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矮肋斜T梁桥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矮T梁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而将其用于大角度斜梁当中,使得问题的研究更加复杂化。为了探讨预应力混凝土矮T梁的力学性能,分析斜梁桥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先后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广义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设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广义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对矮肋斜T梁桥进行受力性能分析能取得较好的计算精度,并可用于工程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易因竖向预应力损失等导致抗剪性能不足,引起腹板斜裂缝和梁体下挠等病害.为提高混凝土梁桥的斜截面承载和抗裂性能,提出了表层嵌贴(NSM)预应力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腹板的方法,研发了专用夹具及张拉锚固装置,并实现了预应力NSM CFRP对钢筋混凝土T梁腹板的抗剪加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根预应力N...  相似文献   

3.
钢锚梁索塔锚固区中钢锚梁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斜拉索水平分力,混凝土塔壁只承担小部分,而水平分力是引起索塔锚固区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荆岳长江公路大桥索塔锚固区设计中布置了一定的预应力以增加混凝土的安全储备.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手段,分别对索塔锚固区在预应力、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无预应力)工况下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钢锚梁设计支承方式下,锚固区的应力均满足要求,但在设计支承方式(无预应力)时,锚固区混凝土塔壁存在较大的主拉应力集中,因此在索塔锚固区上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支承形式对曲线梁桥转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曲线梁桥结构本身的特点,在荷载作用下弯矩与转矩的相互耦合作用,其支承形式应根据曲率半径的大小、上下部结构的总体布置决定,从而选用对结构受力有利的支承形式,并由此决定全桥的力学计算模型。文中针对不同的支承形式对曲线梁桥转矩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桥的受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迎九 《西北公路》2001,(1):30-32,14
从对结构受力有利的目的出发,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桥支承的选择,中支承偏心位置的调整及预应力钢束对曲线梁桥内力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予以分析,其分析结果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桥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梁式连续斜梁桥静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梁桥的力学特点与正交梁桥相比有很大区别。介绍斜梁桥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连续斜梁桥的空间有限元分析,讨论斜度、横向联系刚度及支承刚度对斜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得出若干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工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桥梁设计冗余度概念,探究了墩梁不同接连方式以及不同损坏形式对箱体梁桥结构安全冗余度的影响。基 于分析结果,提出了考虑预应力箱梁冗余度的一系列系统参数,可用于混凝土预应力箱体梁桥冗余度优化计算设计和安全度评估。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开展对预应力混凝土矮T斜梁桥的试验研究,其中包括单梁的静力性能研究以及成桥的静、动力性能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对矮T斜梁桥结构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并对偏载及中心加载情况下各支点反力的分布特性进行探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矮T斜梁桥是一种性能良好、易于施工、耐久性好的新型桥梁结构形式,可以广泛用于平原地区中、小跨径的公路桥梁中。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技术在北京城市桥梁上已广泛应用,它们有预应力独柱弯桥、点支承异型板桥、箱形预应力叉口桥、钢-混凝土联合梁桥等型式桥梁。本文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预加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开裂梁体刚度效应的影响,以公路桥梁中常用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T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设计规范中开裂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计算原理,采用统计分析、室内试验梁和实桥试验相结合方法,分析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受拉区预压应力与梁体短期抗弯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箱梁和T梁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随预加力在受拉区混凝土所产生预压应力的增大,开裂梁体短期抗弯刚度提高;对于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钢束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梁体短期抗弯刚度,较好地抑制梁体受力裂缝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梁桥(以少筋微弯板梁桥为例)大边梁加固的新方法,即仅加固梁桥的边梁,使边梁截面尺寸增大,刚度增加。该法便于施工,可有效改善荷载分布,降低内梁所分配到的活载,从而提高全桥承载力。发展了斜梁桥的“广义弹性支承连续梁”理论,使大边梁桥梁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简单明了,并以此分析正桥的荷载分布,得到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在多轴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准则,即双剪强度三参数准则模式,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研究,分析混凝土在双轴应力状态下强度提高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强度提高问题,提出考虑混凝土强度提高的竖向预应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从抗震设计反应谱理论角度,通过改变地震动的输入方向,引入抗侧力桥墩的相对墩底剪力比参数来判别混凝土弯斜梁桥的横桥向和纵桥向规则性,探讨了圆心角、曲线半径、跨径、跨宽比和跨高比等结构参数变化对混凝土曲线梁桥双向规则性地震行为的影响规律,以及斜交角、跨径、跨宽比和支承刚度等主要结构参数变化对混凝土斜交箱梁桥双向规则性地震行为的影响规律,由此建立了混凝土曲线梁桥和斜交箱梁桥双向规则性参数化的划分标准。并通过回归分析,提出了E1水平地震作用下适用于严格规则和近似规则混凝土弯斜梁桥地震力的近似计算方法。算例验证表明,抗震近似计算方法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长期变形与应力状态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梁体应力水平越高,其跨中长期变形与现行规范计算值间的差异越大。针对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性能的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等,进行试验研究,对现行规范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性能计算的方式进行验证,并采用徐变系数?(t,t_0)的修正系数λ对其加以适当的修正。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考虑修正系数后的理论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能较好地吻合,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长期变形和长期应力,进而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均没有给出预应力构件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的计算方法,基于预应力设计原理推导了预应力构件碳纤维加固承载力计算方法,以某3~50m预应力混凝土T梁碳纤维板加固工程为例,给出了粘贴碳纤维材料加固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的计算过程,本文研究成果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加固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40m双预应力混凝土桥的设计施工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伟  刘红卫  张平杰 《公路》2002,(11):42-46
通过对 40 m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设计施工及试验 ,指出了这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受力特点 ,提出了一种保证双预应力顶压工艺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给出了该试验梁钢绞线和粗钢筋与管道的摩阻系数等。  相似文献   

