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杂志》2003,(6):120-125
带着连续三站不能夺冠的近年罕见的糟糕开局.法拉利回到欧洲。在圣马力诺和巴塞罗那.红色法拉力凭借F2002的完美谢幕和F2003-GA的漂亮登场,大大拉近了与车队及车手积分榜首位的差距。麦克拉伦在西班牙的意外失利使积分榜上的领先优势缩小许多.而中小车队的竞争格局也颇为紧凑.这一局势将令后几站的比赛保持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王博 《汽车时代》2009,(10):78-82
本站比赛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迈凯轮和印度力量的两部赛车分别包揽排位赛首发和次席,布朗车队的两部赛车分别包揽正赛冠亚军.表面看似没有共通之处.其实F1全部10支车队中只有这3支车队使用梅赛德斯发动机.而蒙扎赛道是F1全年17条赛道中最考验发动机的赛道。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05,(11):106
借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重返中国的热潮,英美车队再次为中国车迷点燃F1激情。10月13日,上海复兴公园内的英美车队“View Suspended悬浮印象”艺术展览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展览首度展出分拆为1555个组件的英美车队F1赛车,为广大赛车爱好者提供一个零距离体验F1赛车构造细节、全方位探寻F1赛车极速之谜以及深入了解F1尖端技术的展示窗口。  相似文献   

4.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2,(6):156-156
雷诺为威廉姆斯车队,路特斯车队、红牛车队和卡特汉姆四个车队提供发动机,在如火如荼的F1赛场外,雷诺F1运动部赛道运营经理Remi Taffin如是说。大家好,我是Remi Taffin,是雷诺F1运动部的赛道营运经理。大家知道,雷诺现在为四支车队提供发动机,包括威廉姆斯车队,路特斯车队、红牛车队和卡特汉姆四个车队,我主要负责这四个车队发动机方面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5.
赛车圈里新闻的更新速度向来就如同赛车的速度一样快,但就在这么快的更新速度下,我还是对“宝马收购索伯车队”这条过期新闻记忆忧心。而与此类似的还有本田收购英美烟草持有的英美车队剩余股份,以及功能饮料巨头红牛收购第二支F1车队。近而还带出了诸如奔驰将在未来组建自己的F1车队的传闻,暂且不去辨别后者的真伪至少因为前者的出现,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了F1世界正在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谁将统治F1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李振东 《时代汽车》2005,(11):92-92
随着2005赛季中国大奖赛的日益临近,各车队纷纷于沪举行一系列F1相关活动.一向致力于普及F1知识的英美车队此次盛邀荷兰著名视觉大师保罗·范罗德为广大赛车爱好者倾情打造"View Suspended悬浮印象"英美车队艺术展.10月13日,保罗·范罗德与英美车队车手简森·巴顿、佐藤琢磨以及安东尼·戴维森,悉数亮相艺术展现场,共同为这一极致艺术成就揭幕.作为全球首展,本次艺术展让无数车迷首度零距离接触由1,555个赛车组件所构成的悬浮盛况,并让所有参观者在惊叹中感受源自F1强烈的视觉震撼.  相似文献   

7.
继2008年5月超级亚久里车队退出之后,12月本田也宣布退出,不到5个月的时间,使用本田引擎的两支车队都从F1的版图上消失了。两支车队的共同之处在于赛车车身上的赞助商标志都非常少。像超级亚久里车队这样刚刚诞生不久的弱小车队是没有办法,可是本田车队则不同。作为本田车队前身的英美-本田车队在2004赛季取得了制造商亚军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F1回到欧洲战场,高调升级的法拉利在西班牙站依旧难以撼动奔驰的统治地位,红牛等采用雷诺发动机的车队依旧低迷,而迈凯伦本田还在完赛边缘挣扎。发动机无疑是主宰今年F1的话题,发动机性能差距为何如此之大?为何发动机性能在今年的比赛中占了如此大比重?两方面的因素:1.四家动力总成供应商——法拉利、奔驰、雷诺、本田在动力总成布局上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布局,这导致了性能和可靠性参差不齐;2.本赛季对动力单  相似文献   

