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贵州省某高速公路拟采用路基方式通过一河谷左岸坡体,该处发育一崩塌堆积层岩堆体,文中在此路基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岩堆体的形成机制,并采用一般条分法、Bishop、Janbu和Morgenstern-Price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岩堆是岩石山坡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岩石碎块、岩屑后,通过重力或雨水作用搬运至平缓山坡或山坡坡脚上的疏松堆积物体,属于典型的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文中系统地分析了岩堆的工程地质特征、形态和分类,研究了岩堆的形成机理、破坏模式及稳定性,提出了岩堆路段路基稳定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岩堆路基的特性,研究以崩坡积碎块石为主,自然状态下基本稳定、工程扰动后会发生危险的路基加固处理方法。根据理论计算和敏感性分析并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放缓边坡并清除大部分岩堆物质,设置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的处治方案。目前该山区高速公路稳定、安全、景观协调,体现了综合设计方案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厉工厂  倪超超  谭飞  汤瑞  张少国  张羽 《公路》2024,(3):393-399
山区隧道穿越岩堆体时,开挖扰动易导致上覆岩堆体产生局部或整体性的失稳破坏,引起工程地质灾害。以某穿越岩堆体的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对无加固措施、仅在上覆岩堆体注浆加固和岩堆体注浆结合锚索支护双重加固等3种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岩堆体表面变形、隧道内拱顶沉降以及隧道上覆围岩沉降变形趋势,评估不同加固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地层注浆对控制隧道内的拱顶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锚索支护结合地层注浆综合加固方案可有效抑制岩堆体在隧道开挖扰动下的变形,有助于提升岩堆体的稳定性。综合加固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小净距隧道穿越岩堆体诱发的工程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丽 《路基工程》2014,(1):210-213
以渝湘高速公路彭武段铁碛坝大桥工程为例,介绍了岩堆体的稳定性分析,在银盘水电站水位抬升后,对岩堆体的稳定性不利。采用综合工程措施,对岩堆体进行整治。监测显示,整治后的岩堆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了大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岩堆体隧道施工经验缺乏和开挖进尺选择随意性的问题,结合云南麻昭高速公路赵家屋岩堆体隧道工程实例,基于筒仓理论,提出了岩堆体隧道洞口浅埋段开挖进尺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核心土留设长度和不同岩堆体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合理开挖进尺。结果表明:岩堆体隧道施工中,若不采取预支护或预加固措施,各开挖进尺下隧道掌子面安全系数均较小,掌子面存在失稳风险;留设核心土能明显提高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开挖进尺对围岩黏聚力敏感,这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不利。  相似文献   

7.
马鹏  李永奎 《路基工程》2021,(1):158-162
以某工程的陡坡岩堆路基治理为依托,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品字型支挡结构和直线型支挡结构分别建模分析.分析研究发现:品字型迎坡面桩基的拉应力明显大于背坡面桩基,直线型桩基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小于品字型桩基,但品字型桩基对滑坡体的加固效果要强于直线型桩基.从利用土体抗力和材料用量综合分析,品字型桩基的经济性优于直线型桩基.  相似文献   

