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救捞体制改革完成后,交通部海上专业救助力量实行了动态待命值班制度,建立厂海空立体救助体系,提高了海上人命救助效率,并且已经从海上逐渐延伸到内水。海上专业队伍抢险打捞成绩斐然。国家专业海上救助、打捞队伍已经成为国家应急反应机制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航运市场和海洋经济必将进一步繁荣。但随着海上船舶的大型化、  相似文献   

2.
国家海上专业救助队伍是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国防交通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应海上值班待命和救助需要,交通救捞系统各救助局建造并投入使用了多艘先进的救助船艇,先后列编了多艘大功率救助船舶.实践也证明这种大功率救助船在实施海上人命、财产救助,维护海洋环境清洁,助力国家能源发展和经济建设,维护国家海...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海上活动累年增加,海上险情更是不断发生。在险情发生后,为了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财产损失和挽救人员生命,国家各级政府都建立相应的《海上搜救应急预案》。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十数年的搜救应急值班经验,从搜救工作定位、搜救力量构成、值班职责、搜救发展等几个方面,并对其中的细节加以阐释,对如何做好搜救应急值班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揭牌,标志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开始运行。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承担实施三沙周边海域应急救助和抢险工作,为区域内救助船舶、航空器实施救助任务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运行,将进一步优化南海救助力量布局,为建立中国救捞24小时管辖海域应急救援网络夯实基础,对保障南海海上人命环境财产  相似文献   

5.
翁志敏  李鑫健 《航海》2014,(5):56-59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作为海上专业救助队伍,从事东海辖区内海上人命救助及以人命为直接目的的财产、海洋环境的救助,全力守好海上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进一步完善救助值班待命机制,提高救助成效,笔者对东海救助局2008-2012年执行的海上救助情况进行分析,对救助力量部署提出一些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6.
郝勇  傅春燕  吴志新 《水运管理》2009,31(12):25-27
阐述厦门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应用应急管理理论分析现有体系存在法制不完善、救助力量分散、救助基金短缺、专业力量优势不明显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完善厦门海上应急管理体系建议:制定厦门海上搜救实施办法;增强大众危机意识;提高救助人员素质,改进救助装备;加快海上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救捞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救助和打捞工作得到快速发展.沿海立体救助体系的建立和救助船舶动态待命制度,大大提高了救助反应速度和救助效果.但是与最快速、最科学、最有效的救助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对海上搜救工作的总体要求,提高海上搜救应急反应能力,以保证人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海上应急救助所面临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海上科学救助水平,"以最满意的救助效果回馈最迫切的社会期望"是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长期以来追求和奋斗的目标。此文从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力量调派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对科学救助进行阐述和分析,作为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海上科学救助水平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崔燕 《中国船检》2011,(12):76-78
海上救助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全球海事界的地位。中国救捞是我国唯一一支国家专业海上救助队伍,作为国家应急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海域人命救助、船舶和财产救助、海上应急抢险打捞、海上消防、溢油污染清除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代表我国政府履行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和双边海运协定等赋予的国际义务。一次次大风浪中的救助,一次次应急抢险打捞,中国救捞人用他们的忠诚、热血和专业能力化险为夷,保障了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刘磊 《航海技术》2021,(3):20-25
"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和实施,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海上资源开发、航运发展和港口建设将迎来新的高潮,从而对国家海上应急救助保障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南海岛礁的开发建设,需要更多的救助船舶走向深远海,以确保南中国海的海上救助逐步常态化.为适应海上应急救助保障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李鑫 《中国海事》2012,(6):67-68
日前,福建省政府副省长、省海上搜救中心主任王蒙徽对两马直航客轮"金龙"号应急救助工作作出批示:此次两马客船"金龙"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卓有成效!特别是省海上搜救中心反应迅速,组织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上应急管理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和减轻海上突发事件造成危害的最后环节和最直接的手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介绍了烟台海事局辖区海上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海上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力求对进一步提高海上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海上人命救助能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王德才 《水运管理》2007,29(4):33-35
通过一起成功救助高速客船发生碰撞进水沉没却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案例,剖析在海上应急救助中各救助成员单位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和处置紧急情况能力的原因,认为完善的海上应急救援机制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是海上航行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有效的海上人命救助,海事搜救部门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完善的搜救应急通信体系:文中介绍一起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收到海上人员落水报警,通过发布英文航行警告与过路的外籍船舶及时建立起应急通信后,成功实现人命救助的案例,阐述了建立应急通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建立搜救应急通信的方法、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为我国海上搜救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3月23日,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韩国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山东烟台举行海上搜寻救助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该《备忘录》旨在加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与西海地方海洋警察厅在海上搜救业务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做好中韩水域间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提高海上搜寻救助行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多年以来,美国海上救助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先列,找出中国与美国在海上救助水平上的差距,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海上搜救管理体制、救助装备、应急反应速度、搜救立法、搜救志愿服务和教育培训6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海上救助水平进行对比探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我国海上救助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正稀 《中国水运》2005,(12):26-27
海上救助,任重道远;快速有效,人命关天。为了更好地集合社会船舶积极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快速及时有效地就近调动社会搜救资源参与海上搜救,对海上搜救基点进行合理布局调整,弥补台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力量配置严重不足的现状。台州海事局根据辖区实际情况,于今年7月份组建了社会力量应急待命船舶和数据库,建立了搜救贴补机制,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海上搜救的积极性,较好地利用了社会搜救资源为台州海上搜救行动服务。  相似文献   

18.
肖克平 《水运管理》2021,(3):4-6,13
1救捞系统是我国海上应急救援中坚力量我国海上应急救援力量包括救捞系统(1)专业队伍,海事、港航公安、渔政、公安水上执法等救援队伍,以及应急救援志愿者等,过往商船、渔船也有义务参与海上应急救援行动。救捞系统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海上应急救捞专业力量,具有执行空中、水上水下立体救助任务和应急抢险打捞任务的综合能力,最危险、最紧迫、最艰巨的海上救助打捞任务大多是由救捞系统专业队伍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海上救助分级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海上救助分级体系概况从我国现有的与海上救助相关的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关于海上救助的分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搜救预案》)中体现出的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二是针对某遇险事件的海上救助事故性(主要是危险性)分级。(一)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由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省级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上搜救分支机构三级搜救指挥协调机构组成的海上救助主管协调机制,因此,我国海上救助的分级中存在着对海上救助的管理性分级。我国《搜救预案》中提到的海上救助行动的分级…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12,(1):44-44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量的迅猛增加,海上救助频繁发生,为使各会员单位更好地了解当今海上救助事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以有利于工作上的配合,上海市航海学会于2011年12月23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思南楼举办"海上应急突发事件处理及案例分析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