9.
这位被SUBARU退出刺激了的英国人正在中东奔忙,为收购本田车队寻找足够的资金,本田F1车队的退出,却给了他重新让“本田车队”回到“英美车队”时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吴均杰 《汽车杂志》2017,(5):136-141
21世纪的第一年——2000年,距离BMW缺席F1赛场13年。80年代BMW的发动机曾帮助Bradham车队的尼尔森·皮奎特拿过车手总冠军,当时的BMWM12/13发动机是F1赛场上的顶尖动力之一,随着1988年F1发动机规则修改(不再允许使用涡轮增压动力),以及Bradham车队退出F1,BMW的F1战史随之而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4,(10):112
9月15日,梅赛德斯-奔驰作为迈凯轮-梅赛德斯车队发动机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在上海天马赛车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F1互动体验活动,在F1中国大奖赛正式开赛前.让人们领略了世界一流的F1团队合作概念与实战演练。先行展示出了一个速度与激情背后的F1世界。  相似文献   

12.
《汽车杂志》2004,(5):121-121
迈凯轮奔驰F1车队的前身是历史悠久的迈凯轮F1车队。1963年.迈凯轮由新西兰人布鲁斯.麦克拉伦(BRUCEMCLAREN)创建。此公司曾称作麦克拉伦赛车有限公司(BRucE MCLAREN MOTOR RACING LIMITED),初期以制造F1赛车为业务.三年后,车队在1966年的摩洛哥GP大赛上首次亮相参赛。  相似文献   

13.
田永梁 《汽车杂志》2014,(7):226-227
法拉利主席蒙特泽莫罗日前暗示,车队将把注意力转向2015赛季。F1从本赛季开始,使用1.6升的V6涡轮增压发动机+能量回收系统(ERS)取代了原来的2.4升自然吸气V8。作为底盘和发动机制造商的法拉利原本认为这将给F1己带来优势和机会,结果却再次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14.
6月的上海注定成为中国F1的焦点;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开幕庆典刚刚落下帷幕。国际F1车坛的新秀——英美车队(B.A.R.Hanoa)便在沪举行了首次中国媒体见面会。  相似文献   

15.
赵洁 《世界汽车》2014,(5):132-139
<正>"当人们还在忙着吐槽和争议时,新赛季的第一场比赛已经悄然而至。全新的车队阵容、全新的比赛规则、全新的动力单元,F1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而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一轮新的大浪淘沙。"改变,无疑是F1 2014赛季的热门关键词,从1.6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回归到造型怪异的鼻锥,从低沉无力的声浪到犹如乾坤大挪移般的各车队新阵营,新赛季还未开始,围场内已是各种纷争、吐槽不断,且似乎每一个都让你  相似文献   

16.
刘汉明 《轿车情报》2007,(2):130-131
法拉利在车队意大利总部费奥拉诺发布了2007赛季新赛车——F2007。新赛车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底盘和车身做出多项重大改进,发动机则继续沿用2006年的056型号。F2007是法拉利历史上所打造的第53辆单座F1赛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英国当地时间2009年3月5日,布朗正式对外发表声明,宣布接收本田F1车队,并将车队命名为“布朗GP”。自本田宣布推出F1比赛之后,外界对有关本田车队的未来有过多种猜测,但最终由布朗买下车队100%的股权,他将带领巴顿和巴里切罗继续征战F1赛场。声明中,同时还表示“布朗GP”车队将使用由梅赛德斯-奔驰提供的发动机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8.
徐冲 《汽车杂志》2007,(5):190-195
F1是阶级分明的赛事.有一流车队.如以前的雷诺法拉利,或者现在的法拉利迈凯轮:或者二流车队.如如今的雷诺宝马:还有很多力争二流的车队。这些“准二流”车队在F1车坛财大气粗.投入巨大.但成绩并不理想.2007年.它们又将何去何从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F1问题     
尊敬的各位编辑们: 1.我是一个F1迷。最近听说今年有一支新的称谓印度力量的车队,可否详细介绍一下该车队的车手和标志,是否是印度的F1车队,而且能否提供一张该车队的赛车图片。 2.《汽车杂志》2008年1月刊中P190的那辆F1赛车我感觉很酷,请问是国际汽联的吗?  相似文献   

20.
本田二队?     
郑梦晖 《汽车杂志》2006,(3):172-175
2005年10月,本田公司宣布将在年底全面收购英美烟草公司手中的的另外的55%的车队股份,并以本田车队的名义参加2006赛季的比赛,也就是说,在丰田之后,日本的又一大汽车制造商将独立组队参加F1大奖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