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Car中建立了传统型麦弗逊悬架及控制臂改进型麦弗逊悬架模型.通过运动学仿真计算可知、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改进型麦弗逊悬架使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主销内倾角,车轮转角、抬头量和点头量的变化范围更小,主销后倾角变化范围稍大,更有利于操纵稳定;与传统型麦弗逊悬架相比,控制臂改进型麦弗逊悬架运动学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正让我们考虑不带横向稳定杆,或者带完全无效的横向稳定杆的独立车轮悬架的简化图,如图17所示。在一个车轮上的作用力不会以任何方式影响其他车轮的行为。在如图18所示简化图中,是配有无限刚度横向稳定杆的独立车轮悬架,没有独立的车轮悬架,两个车轮具有相同的运动,每个车轮分得总位移的二分之一。在如图19所示简化图中,是配有中等刚度横向稳定杆的独立车轮悬架,右侧悬架连接在左侧悬架上,但是它的位置变化小于左侧悬架的位置变  相似文献   

3.
小词典     
悬架 悬架又称悬挂装置,是车架与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包括前悬架和后悬架.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是通过悬架传到车架上,以保证摩托车的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应用多体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 中的Car专业模块建立了麦弗逊悬架多刚体模型。在对该悬架模型进行了两侧车轮同向跳动的仿真分析后,研究了前束角(Toe Angle)、车轮外倾角(Camber Angle)、主销后倾角(Caster Angle)、主销内倾角(Kingpin Inclination Angle)及车轮转向角(Steer Angle)五个悬架运动特性参数,同时研究了这五个运动特性参数对汽车的稳态响应特性、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操纵稳定性等众多性能的影响。此外,以改善悬架的性能为目标,从ADAMS/Car模块中导入ADAMS/Insight模块,对麦弗逊悬架五个运动特性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对优化前后的悬架运动特性参数曲线进行了比较,并从比较中得到较好的运动特性参数,从而对悬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特种越野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数据,运用Solidworks与ADAMS建立其三维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了随车轮上下跳动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6.
根据某特种越野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数据,运用Solidworks与ADAMS建立其三维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了随车轮上下跳动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悬架系统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研究分析橡胶衬套发现橡胶衬套的刚度变化对汽车的悬架参数有重要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能。文章选择对橡胶衬套的刚度展开讨论,首先建立了带有橡胶衬套与转向系的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的弹性连接运动学模型。以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轮距的变化、轮心处悬架垂直刚度等悬架参数为观察指标,设置悬架与整车的部分参数,给建立的模型输入左右车轮平行跳动激励,进行仿真对比,得出弹性连接状态下的模型综合结果更好。然后分析在弹性运动学状态下各个橡胶衬套刚度的改变对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的影响大小,得出衬套径向刚度、轴向刚度的改变对悬架运动学特性参数综合影响,这对提升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悬架是汽车车身与车轮之间连接和传递动力的装置(图1),汽车的全部载荷通过悬架作用在车轮上。目前,不少中、高档轿车和大型客车装备了电子控制空气悬架(ECAS)系统,这种悬架的刚度、阻尼以及车身高度能够自动适应汽车不同载重量、不同道路条件以及不同行驶工况的需要,在保证车辆具有良好操纵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使汽车的舒适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借助于ADAMS软件,对某轻型越野车前悬架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从而获得了悬架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上下跳动的变化规律,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以改善悬架系统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多体动力学理论,运用ADAMS/car软件对某微型轿车悬架系统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使用ADAMS/Insight以轮胎横向滑移量、主销偏距和四个车轮定位参数为设计目标对悬架的结构关键点进行了优化分析,使该悬架的运动学特性更符合理想设计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NSGA-Ⅱ算法的悬架结构硬点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悬架结构硬点优化设计流程,以车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后倾角)随轮跳的变化范围为目标对悬架结构硬点进行优化设计。考虑车轮定位参数中车轮前束角和车轮外倾角的关联性,采用直接加权法将二者随轮跳的变化范围进行整合,减少目标函数个数,提高趋向帕累托最优集的收敛性。优化后各目标值均得到不同程度减小,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车轮在同向跳动的情况下悬架垂向线刚度的变化情况;并详细分析了衬套和扭杆上载荷对刚度的影响;通过仿真表明:悬架中的衬套对悬架系统刚度的影响度为3%;扭杆预载荷对悬架系统刚度的影响度为-12.5%~3%。  相似文献   

13.
采用米其林“主动车轮”的电动车,革除了发动机、变速器、传动轴和传统的悬架,将电机、主动悬架电机、主动悬架、钳式制动器集成在车轮内,是电动汽车革命性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4.
轿车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计算方法和CAD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轿车开发过程中,由于车轮或悬架系统的改变,往往要重新计算车轮运动包络面,以确保车轮不发生运动干涉。本文在对轿车常用的两种悬架-车轮系统运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车轮运动轨迹包络面的数学方法,并且基于目前汽车行业采用的主要软件平台,研制了一个构造轿车车轮包络面的CAD系统,以适应轿车布置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微型车悬架设计的好坏对车轮跳动时前轮前束和轮距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在ADAMS环境下建立了微型车的悬架刚-柔耦合模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主要目标法"进行了以前轮前束和轮距变化为目标的悬架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优化后的悬架空间结构的几何形式。经过悬架优化设计,前轮前束和轮距随车轮跳动时的变化范围大大减小,极大地改善了微型车行驶过程中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遗传算法在五连杆悬架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五连杆悬架的特点,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悬架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开发了优化器的核心单元,并解决了它们之间的通讯和协调问题以实现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车轮外倾角的运动学特性变化量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最小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说明了遗传算法在五连杆悬架优化中的应用。应用这种优化体系对某型轿车五连杆悬架进行了实例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车身平顺性及车轮接地性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分布式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中建立了整车模型,通过对前、后悬架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探讨其对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的影响。基于α法建立评价车身平顺性与车轮接地性指标的多目标函数,对灵敏度较高的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前、后悬架的刚度减小,前悬架的阻尼增大。与优化前相比,车身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16%,左、右前轮动载荷的均方根值均减小11%。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小在车轮跳动时后轮转向机构与悬架之间的运动干涉、后轮摆振以及车轮磨损,提出了通过建立后轮转向机构的动力学虚拟模型。直接以减小转向拉杆和悬架的运动不协调偏差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计算后轮在不同转角下的运动偏差量,得到合理的后轮转向机构布置方案,为后轮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ADAMS的双横臂悬架的仿真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文中利用ADAMS软件建立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对悬架定位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对半主动空气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以某空气悬架大客车1/4车辆模型为仿真对象,设计了参数自调整的模糊控制器,并以随机路面为输入、悬架动行程为约束条件、簧载质量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荷为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同时依据仿真模型设计了空气悬架试验台。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当汽车行驶工况变化时,引入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簧载质量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