm,线形整体平顺,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桥梁建设》2021,51(4)
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为(96+164+436+164+96+60) m中承式钢桁拱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主梁采用N形三主桁钢桁梁结构。主桥采用斜拉扣挂法、拱梁同步架设;中跨合龙时,拱肋与主梁分别采用"多点同步合龙"与"节点拼装合龙"法进行先拱后梁施工,以提高大桥的合龙效率。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该桥采用26号、29号墩顶、落梁为主,竖向、横向、纵向顶拉为辅的合龙措施调整拱肋合龙口空间姿态。该桥中跨合龙施工中,在边跨采用抗倾覆压重设计,以控制大桥悬臂施工阶段由自重产生的倾覆力矩;在26号、29号墩顶支座处布置顶、落梁及纵移装置,以消除合龙口高差与转角位移,实现精准对位;在拱肋与主梁合龙口设置微调装置,以实现钢梁合龙口间距微调;在27号主墩设置顶推装置,使结构整体纵移0.085 m,实现上、下拱肋同步合龙;主梁合龙节点杆件拼装后,利用吊杆与顶拉装置调节高差与合龙口间距,实现大桥无应力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10.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采用混合梁结构。其中,边跨主梁采用钢箱结合梁;中跨主梁采用整体式钢箱梁,钢梁宽48m、高4.5m。中跨钢箱梁共59个节段,其中合龙段长11.4m,重约305t,节段间采用栓焊组合连接。大桥先施工边跨钢箱结合梁,再施工中跨钢箱梁,最后采用顶推辅助合龙方案施工中跨合龙段。合龙段在工厂精确匹配制造后运至桥位处,将合龙口一侧主梁往边跨侧顶推15cm,利用2台500t桥面吊机抬吊合龙段嵌入合龙口;完成合龙段与一侧钢梁的栓焊连接后,再将钢梁往跨中顶推复位;利用预设的三向偏差调整装置调整合龙口偏差并锁定,先栓后焊完成合龙,解除临时锁定,实现大桥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11.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为主跨1 092 m的双塔五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整节段三桁结构,多点主动对接合龙"的工程。它采用"先中跨、后边跨"的合龙顺序,利用边墩及辅助墩顶预留的三向调节措施、辅助墩顶已有的大吨位起顶措施及主塔墩旁的悬臂施工抗风牛腿等作为合龙口的辅助调整措施,通过监控计算及合龙口敏感性分析,为钢梁最终的顺利合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陈家洲湘江大桥主桥为(40+68+4X100+68+40)m的8跨长联连续箱梁桥,合龙口多,体系转换复杂,施工监控难度大。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主梁应力和变形,并对合龙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参数分析,确定了先副跨后次边跨再中跨的对称合龙方案;对施工过程关键截面的应力及关键工况的线形进行监测,并将实测结果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陈家洲大桥主桥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类似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贵广(南广)高铁北江特大桥主桥为(57.5+109.25+230+109.25+57.5)m的钢桁梁斜拉桥,钢桁梁采用2片三角形桁式结构。该桥主墩两侧钢桁梁节间利用架梁吊机对称架设安装,设1个合龙口(位于跨中)。针对该桥跨度大、合龙杆件多、安装精度要求高等难点,钢桁梁合龙前,进行钢桁梁姿态监测、高程控制等准备工作。根据合龙误差计算结果,进行合龙口处标高、转角、温度、轴线偏位、横向扭转、纵向位移等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采用调整配重和温度的方式进行合龙。结合合龙口的连续监测结果,确定钢桁梁通过配重后,在30℃的温度下,先合龙下弦,然后再上弦,最后合龙腹杆及横梁、纵梁的多点合龙方案。实践表明,桥梁合龙精度为±4mm,实现了钢桁梁的无应力合龙。  相似文献   

