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沪通长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均为钢结构,其中北岸主桥钢结构达1.1×105 t,各类杆件5 922件,有单侧角焊、双侧角焊、棱角焊、箱内角焊及单侧平位角焊等多种焊缝形式。钢梁杆件均工厂化制造,为控制、提高工厂钢梁杆件制造质量,在做好材料复验、焊接工艺评定以及工艺技术交底等驻厂监造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钢梁杆件制造过程的监督检查、验收,如主要杆件制造工艺控制、原材料质量控制、工装及检具控制、成品质量控制、监造抽检。驻厂监造重点控制环节有:加强工序停止点检查;规范设计变更,及时处理架设现场反馈的有关质量问题;加强焊缝和钻孔质量控制;加强试装和预拼装质量检查。驻厂监督检查与技术服务相结合,保障了钢梁各类杆件成品出厂和现场架设进度。  相似文献   

2.
钢桁梁桥因刚度大、重量轻、施工简便等优势,成为钢结构桥梁的主要选择类型之一。随着桥梁宽度需求增加,钢桁梁桥杆件长度增大,形成了超细长复杂箱形杆件结构。超细长复杂箱形杆件整体节点大、连接关系复杂、零件拼板量大、熔透焊缝多、栓接孔群精度要求高,导致加工制作难度提升,质量控制要求也大大提高。为提升超细长复杂箱型杆件制造技术,完善质量控制,文章结合白洋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经验,分析其超细长箱型杆件制造技术、钻孔工艺及钢桁梁总成组装技术,应用成果可为类似钢结构桥梁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大节段钢桁梁厂内预拼为依托,结合传统工艺,探索BIM技术在大节段钢桁梁焊接数据管理、虚拟拼装等方面的应用,旨在提高钢桁梁制造质量、大节段钢桁梁预拼精度等。  相似文献   

4.
整体节点刚度对钢桁梁桥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明鹤  王荣辉  黄永辉 《公路》2007,(10):27-30
现代钢桥大多数采用焊接整体节点技术,各杆件在整体节点处的连接是一种介于刚接和铰接之间的状态,整体节点的刚度对整体结构的受力有着不容忽略的影响。本文对东莞东江大桥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受力模拟分析,对节点铰接和节点刚接两种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到了结构刚度对结构各杆件受力的定量影响,以指导实际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介绍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工程概况及其特点。钢结构制造阶段引入智能化的板单元组装和焊接示范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实现"车间化"桥梁钢结构总拼装和防腐涂装作业。采用大型龙门吊转运、大型浮吊吊装、精细化桥位连接技术等,可确保钢结构制造的质量、进度及安全。施工过程控制及检验结果证明,港珠澳大桥钢结构制造项目管理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 092m的双塔三索面斜拉桥,采用3片"N"形主桁结构,钢桁梁采用整节段架设方案,节段内焊接、节段间栓接的组合连接方式。为确保钢桁梁制孔精度并消除后续焊接收缩影响,通过对杆件状态钻孔、桁片或节段状态钻孔2种方案比选,确定了在杆件状态钻孔并配合节段连续匹配制造的总体方案。钻孔时,普通箱形、工形杆件采用单龙门数控钻床钻孔;整体节点杆件采用双龙门三维数控钻床钻孔,对于无法使用双龙门三维数控钻床两端同时钻孔的上弦杆采用双龙门三维数控钻床配合U形样板钻孔。实践表明,该控制技术有效保证了制孔精度。  相似文献   

