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盛继业 《航海》2013,(3):57-61
救助艇是救助基地海上履行"三大功能"的唯一船艇和重要手段,由于其救助待命在航运繁忙、沿海滩涂以及海洋渔业养殖区等恶劣环境区域,安全风险高于一般的海上航行和海洋工程作业,分析、预防消除救助艇在辖区救助、训练中的安全风险因素对救助基地和救助艇员尤为重要。本文以"华英398"艇在洋口沿海海域历年来的救助训练实践为例,探讨、分析救助艇在救助训练中安全风险因素及预防预控,以此排除救助艇在救助训练中的安全隐患,确保救助艇"救助安全、安全救助"。  相似文献   

2.
《航海》2017,(6)
本文梳理了"无效果,无报酬"海难救助、雇佣海难救助和强制海难救助等三类常见海难救助形式,总结了三类形式的定义、区别。笔者通过分析"加百利"轮救助报酬纠纷案,提出了对三类常见海难救助形式的救助报酬请求权的确立、实际应用和纠纷解决方式等见解,对海难救助合同的适用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将绩效考核理论应用于救助船舶执行救助作业评价中,根据救助奖金分配"向救助倾斜、向风险倾斜、向贡献倾斜"的原则,通过科学地分析救助实施过程的各类要素、救助实施的要点和结果,以量化考核要素、累加打分的方式,来客观地评价救助船舶单次救助作业的成效,进一步提升救助作业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英国搜寻和救助工作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三个方面"。"两个层次"是指在组织机构上分为英国搜寻和救助战略委员会、协调组织;"三个方面"是指在工作内容上分为海上搜寻和救助、陆上和海上航空器搜寻和救助、陆上搜寻和救助。组织机构的分工上,英国搜寻  相似文献   

5.
减摇鳍、减摇水舱在恶劣海况救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海运》2016,(2):37-42
针对恶劣海况对专业救助船舶迅速出动及现场作业的不利影响,结合实际救助作业体会,探讨新型救助船舶减摇鳍和减摇水舱的组合使用方法,创造相对平稳的救助作业环境,保证救助船舶快速抵达、安全作业,提高救助效率。以"北海救117"轮的减摇装置为例,分析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锚泊、航行、现场救助作业等几种状态下的船舶减摇方法和效果,以实现合理应用减摇鳍和减摇水舱,改善航行与救助作业环境,达到科学救助、安全救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分析强制救助的定义、构成要件,并结合相关规定,从"MH油3"经典案例入手,探讨海事主管机关实施强制救助行为后是否享有救助报酬请求权事宜。  相似文献   

7.
刘磊 《航海技术》2021,(3):20-25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海上资源开发、航运发展和港口建设将迎来新的高潮,从而对国家海上应急救助保障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南海岛礁的开发建设,需要更多的救助船舶走向深远海,以确保南中国海的海上救助逐步常态化.为适应海上应急救助保障新形势、...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执行建造检验、入CCS船级的我国首艘深海救助作业母船"南海救102"交付入列,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使用。"南海救102"是一艘12000KW大型巡航救助船,具备在6000米水深水下扫测定位的救助能力,是我国第一艘同时具备空中、水面、水下综合搜寻能力的海上专业救助船。该船船长127米,宽16米,满载排水量7300吨,最高航速可达20节,续航力达到16000海  相似文献   

9.
张晓雷 《航海》2020,(2):23-23
2020年3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东海海区风大浪高,海上险情事故易发多发。3月9日夜间,东海救助局连续作战,成功救助7名遇险人员,切实保障了海上复工复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月9日19:33,东海救助局接上海RCC险情信息:"台海66"轮在上海北港水道505号浮附近搁浅,船艏和机舱进水,有沉没危险,船上4人待救,请求救助。接获险情后,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根据事发位置和险情特点,先后指派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和"东海救204"轮前往现场救助,并要求救助船舶在前往途中科学制订救助方案,做好大风浪中释放救助艇接救等救助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救助快艇"北海救321"轮(见图1)是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装备的新一代20米级救助基地配套工作船,列编以来已参与多次重大救助任务,在救助海上人命财产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型救助快艇设计最高航速为25 kn,船长21.44 m、型宽6.70 m、平均吃水1.42 m,可在近岸和浅水区进行救助作业;具有良好的耐波性和安全性,可在4级海况以下进行救助作业、5级海况以下安全航行;主要用于沿海水域20 n mile、离基地50 n mile以内巡逻  相似文献   

