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上平台火/气探测报警设备类型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气探测设备是海上平台火气探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人身安全和油气生长的重要一环.文章介绍了火/气探测设备的类型,并根据目前在海上平台的使用经验对其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FPSO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设计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是FPSO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西江FPSO为例,阐述了FPSO火灾和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了系统中的各种探测器和报警设备的作用及特点,并对FPSO火气探测器的位置分布,系统的逻辑设计以及火气探测系统与FPSO其他相关系统的接口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防火、探火、控火及灭火是海洋工程项目安全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各个船级社审核的重点之一。为保证自动探测火灾及合理控制火灾蔓延,需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合理布置火灾探测器,制定详细关断原则,确认表决逻辑、各种关断的因果逻辑、风油切断逻辑,完成火气安全系统设计原理。并最终完成火气探头回路图和火气切断系统图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海上移动平台的重要控制系统之一就是火气系统,因此海上平台的火气系统也是保证海上石油开发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海上的活动式钻井装备是自升式的,目前我国的海洋油气勘探使用最多的也是海上的自升式平台,也就是这种钻井技术。它是支撑整个系统的重要部分,它的性能也能够直接影响海上移动平台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本文就对海上移动平台火气系统的检验进行分析,从而详细介绍火气系统的功能和物质作用,阐述海上移动平台火气系统检测依据、方法和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修井机发生火灾或气体泄漏时,系统能发出报警信号,及时关闭相关电源和暖通设备,启动消防设备进行相关处置,同时与平台中控火气盘进行通讯、显示并进行相应处理,开发火气系统,基本设计包含对火气系统的组成、功能和接口进行相应的规定,对修井机火气系统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推广使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梦 《船舶》2019,30(4):125-133
为有效提高FPSO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针对火气与应急切断系统常规设计的不足,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结合区域火气切断需求,提出一种改进的火气探测与应急系统工艺方案,实现事故工况下应急系统切断以保护平台人员和工程设施的安全,将事故损失限制到最小。该方案以危险点源的位置重要性为依据,通过研究应急系统关停策略,优化不同等级关停开关的作用范围,在确保人员及平台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关停设备,提高平台产量,增强应急系统在处理突发事故时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7.
对海上生产设施的安全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火气系统、通讯系统等设计要点,并对海上生产设施的逃生通道设计原则、防火设施、灭火系统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刘国贞 《船舶》2022,(5):113-121
该文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30万吨级FPSO为依托、以中央控制系统总体架构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应急关断系统的配置、关断逻辑和主要功能特性。根据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海上生产装置安全设计规则,在设定安全关断层级、火气分区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出一套适合巴西海域大型浮式生产设施的安全关断系统因果逻辑,结合全船各系统和海上生产实践,关断原因尽可能考虑周全、火气表决逻辑清晰,逐一阐述各级关断结果中需要切断的设备和系统,并首次引入风闸分区相关的关断理念。火气关断和应急关断的核心目的,是使其关断结果对FPSO上部工艺流程的影响最小,并能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和生产的连续进行。文章最后总结了此关断方法不同于传统FPSO应急关断系统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主机房的安全系统,主要是火气探测和消防系统,是FPSO主电力系统甚至全油田海上设施的安全保障,为此提出以精细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产的经营和使用效益的管理思路。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维护制度,规范设备操作流程,定期对各个关键设备的使用状况、安全性能、运维费用和运行效率做好评估,完善一套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完善主机房原有火气探测和消防系统的目的,消除了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安全隐患,保证了FPSO主电力系统和整个油田设施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一型半潜式修井平台的实际设计经验,对火气探测系统的报警区域划分、报警表决、消防系统联动和报警信号输出4项主要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通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再气化模块的整体布置方案、火气系统、消防灭火系统和管道超压保护等方面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提出相应设计要点,为浮式再气化装置(FSRU)以及再气化模块的设计优化和建造提供相关经验和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考虑到对双燃料船系统控制复杂、设计规范要求特殊,根据船级社规范关于使用气体燃料船舶相关条款结合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23 000 TEU的实际情况,对电气专业在建造过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电站功率管理、火气探测、通风供电、应急切断4个系统提出设计方案,实船验证方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李丽年  马磊 《船舶》2015,(2):90-93