8.
西藏洛隆县至波密县公路走廊带发育多处大型古老岩堆体,岩堆平均粒径0.7m~1.5m,局部地方还留有3~6m粒径的孤石,对公路工程影响较大,在工程地质调绘、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当地气候条件资料收集等工作的基础上,认为大型岩堆的形成是寒冻风化所造成的基岩剥蚀现象,其形成与特殊的气候、地形、岩性、地震等条件密切相关,结合岩堆的堆积方式、堆积特征及项目定位,提出三种简单实用的处治方法。研究结果为公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关站在施工中出现病害的处理,分析了岩堆体的特性和产生病害的原因,并总结了在岩堆体上的综合施工技术,对岩堆体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在岩堆体上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季航宇 《路基工程》2019,(1):203-206
对郑万铁路两河口特大桥岩堆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措施,并根据岩堆实际稳定情况对参数进行反演,结合室内抗剪强度试验给出岩堆滑动面的抗剪强度用于稳定性计算。综合研究后确定采用双排锚固桩和坡面锚索的综合防护措施。监测结果表明:治理后岩堆体未发生变形,防护设计达到预期目的,确保了两河口特大桥桥墩的稳定性和岩堆下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永奎  李瑞 《路基工程》2020,(1):136-140
以某铁路实际工程利用三排抗滑桩处理大型岩堆为例,基于有限元软件建立等比例实体模型,在初始应力和开挖条件下,采用强度折减法,研究多排抗滑桩在岩堆界面的受力特性,发现了三排抗滑桩在初始应力下的弯矩分配规律,定性分析了开挖阶段三排抗滑桩弯矩分配情况,并对最大水平位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岩堆边坡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 《交通科技》2011,(2):72-73,118
在分析宜巴高速公路三里花岩堆边坡基本特征及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基于FLAC3D理论,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岩堆边坡三维仿真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岩堆天然自重、降雨、地震和人类活动等荷载组合作用,模拟分析了岩堆边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机理和稳定性,并对岩堆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陈建  高波 《隧道建设》2000,20(3):64-67
本文介绍了穿过岩堆的岩脚一号隧道施工技术,着重介绍出口段替代水平旋喷桩的施工方案,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属南岭山脉的中低山区,地形、地质极其复杂。章就本地区隧道位置选择进行了评述,并对岩堆、危岩、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路基与隧道方案以及顺狭窄河谷修桥与隧道方案进行了比较;指出本地区地质条件是影响隧道位置好坏的主要因素;因此,勘案设计阶段对地质资料的收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贵民 《隧道建设》2019,39(9):1494-1499
以下穿岩堆段的丽香铁路黄山哨隧道为工程依托,对岩堆段地表开裂及洞内初期支护边墙严重变形的问题进行研究。地表埋设6根测斜管监测地表位移情况,洞内布置3个断面进行围岩压力、钢架内力、二次衬砌内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锚杆轴力量测。在分析现场岩堆段洞内外受力机制及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数值计算结果优化二次衬砌断面型式及进一步加大二次衬砌厚度及配筋。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隧道岩堆段变形: 1)地表岩堆土石接触面开裂处增设截排水措施; 2)加大隧道初期支护钢架型号及加长岩堆侧边墙径向系统锚杆; 3)加大隧道边墙轮廓曲率并优化隧道二次衬砌型式为圆顺型; 4)隧道预留变形量加大至30 cm; 5)隧道二次衬砌内净空预留50 cm补强空间; 6)隧道拱部设置42小导管超前支护。现场岩堆段采取以上措施后已顺利施工通过,根据洞内外监测结果显示,结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马鹏  李永奎 《路基工程》2020,(5):202-207
以某陡坡岩堆路基工程的品字型支挡结构为对象,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品字型支挡结构的力学特性。在施工和运营阶段,对品字型支挡结构的变形和应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托梁对桩基的变形有协调作用,背坡面的桩基水平应力大于迎坡面,而竖向应力则恰好相反,衡重式挡墙平台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对潜在滑动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品字型支挡结构不适用于治理不稳定岩土体,需对桩前岩土体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型岩堆边坡由于岩土体结构特殊性导致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且治理难度大,通常采用抗滑桩进行加固。但边坡在雨季期间受地表水、地下水对岩堆体弱化作用和施工持续扰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地表和深部岩土的变形,设计考虑的最不利滑动面之下极可能受到各种扰动后形成更深的滑坡面,往往导致地表变形范围变大和深部扰动更明显,导致抗滑支挡结构开裂甚至失效等。通过典型岩堆边坡开展全过程的地表、深部岩土位移和全分布式光纤传感测试抗滑桩内力的监测成果分析表明:该大型岩堆边坡在原设计的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范围、深部岩土变形均大大超出原设计加固范围和深度,导致原抗滑桩刚性转动,变形不收敛。根据监测进行了动态设计和信息法施工,采用清方减载和增加一排抗滑桩后,监测表明边坡变形收敛。  相似文献   

18.
内昆线岩堆的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建内昆线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岩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及稳定性的评价。对线路方案的比选,以及应采取的工程措施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某铁路工程采用三排抗滑桩治理大型岩堆为例,基于有限元方法,以7组排桩间距为变量,研究分析多排抗滑桩的受力特性.研究发现在不同排间距下,三排抗滑桩的滑坡推力及在岩堆界面的弯矩变化规律,为治理大型岩堆提出了最优排桩间距建议值.  相似文献   

20.
鹰嘴岩隧道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依据工程地质条件,鹰嘴岩隧道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隧道进口岩堆体、岩溶、断层破碎带等。岩堆体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岩溶涌水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水,堵排结合”的治理方案,断层破碎带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基本原则。开挖过程中坚持先探后挖,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引入动态设计概念,使工程设计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