7.
东新赣江特大桥钢桁梁桥整体节点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新赣江特大桥主桥为(126+196+126)m下承式连续钢桁梁桥,主桁上、下弦杆设计为焊接整体节点.该桥整体节点采用后孔法制造,其主要制造流程为:钢板进厂后进行预处理,精密切割下料并预留余量,采用机械加工的方式对焊接边进行铣边和开坡口,在专用胎架或平台上进行拼装、焊接和划系统线,先使用覆盖式整体样板钻制杆件腹板上的螺栓孔,然后使用局部定位样板组装横梁接头板.制造过程中主要控制措施包括焊接质量、构件外形尺寸精度和高强螺栓孔精度控制3个方面.实践证明,该桥整体节点制造工艺科学合理,质量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140+336+140)m钢桁拱桥,其中主墩支座处的加劲弦节点杆件为Q500qE钢,采用栓焊结合的整体节点构造,结构形式和连接关系复杂、焊缝密集,制造难度大。制造过程中,采用"正装法"解决了复杂结构的空间几何关系精度控制和磨光顶紧难题;试验比选确定了不同部位合理的焊接工艺,解决了新材料Q500qE钢焊接难题;通过预变形、自约束、它约束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实现了对焊接变形的有效控制;采用大型数控钻床制孔工艺,确保了孔群的空间关系精度;采用大型落地镗床均温加工方法,确保了超大底板平面度的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焊接过程复杂的边界条件及高度非线性,基于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及特点,提出钢梁桥复杂结构构造焊接残余应力的简化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流程。采用热-结构单向顺序耦合的方法先进行温度场分析,后将温度场计算结果作为预定义场进行加载求解应力场,实现钢梁桥焊接残余应力的计算机模拟。基于生死单元技术采用逐步激活焊缝单元模拟焊缝材料的逐步填充过程,采取生热率的方式模拟热源的移动加载,以模拟实际焊接中沿深度方向的焊接传热过程。以沪通长江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与U肋焊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焊接过程中的温度与应力响应,计算结果与理论规律吻合良好,验证了所提方法和基本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襄阳汉江三桥工程、武汉江汉六桥工程实例,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成本控制。采用Revit软件和Tekla软件创建三维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整合、分享和审阅。利用三维模型、预留孔位与斜拉索和锚块碰撞检查、复杂钢构件组装模拟、施工进度模拟、分节段材料明细表导出等天然优势,实现了设计图纸交底、技术方案优化、机械设备协同和物资材料管控,展现该技术在桥梁施工领域的广阔前景,提出了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11.
沪通长江大桥为沪通铁路的控制性工程,该桥主桥为主跨1 092m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在该桥的建设过程中,基于"三端一云"的应用模式,以业主为主导、以各参建单位需求为核心,搭建了参建各方共享信息的BIM建设管理平台。BIM管理平台采用"极简化平台+基础模块+专项应用APP"架构,搭载GIS漫游、基础信息、可视化交底、进度管理、报表中心、安全质量、施工日志、文档管理、系统集成9个基础应用模块,后期根据工程进展又补充开发了钢梁制造应用模块。在各个应用模块下搭载专项应用APP进行应用补充。该平台基于互联网搭建桥梁建设现场感知体系,并解决了BIM模型的轻量化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整体管控水平,实现了管理手段和项目管控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周良  陈玮  杨允表 《公路》2011,(7):118-121
焊接结构的桥梁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但焊接残余应力是影响桥梁钢结构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详细计算分析了上海嘉定蕴藻浜大桥桁架-桁拱结合节点的焊接残余应力和分布情况,并结合该节点局部应力分析的计算结果,为结构设计和钢结构加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沪通长江大桥跨南岸大堤上部结构为3孔112m简支钢桁梁。主桁上、下弦为焊接整体节点箱形杆件。箱形杆件顶板与节点板的棱角焊缝在横梁接头板对应范围内要求全熔透焊接,由于顶板最后封盖,受箱体空间限制,无法清根,为此该处焊缝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工艺。焊接前使用砂轮机打磨、清理坡口及待焊区域,对厚板进行焊前的预热。在坡口根部预留间隙,采用焊条电弧焊打底,后续焊接采用性能稳定的药芯焊丝进行多层多道焊。采用反变形法、预留收缩余量法、焊接工艺措施保证法等方法,严格控制了焊缝质量和变形控制,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20,(8)
提出了基于BIM的钢桥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分析BIM技术为钢桥建设管理带来的优势,基于京沪改扩建工程的实践,开展钢桥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对过程、进度、质量等建设项目目标控制管理工作中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管控,从而证实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钢桥管理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重庆曾家岩嘉陵江大桥为(135+270+135)m刚性加劲悬索连续钢桁架公轨双用桥,上层为城市主干道路,下层为城市交通轨道,大桥路线走廊狭窄,桥址古今建筑密集、地下管网轨道交错繁杂、地形起伏显著。该桥设计中应用Bentley和Autodesk平台软件进行BIM技术协同设计,基于BIM平台软件,创建了三维地形模型和工程周边实景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佳路线,通过桥型方案比选确定了连续钢桁架桥方案;建立钢桁架、桥墩等主要结构参数化模型,进行结构参数化设计;通过构件碰撞检测校核、桥墩防撞模拟、交通流模拟和工程量校核等,实现大桥优化设计。与传统二维设计相比,基于BIM技术优化该桥设计方案,大量节省了设计成本,有效地提高了桥梁设计质量,提升了整个工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沪通长江大桥钢桁梁构件结构尺寸大,种类多,整体节点处连接关系复杂,制造尺寸精度将直接影响桥位顺利安装及成桥线形。通过应用API激光跟踪测量技术,对钢桁梁制造关键工序的尺寸精度进行动态跟踪测量,并进行制造误差管理。应用后处理SA软件逆向建模技术创建实测数据模型,通过与理论模型进行对齐操作,检查线形拟合程度。钢桁梁成品杆件检测结果显示100%合格。API激光跟踪测量技术确保了钢桁梁构件的制造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并降低了测量复杂程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福建沙埕湾跨海大桥南引桥主梁为钢结构槽型梁,其开放型异形结构形式使得焊接工艺制定、焊接变形控制、焊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和已经建成的相同或者相近钢结构制造焊接技术经验,结合槽型钢梁的实际结构特点,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保证了钢梁整体的焊接质量、制造精度和成桥线型。  相似文献   

18.
沪通长江大桥非通航桥采用112m简支钢桁梁结构,主桁弦杆与腹杆由箱形杆件和工形杆件组成,杆件数量较多,结构复杂。根据该桥钢桁梁杆件的结构特点和制造要求研制了合理的工艺装备,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结构耐久性。使用标准化胎架进行杆件组装作业,利用无损吊装、翻身工装进行板件、板单元和杆件的组装、吊装及翻身作业;采用液压翻身工装进行箱形杆件的翻身作业;采用液压调整工装进行杆件的划线、加工调整作业,对倒棱设备和焊接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适用于杆件制造。钢桁梁杆件制造工艺装备的应用,实现了杆件制造的工位化、工装化、专业化、标准化作业,有效提升了制造效率,降低了产品离散性,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简述嘉闵高架大跨度三维箱型结构钢桥在建造过程中,焊缝收缩所产生钢桥变形的原因,研究制定有效工艺对策措施,在制造中控制和缓减焊接变形,确保嘉闵高架钢桥建造重点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高速公路路桥钢结构安装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并以南方某高速公路路桥为对象,对其施工中的全焊钢结构的现场安装施工工艺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在该钢桥结构安装施工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通过结合我国南方广州某一全焊钢桥施工案例,以其结构特征和安装工序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可行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和焊接工艺。实施效果表明,本工程采取的焊接工艺能满足钢结构桥梁焊接的要求,能将焊接质量有效提高,可为今后的路桥全焊钢结构安装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