17.
从对结构受力合理的目的出发,论述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桥制动墩的选择、支承横向偏心位置的调整及释放部分水平约束对曲线梁桥内力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弯桥的支座布置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座式单轨PC(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桥结构具有承重、导向及稳定的作用。阐述了作用于PC轨道梁桥结构上的荷载,曲线PC轨道梁的内力计算,预应力计算,应力计算及组合。简要介绍了PC轨道梁的支座、伸缩指形板及梁内或梁上预埋件的设置。  相似文献   

19.
金秀辉  黄侨 《公路》2006,(10):11-15
矮肋T梁作为新型桥梁结构,应用在大角度斜桥中,由于斜度、弯扭刚度比及支承刚度等因素的影响,内力分析与直梁桥存在着较大差异。传统的计算方法虽然能够将空间效应简便地转化为平面问题来处理,但是引入的过多假设很难反映结构的整体与局部效应。文中通过组合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真实模拟,实现结构的仿真分析,从而全面、详尽准确地掌握矮肋T形斜梁桥的空间受力行为及力学特点。最后通过矮T斜梁桥的试验研究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矮肋T梁进行了综述评价。  相似文献   

20.
贾伟红  张志平  郝龙  成立涛 《公路》2022,(5):212-216
黑山共和国BAR港~北部城市BOLJARE主干道地处高地震烈度山区环境,地形条件复杂。路线经过地段总体为高中山,海拔高差巨大。针对黑山共和国的地形区域特点,对中小跨径桥梁常见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板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3种桥型进行多维度的比选,初步确定采用综合评价好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梁形式,结构体系采用连续刚构体系。连续刚构板梁桥不仅自重轻,性价比高,且抗震性能好。进一步针对等截面板梁、变截面板梁和π形梁3种实心梁衍生形式进行比选,最终确定采用综合评价最佳的适应东欧高地震烈度山区环境的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连续刚构板梁桥。结合连续刚构板梁桥和黑山地区特有的山区地形地貌,对扩大基础和桩基础两种基础形式进行比选,建议采用以桩基础为主体、扩大基础为补充的搭配模式。提出的桥型方案已在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评价。连续刚构板梁桥作为一种较新的桥型方案,为类似山区高震区环境中的桥梁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