11.
周万里 《珠江水运》2005,(11):11-13
当"神舟六号"成功进入太空,举国关注的时候,一支秘密船队正奉命返航,这支从太平洋深处驶回港口的船队里,其中有三艘就是交通部北海救助局的"德翔"轮、东海救助局的"德意"轮和南海救助局"德进"轮.我们采访了南海救助局"德进"轮上的有关搜救人员.  相似文献   

12.
<正>"南海救101"轮被誉为"中国海上第一救"的救捞旗舰,功率14000千瓦,是目前国内自行设计建造,在救助船舶系列中尺度最大、功率最大、航速最快、抗风能力最强、装备最先进、救助功能最齐全的海上救助船。其集合了众多先进设备,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我国海上搜寻救助力量不足和社会搜救资源缺乏管理等问题,认为主要是缺乏基金,提出增收港务费解决救助基金问题,并指出国家要通过立法解决基金筹集,救助机构的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实行"无效果,有报酬"的举措,从而保障海上搜救得到快速、有效救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我国海上搜寻救助力量不足和社会搜救资源缺乏管理等问题,认为主要是缺乏基金,提出增收港务费解决救助基金问题,并指出国家要通过立法解决基金筹集,救助机构的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实行"无效果,有报酬"的举措,从而保障海上搜救得到快速、有效救助.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5月25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胡劲涛院长与南海救助局林志豪局长等一行,就大型深远海多功能综合救助船项目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胡劲涛院长回顾了双方在8 000kW海洋救助船系列、14000kW远洋救助船系列取得的良好合作业绩,并重点介绍了上船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期待南海救助局在新的项目上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南海救助局林志豪局长表示,上船院为我国救  相似文献   

16.
周汉臣 《水运管理》2012,34(7):19-21
阐述"辽葫渔35207"轮翻扣事故救助过程,分析救助成功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止船舶翻扣及遭遇险情时的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是救助新体制运行的第一年,也是南海救助局建局后第一个工作年.全局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黄菊副总理"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救得下来"的重要指示和交通部党组提出的"三精两关键"总体工作目标,较好地完成了责任海区值班待命和抢险救助任务,初步建立起与救助新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保证救助的各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开创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近日,广东省海上搜寻救助中心通报表彰了珠海海事局在海上搜寻救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四艘船舶,它们就是"珠监拖一"、"珠航标一"、"南海巡32"、"南海巡33"船.近两年来,他们执行海上消防救火任务3起,船舶搁浅、碰撞、翻沉等海事救助9起,救起落水人员29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和当地政府赋予的珠海海事局海上搜救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9.
《航海》2018,(5)
正2018年8月16日,第18号台风"温比亚"逼近上海,上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更新为黄色预警信号,全市全面进入台风防御阶段。海上风大浪高,险情不断。在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的统一指挥下,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迅速响应,紧急出动两架救助直升机,执行救助飞行4架次,成功救助30名遇险人员。8月18日,"浙普渔70006"轮搁浅,东海救助局"华英398"艇救助17名渔民。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3月8日,我国首艘具备空中、水面、水下综合搜寻能力的海上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02"轮列编南海救助局,执行海上救助和值班待命任务。"南海救102"轮船长127 m,宽16 m,满载排水量达7 300 t;续航力达1.6万n mile,航行无限航区;装配有直升机机库等设备,可搭载中型直升机,具备大型直升机起降并进行加油、救生、搜索等作业能力,可在12级风浪中执行救助任务。该船还搭载6 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