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了共玉高速公路B4标施工过程中水泥混凝土集中拌和及运输质量控制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广西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公路路面工程№C合同段的沥青拌和站建设实际,对路面拌和设备布设、安装、调试的技巧进行阐述,研讨如何合理、高效地进行场站建设。  相似文献   

3.
结合江苏省锡宜高速陆马公路预制厂拌和楼的计量标定,从集料、水泥与外加剂、拌和用水量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对拌和楼计量标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计量标定的标准与依据,提出了计量标定的程序控制和验证.  相似文献   

4.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中,水泥混凝土拌和料的和易性不良的原因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阐述了针对产生的原因需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实践,对拌和场在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原材料,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机械原因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时间确定中,规范对于人工拌和的时间规定较为模糊,为了进一步提高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时间的精确性,本文选用了已有文献中使用的微表处稀浆混合料拌和仪,通过将人工拌和与仪器拌和进行对比研究,拌和试验研究表明,选用两种方式进行微表处混合料拌和,得到的拌和时间呈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通过选用仪器拌和能够显著增加微表处混合料的稳定性,保证了微表处混合料的路用质量。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在使用仪器拌和过程中,建议微表处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不低于160 s。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原材料的各项指标直接影响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文章对水泥、粉煤灰、矿粉、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拌和用水等各种原材料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其对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高速公路混凝土拌合施工记录数据的客观性和实时性,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现有拌和站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基于显示器字符识别的高速公路混凝土拌和站远程监控系统,以实现对分布在高速公路不同施工地点、不同类型拌和站的远程实时监控,对于提高道路施工质量、节约建设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流动拌和方法与传统拌和方法生产的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测试,比较了不同拌和方法对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同时判断流动拌和方法是否具有降低拌和温度和沥青含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型建筑、立交桥等工程项目的兴起,混凝土拌和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结合实践经验,主要从拌和站位置的选择及组建、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拌和工艺、质量验收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拌和站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及措施,以实现拌和站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11.
该项目是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加热系统进行改造,用天然气替换重油、柴油为燃料(简称“油改气”项目)。改造的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石料的燃烧器和加热沥青的燃烧器改造,以及天然气在厂区内的储存设施的建造和天然气供应管道的铺设。该项目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系统改造,能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无论从节约能源方面还是降低污染方面都有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鞍山市境内哈大铁路客运专线中铁二局管段7。混凝土拌和站的施工实例,介绍了严寒地区混凝土拌和站的规划、建设和冬季施工措施,并且对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明确了振动拌和技术特点,然后优选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在相同配合比下,对混合料进行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干缩和抗冲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拌和方式下的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拌和方式.其次对碾压成型后的基层钻芯取样进行强度测试,结果均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研究表明振动拌和技术有效提高了基层质量.最后量化了振动拌和技术的绿色效益,节能减排显著.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路桥施工质量,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首先,总结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公路工程路桥施工质量的影响;其次,提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策略;最后,分析混凝土施工要点,包括混凝土拌和与输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技术等,以期为公路工程路桥施工提供参考,有效规避公路工程路桥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其使用性能和养护运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依据拌和楼逐盘数据,分析混合料类型、拌和楼类型、生产时间等对沥青混合料质量变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公称最大粒径的增大,混合料的生产质量变异性基本呈现增大趋势;不同型号拌和楼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变异性是不同的;拌和楼开机时混合料的生产变异性较大,待拌和稳定后,变异性较小,在拌和即将结束或者混合料改变时其变异性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践,对路基和路面平整度、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摊铺机械及摊铺工艺、纵横施工缝的处理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项目经营角度出发,介绍了混凝土集中拌和站专业分包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的控制要点及其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并阐述了拌和站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某公路工程为例,深入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主要从材料选择、基层处理、拌和、运输、试验段施工、摊铺、碾压到接缝处理等多个环节展开分析。经过系统检测与对比,证实恰当的施工技术和材料选择对于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能有效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公路建设大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小修保养及公路应急抢修工程项目不断增加,这类工程具有规模小、频率高、时间紧、不连续等特点,对沥青生产设备的响应能力、设备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挑战.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利用16.9m的泵送管道将小罐加热的沥青输送到拌和楼的技改方案,使沥青输送管道的预热时间仅为原系统用时的1/5,沥青加热用煤仅为原来的1/20,有效缩短了沥青生产时间,减少了加热能耗.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总结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对材料选配、材料加热、拌和及摊铺、碾压等工艺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