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风 标致206     
标致307今年没有推出两厢车或许是在为206让路,其实很多人已经等待了许久,比307小一个级别的206拥有很成熟的平台和技术,完全有能力给它的等待者提供更好的性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葛钧  刘远 《轿车情报》2008,(4):94-99
在二月左右,307两厢车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和大家见面,市场的热烈反应预示307两厢车将继续着消费市场对307的热捧。东风标致307在去除了尾厢设计外其余部分采用了和三厢车一样的设计。大尺寸的进气格栅配以4条平行镀铬装饰条,大尺寸立狮标识,无需太多的解释和夸张的渲染,即彰显出标致家族的高贵血统。狮眼大灯凹凸有致,散发炯炯目光。  相似文献   

3.
标致在中国的策略无疑是谨慎的,在敏锐地感觉到国人对车的口味已慢慢转变的时候,标致及时抓住了这个时机,推出了这部原汁原味的两厢307。  相似文献   

4.
据悉,东风标致2008年春节后的第一款新车确定为两厢版307。这也是国内继高尔夫、骐达和福克斯之后的第四款两厢A级车。业内普遍认为,在国内接受两厢造型之后,将会有更多的两厢中级车产品有望国产。  相似文献   

5.
不能不说,赛拉图欧风来得稍稍有些晚。虽然两厢车在国内市场上的接受程度日渐提高,但前已有福克斯、骐达等车型热门畅销,两厢马自达3和标致307亦来势汹汹,虽然在2004年塞拉图欧风首次推出之后,海外媒体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但想在国内市场立足,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车厂特地安排了一部赛拉图欧风给我们做测试,希望我们能在日常的使用中更多地发现它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东风标致206     
东风标致在引进生产307车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又适时地引进了标致另一款当家车型206。这次206并没有像307一样先推出三厢车型,而是选中了原汁原昧的两厢车型。由于标致206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作为东风标致生产的第二款车型,它的上市也是备受关注。不过206在上市后,关注它的消费者也立刻分为了两个阵营,不喜欢它的人大多是对它的空间和内饰做工不太满意;而喜欢它的人则被它的外形、出色的动力与操控性能所吸引。  相似文献   

7.
《车时代》2008,(12):299-299
武侠小说里面说用剑的境界有一种高深,叫做人剑合一,开车也是一样,人车合一才有真正驾驶的感觉,那是一种美妙感觉,一种极致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蓝河  ;王伟摄影 《车时代》2008,(5):100-103
《清平乐·十万大山试新车》: 行疾路窄,飞车越关隘,十万大山望无际,方逞英雄气概,登高赏春抒怀,群峰绿裳新裁。笑问天下豪杰,孰敢放马过来?!  相似文献   

9.
《汽车情报》2007,(36):11-11
标致307两厢的轴距为2608mm,比三厢版短4mm,长宽高分别为4212mm、1762mm和1531mm。从造型来看,标致307两厢基本继承了欧洲原型车的造型,标致家族的鲨鱼嘴造型也出现在了国产307两厢上,与东风标致新近上市的标致307三厢车型风格保持一致。在国外,标致307的换代车型308已经发布,即将上市。而在国内,东风标致307两厢的上市时间预计会在2008年3月。  相似文献   

10.
徐钢  林浩 《当代汽车》2008,(5):36-39
法国标致早在2001年就开发了307,包括3门、5门掀背,以及旅行车型307SW。当东风标致在2004年引进307车型国产时,所生产的307却是前所未有的三厢307,原因是针对中国市场,在原来两厢的外型基础上,嵌入了独有的“尾巴”。虽然三厢版本的307在A级车市场中也拥有不错的销量,虽然三厢版307更符合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但是,作为车迷的我却一直期待着两厢版本的307早日出现在大街小巷。这份期待在心中已存留了很久,直到东风标致307两厢的上市。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8,(8):223-223
日前,东风标致在外滩举行了盛大的307两厢鉴赏会。除了受邀的各界贵宾外,当晚参加活动的主要为东风标致206、307的车主们,歌舞盛宴、美酒夜光杯之余,新近上市的东风标致307两厢以时尚动感的外形设计、成为当晚最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邵笑  张岚  赵迪 《车时代》2008,(8):50-57
早在307的三厢版本上市之际,它的操控性就得到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很大认同。而今两厢版本的推出,一方面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操控性的进一步提升。307两厢的整体表现在沿袭了原型车较为扎实的底盘表现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灵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