在"长青"号FPSO系统改造中,首次将船控台系统并入中控系统。根据船控台系统特点,将过程控制系统、紧急关断系统和火气系统分别并入中控系统中,最终可通过中控系统统一动态显示生产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运行状态,以声光报警形式显示FPSO生产和安全的异常状态,并定期打印生产报表。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能确保FPSO人员和生产设施的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将事故造成的影响限制到最小,并能及时准确地探测到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火情或可燃气体泄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报警、关断、消防等),以保护FPSO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海上油气平台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布置、选型、安装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锋  王洁  杨安 《中国造船》2007,48(B11):43-47
在海上平台油气生产中,有效地利用可燃气体探测器来检测海上生产设备的泄漏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是保证油气生产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对海上油气平台可燃气体探测器工程设计的系统研究却鲜见于国内外的工程文献中,针对这一现状,在研究国内外现有规范和标准以及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可能产生泄漏的工艺设备、可燃气体性质和外部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物理位置,同时完成可燃气体探测器的选型,并根据现场的工作环境合理安装可燃气体探测器,最后总结探测器使用维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布置、选型、安装和维护的系统总结和分析研究为海上平台火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保障海上油气平台的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罗经系统是船舶指示航向及测量目标方位的重要设备,是船舶操纵控制的核心系统.船舶关键仪器输出数字化是船舶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基础.无线角度传感网式船用移动数字分罗经及方位测量系统,实现了分罗经显 示及目标舷角、方位的数字化测量,克服了传统分罗经的缺点,提高了数据测量可共享性及终端的便携性、可移动性.系统在实验环境中进行仿真测试,系统响应能力、表达实时性及测量精度均达到实船应用要求,能有效地应用于现代船舶驾驶台仪器仪表系统.  相似文献   

16.
潜器水下悬停是指潜器在水下无航速时深度的保持和变动.这是一个非线性过程,随潜器状态及航行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传统的控制方法缺乏自适应能力从而影响了控制效果.通过对潜器水下悬停运动的基本特征、实现条件及造成悬停深度不稳定等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潜器悬停运动数学模型及干扰力计算模型.并运用PID控制技术对潜器水下悬停运动的控制进行仿真研究,为潜器实现悬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船体结构腐蚀模型对检测及维修规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风险的船体结构腐蚀优化检测及维修的基本理论框架.最优的检测及维修,是在保证结构在设计工作寿命内的可靠指标大于最低可靠指标的基础上,使结构生命周期内总的期望费用最小.建立了检测、维修及失效事件的安全余量方程,推导了失效及维修概率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船体结构两种常用的腐蚀模型Paik模型和Guedes Soares模型为例,分析了两种模型对最优检测及维修策略的影响.其结果表明,腐蚀模型对最优的检测及维修次数和时间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总的期望费用及失效概率影响不大,而且两种腐蚀模型得出的最优失效概率都是10-3.  相似文献   

18.
冰区航行船层冰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冰碰撞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如何得到碰撞中的冰载荷一直是船舶碰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分别建立300000 t冰区航行船和层冰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弹塑性理论及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利用MSC.Dytran对其碰撞进行数值仿真,模拟了船首及层冰的接触碰撞过程,最终得到船冰碰撞过程中的碰撞力、船首结构响应、船航速变化及能量耗散等参数.分析船冰碰撞过程中的碰撞机理及特性,并对冰区航行船特别是其船壳提出结构加强的建议,为设计冰区航行船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潜艇水动力系数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的水动力系数是衡量舰船操纵性能的重要指标.应用FLUENT软件对潜艇的拖曳及旋臂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潜艇的一系列速度、舵角及角速度水动力导数,与文献结果对比说明所使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船舶科技不断进步,船舶术语及定义也应日趋严谨.特别是基础术语的定义,如船长、型宽、型深、龙骨线等,它们是船舶设计、建造、检验人员执行标准的依据,是行业共同语言的基础,必须达到严谨统一.但从目前船舶的规范性文件的情况来看,国际公约也未达到这一要求(见表1~表3),国内船舶《规则》《规范》《标准》及学校教材当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建议今后在修订上述文本时,对于基础术语及定义,应摒弃习惯性的延用及传抄,认真推敲修订而不必迷信其来自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