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3.
船舶上浪预报中甲板上浪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船艏和波面的垂向相对运动预报出发,从统计意义上给出表征上浪严重程度的甲板上浪的定量分析,进而为预报敞口集装箱船进水量提供依据。在止浪延续时间的分布函为九计算中了以往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6.
本文编译自美国《信号》杂志2007年12期,原作者是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研究人员,主要负责水面舰艇的反潜火控系统研究。本刊发表此文并不表示证实其内容和观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文中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8.
9.
基于概率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研究随机横浪中甲板上浪船舶的随机跳跃.应用随机Melnikov均方准则初步划分了船舶发生随机跳跃的参数区域后,由路径积分法求解横摇运动微分方程,得到船舶横摇响应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通过概率密度函数的形状和庞加莱截面判定船舶横摇运动的随机跳跃,并由时间历程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有甲板上浪时船舶横摇响应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有两个峰,船舶运动过程有两个可能的横摇状态.在非混沌参数区域中,这两个峰不相通,船舶运动只实现其中的一个状态而不发生跳跃.在混沌参数域中,当波浪激励达到一定强度时,这两个峰相通,船舶运动在这两个状态间随机跳跃,这将引发船舶的不稳定运动甚至导致倾覆. 相似文献
10.
应用相空间转移率,定量研究了随机海浪中甲板上浪船舶的倾覆,给出了甲板上浪对船舶抗倾覆能力的影响.综合考虑非线性阻尼、非线性恢复力矩和随机横浪激励,建立了无甲板上浪和有甲板上浪时船舶随机非线性横摇运动的一般方程.以一艘倾覆的拖网船为例,分别求解了无甲板上浪和有甲板上浪时,不同海况激励下船舶横摇的相对相空间转移率.以相空间转移率作为船舶稳性损失的度量,定量比较了两种情况下船舶的抗倾覆能力.研究表明,甲板上浪后,船舶在较低的海况下会产生较大的相对相空间转移率,甲板上浪严重降低船舶的抗倾覆能力,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了甲板上浪船舶的倾覆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CFD方法对箱式挡浪结构透空堤的消浪性能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对比箱式和立板式结构的透射、反射及粘性流引起的耗散系数,重点分析波浪经过箱式结构时不同水平底板位置对透射、反射及耗散的影响、及波浪经过箱式挡浪结构时流场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较之传统的立板式挡浪结构,箱式结构具有较小的透射系数、较大的反射系数;分析粘性流引起的耗散发现,立板式挡浪结构主要由波浪震荡引起耗散,箱式挡浪结构主要由平板约束水质点的竖向运动引起耗散;分析流场图得到,当波浪经过箱式挡浪结构时大部分被反射,少部分透射进入的波浪受到水平底板的约束,波高减小且趋于平稳,达到更好的消浪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于可靠度理论,进行了允许越浪条件下海堤越浪量的可靠度分析,建立了允许越浪条件下海堤越浪量的极限状态方程。以青岛某斜坡式海堤为例,将有效波高和谱峰周期作为基本随机变量进行越浪量可靠度分析。首先对有效波高和谱峰周期进行Log-normal、Gumbel分布拟合,根据拟合结果,二者均采用Log-normal分布,然后采用Monte Carlo模拟计算了该海堤越浪量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进行允许越浪条件下海堤越浪量的可靠度分析是可行的,并且海堤越浪量的可靠性指标概率意义明确,比允许越浪量标准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将某斜坡式引堤工程的挡浪墙断面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与国标、Jensen & Bradbury方法、Pedersen方法以及Martin方法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artin方法计算冲击、脉动压强公式的合力数值以及分布形态都与断面物理模型结果较为吻合,推荐用于计算挡浪墙水平波压力、浮托力。挡浪墙水平波压力在掩护棱体上方达到最大值,在掩护棱体上方和掩护棱体内都减少,L形挡浪墙结构可以使水平波压力在挡浪墙底部迅速减小,从而减小整个挡浪墙底部受到的浮托力合力。浮托力沿着挡浪墙底部线性减小,在挡浪墙后沿根部并不为0。通过比较断面物理模型和整体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挡浪墙对未掩护区域的折减效果显著,对掩护区域的折减效果较差,而对浮托力基本没有折减;波向角越大,折减系数越小;折减后的波浪形态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内倾船因其良好的隐身性能而受到各国关注,但是内倾设计形式会使船体在波浪中航行时更容易发生甲板上浪现象,严重的甲板上浪会造成甲板结构的破坏,甚至船体倾覆.斜浪中内倾船的运动响应和甲板上浪特性与迎浪中显著不同,论文选取3个艏斜浪向开展内倾船运动响应与甲板上浪研究.通过势流方法筛选发生甲板上浪的海浪工况,并应用Star-CCM+黏流计算软件进行数值验证分析;通过研究船体运动响应和纵向、横向甲板上浪的高度与压力,分析不同浪向下内倾船的运动响应与甲板上浪特性.结果表明,内倾船发生甲板上浪的波长船长比随着浪向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