14.
贵黔高速鸭池河特大桥为主跨800m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为钢桁梁,边跨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该桥采用缆索吊机进行钢桁梁节段整体悬臂拼装施工,中跨钢桁梁采用自然合龙法施工。施工中,采用优化斜拉索张拉索力的方法实现合龙口姿态的调整,即对22~24号斜拉索分别按70%、60%和50%的成桥索力张拉,合龙后再补张拉,以满足合龙线形要求;对钢桁梁合龙口的间距、标高、轴线、气温和弦杆温度等进行48h连续观测,确定合龙段的合龙温度和放置温度分别为17℃和19℃,上、下游弦杆的配切长度分别为8 114mm和8 136mm;采用钢管和工字钢等临时支撑固定合龙段,以防止其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变形。该桥已完成高精度合龙,合龙后主梁线形平顺,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为主跨580m的双塔三索面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桁采用空间三片桁架结构,桁高15.0m,节间长14.5m,主桁间距14.0m。主桥共设中跨、边跨2个合龙点,先合龙中跨,再合龙边跨。根据边跨合龙前的钢梁安装架设状态,对主桥边跨合龙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制定了各项合龙措施,通过合龙措施的敏感性分析,确定边跨合龙方案为起顶5号墩支座,回落7号墩支座。按照此合龙方案调整合龙口状态,使里程偏差≤2cm,轴线偏差≤1cm,竖向高程偏差≤3cm,顺利实现了边跨无应力合龙。  相似文献   

16.
三塔大跨度结合梁斜拉桥主跨合龙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炳疆 《世界桥梁》2012,40(4):54-58
三塔大跨度斜拉桥合龙时各种因素对合龙口的变位和局部受力影响较大,给合龙口调整施工带来了难度.为了得到合理的合龙施工方案,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背景,利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该桥主跨非对称合龙的可行性,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温度、压重、调索、对拉等对合龙口两端主梁变位及局部应力影响的程度,得出主跨合龙时应采取的合理措施及合龙步骤.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属高次超静定结构,施工过程复杂,索力的施工控制与成桥状态具有相关性.索力的施工控制是将设计理论状态转变成实体受力的过程,是斜拉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控制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可靠,主桥线形合理、顺利合龙及成桥后结构内力合理.尤其是悬臂施工的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使成桥后桥梁线形和内力的可调范围都比较小,因此需要对斜拉桥索力施工进行严格控制,以保证实现桥梁设计状态.以东合大桥为施工背景,浅谈斜拉桥索力分析及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8.
嘉绍大桥主航道桥为(70+200+5×428+200+70)m六塔七跨分幅式钢箱梁斜拉桥。为确保其顺利合龙,结合该桥六塔独柱(桥塔为弱柱结构)并设置竖向双排支座体系和跨中刚性铰等结构特点,按照结构运营状态达到设计理想状态为施工控制目标,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对关键控制工况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对其合龙工艺、合龙顺序进行研究。研究确定该桥按照无应力状态几何控制法进行顶推合龙施工的方案,7个合龙口按照边跨→中跨→次边跨→次中跨的合龙顺序进行逐次合龙,并对合龙过程中的顶推施工工艺、关键施工参数确定、主要控制手段及实施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该合龙方案和合龙顺序高效、高精度地完成了该桥的顶推合龙施工。  相似文献   

19.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100+275+760+275+100)m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钢箱梁含风嘴宽46m,中跨合龙段长4.6m、重122.4t。该桥中跨采用单侧起吊、顶推辅助合龙方案,即北岸侧塔梁纵向临时约束兼顾作为纵向顶推装置顶推北主桥,由南岸桥面吊机单侧起吊合龙段进行喂梁。合龙施工时,结合合龙段起吊操作间隙、喂梁温度对合龙口宽度的影响等,纵向顶推装置的顶推量按20cm、顶推力按6 000kN设计;针对顶推过程中结构响应,通过支撑型钢将合龙段重量平均分配至合龙口两侧梁段上、斜拉索张拉调整合龙口相对高差、对拉系统进行轴线调整、纵向牵引辅助进行缝宽调整和锁定等技术措施,完成合龙口姿态调整;合龙段匹配时,以边腹板对齐,中腹板处马板配合千斤顶进行匹配错台控制。全桥合龙后,合龙段轴线偏位5mm,标高与目标值的误差为2mm,合龙段与两侧标准段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20.
广西柳州市维义大桥是一座主跨288m的连续钢桁拱桥,采用半悬臂拼装方法施工,在中跨跨中合龙时,合龙口的多个合龙点在高程、里程、轴线以及转角等方向存在不同位移差,且临时结构规模大、钢桁拱吨位重.为确定有效的位移调整方案来实现钢桁拱的精确合龙,对合龙位移调整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拱桁合龙口的里程位移差可通过钢桁拱的纵向预偏或纵移进行消除,其高程和转角的位移差通过临时支墩顶落梁调整最为有效;桥面刚性系杆合龙口的高程和里程的位移差可通过临时支墩顶落梁进行消除;各合龙点的轴线位移差可通过横向对拉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