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路工程冻土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总结分析国内国外已有冻土分类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行公路工程冻土分类标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目前对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以多年冻土含冰特征与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的综合指标-冻土热稳定性为基础的公路工程冻土类型划分方案,并对所划分出的三种冻土类型给出了相应的冻土路基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多年冻土的分类与力学性质的分析,阐述了在多年冻土地区进行路基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海拔高寒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的研究内容,为解决多年冻土区因路基变宽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必须依托现有的工程进行相应的试验示范,以优化处治方案,总结提炼适合青藏高原高速公路的合理技术与建设方案。根据该项目需要及高原多年冻土区现有工程进展情况,选取拟建的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改扩建工程及花石峡至大武公路扩建工程作为依托工程,遴选适当路段布设试验工程,进行相关试验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含多年冻土层的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现有规范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行规范中隧道排水系统的一般规定和设计 原则,通过调研含多年冻土层的公路隧道的冻害情况,并考虑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可能穿越不同类型冻土段的复杂情况,分析现行 规范和设计中的潜在问题,提出含多年冻土层的公路隧道不同类型冻土段排水设施的分段设计及各分段之间的衔接技术。结果表 明: 1)多年冻土区隧道由于埋深不同,所穿越的冻土类型也不同,不同类型冻土段的排水系统不同; 2)各冻土段的排水系统应相互 衔接,并应结合隧道坡度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多年冻土段与非冻土段连接时,可根据山体形貌或隧道左、右线间距情况,通过地 下排水洞将左、右线中心深埋水沟中的水直接排出或沿隧道轴向排出洞外。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冻土区筑路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冻胀和融沉,在季节冻土区主要问题是冻胀,而在多年冻土区主要问题是融沉。以保护多年冻土为原则,是多年冻土区工程措施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不但克服了冻土的融化下沉,而且充分利用了冻土强度高于融土的特性。本文在阐明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环境认识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保护多年冻土的几种工程方法,并对土工合成材料在青藏铁路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气候变暖和人类工程活动共同作用下,东北多年冻土退化显著,进而影响到修建于多年冻土之上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回顾了东北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工程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对路基设计原则存在的问题及近期需要开展的冻土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路线选线工作,结合青藏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分析了青藏高原的建设特点及各种控制因素对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路线方案的选线研究。  相似文献   

8.
铁路瓦斯隧道分类分级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杨  杨昌宇  郑伟 《隧道建设》2017,37(11):1366-1372
瓦斯隧道分类分级对施工、运营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首先,分析和对比现行瓦斯隧道规程、规范、指南以及煤矿系统相关规范对瓦斯隧道(矿井)的分类分级和设防标准;然后,总结瓦斯隧道分类分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规划、建设、运营阶段掌握的资料深度及工作重点采用三阶段分类分级法,并给出各阶段的分类分级标准;最后,以运营隧道瓦斯环境等级分级为基础,构建瓦斯隧道设防标准,根据设防标准可建立瓦斯设防结构体系,为瓦斯隧道建设和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G2 0 7线南渡河桥扩建左幅工程采用电磁探伤的方法逐个对钢质锥形锚圈进行检验 ,根据检验记录和锚圈张拉后是否出现开裂 ,就缺陷检验频率、允许存在程度和分类等问题对现行有关规范提出了建议性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青藏公路以桥代路的试点工程中,通过对桥梁桩基温度场及变形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了以桥代路在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地区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以桥代路的桩周冻土虽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回冻,但桩周冻土恢复热平衡后,可保持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桥梁桩基的变形量微小,且稳定可靠。作为一项前瞻性研究,为青藏高速公路建设储备了技术资源,并指导了G214线高速公路的设计。对多年冻土地区的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分析了多年冻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腹部的青藏公路、东部的青康公路及小兴安岭地区的黑北公路的4个观测场、5个观测站、100多个观测断面和1处桥梁桩基实验场30多年的观测研究,取得了各时期的观测数据200多万组。从冻土工程理论、勘察设计方法、工程稳定措施、冻土工程病害预防养护与工程寿命保障,到高寒缺氧恶劣环境下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筑养路职工生命健康关怀等方面,对所取得的数据开展了系统研究,创新、集成了针对中国实际的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推动了中国冻土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公路冻土工程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探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阴阳坡、高边坡及冰害等工程处理措施,分析其工程特征,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用土工格栅加筋挡墙能有效解决常规处理方案所遇到的问题,为多年冻土地区的公路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昌敦虎  陈济丁  孔亚平 《公路》2005,(6):130-13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冻土退化而造成的一系列生态环境破坏。文章利用“建没项目——生态环境要素”矩阵,在分析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运营期各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得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为:植被、野生动物及其生境、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土流失和冻土层。  相似文献   

14.
多年冻土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特殊路基的一种,通过对以往多年冻土路基填方处理设计方法的总结与介绍,提出一般多年冻土路基填方设计的简要技术路线。同时指出《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使用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用于设计的风险,提出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路桥梁连梁装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梁装置是在超出预期强度的大地震发生时,防止落梁发生的最终安全装置.结合我国公路桥梁设计和地震区划分布的特点,提出适合我国抗震设计思想的连梁装置设计方法.首先根据连梁装置的设计目的和我国新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思想,引入桥梁重要性分类、地震动参数和桥梁地震荷载重要性系数等.根据地震荷载的冲击特性.考虑矩形脉冲的反应谱特性,最大动力放大系数取为2.0,提出了连梁装置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荷栽系数.最后对连梁装置的构造和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该设计思想和方法适合我国地震分布差异较大的特点,与我国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省共和至结古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针对西部高海拔冻土区的地质情况,按扩大基础设计原则和冻土区桩基设计原则,对其公路桥的基础进行了设计,查穷玛桥采用扩大基础,K559处公路桥采用钻孔灌注桩,供高海拔冻土路段桥梁的基础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钢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疲劳荷载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暂无疲劳荷载规定的情况,在国内一些城市和国道路段车辆荷载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参照苏通大桥工可交通量的预测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利用国外规范和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对索梁锚固结构疲劳试验荷载的确定方法和原则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齐洪亮  田伟平 《公路》2007,(12):1-4
从公路工程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极软岩石的分布及对公路建设的影响。以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为标准对极软岩石进行定义,在归纳和总结极软岩石成因、分类、组成及工程力学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中国极软岩石的分布状况。在分析、归纳中国极软岩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从极软岩石对公路工程建设影响的严重程度出发,主要分析了极软岩石对公路路基和边坡工程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