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Cr12MoV钢经一次硬化处理和二次硬化处理后的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经二次硬化处理后,由于粗大碳化物的数量减少、形态改善,从而提高了其耐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预渗氮和预渗碳对 Cr7Mo3V2Si 钢经强韧化处理后所得渗层的扫描断口形态、冲击韧性和硬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r7Mo3V2Si 钢的含氮马氏体具有高碳马氏体形态和孪晶亚结构.渗层出现硬度峰值,表面硬度略低,表面硬度受控于残余奥氏体量,可通过冷处理而得到提高.建议对 Cr7Mo3V2Si 钢制冷作模具采用表面改性复合强韧化工艺,以提高使用寿命和改善其破坏形式.  相似文献   

3.
稀土元素对渗硼过程、渗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体粉末法将硼和稀土元素渗入钢的表面,通过金相组织观察,x射线结构分析和渗层显微硬度测定,研究了稀土对钢的渗硼过程、渗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对钢的渗硼过程有明显的活化催渗作用;稀土元素的加入量对催渗作用有一最佳量,在渗硼过程中稀土元素也同时渗入钢中和Fe_2B相中,由于稀土元素的同时渗入,使渗层组织基本上由Fe_2B单相组成,从而改善了组织,提高了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三种冷作模具钢LDI、65Nb和Crl2MoV的橡胶轮磨损试验和松散磨粒磨损试验,以及磨损表面的SEM形貌观察,分析了试验钢的低应力磨粒磨损特性,同时研究了组织和力学性能对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应力磨粒磨损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硬度,淬火态组织的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CrNiMo热锻模钢渗硼工艺及渗硼层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渗硼后材料耐磨性提高10倍左右;渗硼后冲击韧性虽有所下降,但仍具有一定韧性,并可进行高温淬火回火以有效提高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硬度试验、金相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和在几种酸、盐水中的耐蚀试验对超高强度不锈钢 OCr17Ni7Al 在奥氏体化处理中渗硼或时效中渗氮的复合强化热处理进行了研究。渗氮后表面硬度增加,耐蚀性有轻微降低,但仍优于 Cr13型钢。渗硼后表面硬度明显增加,耐蚀性与原钢相近。  相似文献   

7.
在设计出高接触应力往复磨损试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金相组织分析、物相分析、表面硬度及梯度测定、耐磨性测定和磨损后表面形貌观察等手段研究了爆炸硬化处理后110Mn13高碳高锰钢的组织和高接触应力下的初期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经爆炸硬化处理后的高锰钢,表层组织仍为奥氏体组织.但其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变形层,表面硬度由爆炸硬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声冲击设备对EA4T车轴钢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采利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车轴钢表面结构的变化,并对超声冲击处理前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处理后,试样表面发生了剧烈的塑性变形,晶粒明显细化,显微硬度呈梯度化.随着超声冲击功率的增加,变形层厚度增加,粗糙度减小,表面硬度增大;与未经超声冲击处理的试样相比,在超声冲击功率180瓦作用下,表面粗糙度降低了6.5倍,试样的表面硬度提高了25%,变形层厚度大约为80μ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经淬火回火和既经淬火回火又经不同工艺气体氮碳共渗而获得了不同渗层厚度和不同组织的重负荷冷作用模具用钢W6Mo5Cr4V2钢试样的多冲击疲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渗层厚度和组织适合,脆性较低的试样,且在只有低冲击能量下,才具有比未经共渗的试样高的多次冲击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冷作模具钢65Nb的渗碳复合强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冷作模具钢65Nb经高温固体渗碳后采用淬火加多次回火,及不同时间等温淬火后的组织分布及硬度分布,同时对65Nb钢550℃低温渗碳后的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5Nb钢经渗扩碳复合强韧化后,由表面至心部存在硬度梯度,并于一定深度出现峰值,对于提高模具钢的耐磨性和抗脆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低温渗碳可实现无形变地达到表面强化。  相似文献   

11.
45Cr4NiMoV轧辊堆焊焊条堆焊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一种用于45Cr4NiMoV钢轧辊修复的耐磨堆焊焊条.工艺试验表明,采用打底焊过渡层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堆焊时出现裂纹.金相显微分析表明,研制的轧辊堆焊焊条的堆焊合金组织是马氏体基体和少量碳化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堆焊层的平均硬度在HRC52左右,满足45Cr4NiMoV轧辊材料的硬度要求,耐磨性远远大于45Cr4NiMoV轧辊材料。是其耐磨性的127.5倍,可用于轧辊的修复堆焊.  相似文献   

12.
激光熔敷耐磨梯度复合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激光熔敷方法在A3钢表面制备WC梯度涂层,并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涂层的组织为镍基固溶体加少量硼化物、碳化物及硬质相WC,其中WC颗粒的粒度及含量沿母材向表面方向呈梯度变化。涂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随着成分的变化而平缓变化,界面应力降低,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铸造余热、采用中断正火的工艺研制出45SiMnCrMo新型耐磨材料,分析随中断正火温度的变化,材料的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从而可以得到既有良好的强韧性及耐磨性,且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铸造余热、采用中断正火的工艺研制出45SiMnCrMo新型耐磨材料,分析随中断正火温度的变化,材料的硬度、冲击韧性、耐磨性的变化规律,探讨性能变化的微观机理.从而可以得到既有良好的强韧性及耐磨性,且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典型冷作横具钢65Cr4W3Mo2VNb,Cr7Mo3V2Si 和 Cr12MoV 经强韧化奥氏体化后的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测定了其中温转变 TTT 曲线,求出强韧化奥氏体化后钢中基体含碳量,得出了奥氏体化温度和中温转变等温温度对下贝氏体组织的影响以及中温转变等温时间对下贝氏体量的影响规律,还得出了部分低温转变对随后中温转变下贝氏体形成孕育和和下贝氏体组织的影响特点,包括连续冷却和等温马氏体转变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和中温等温时间对 Cr7Mo3V2Si 钢经中温转变后的硬度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钢的硬度不断增加,下贝氏体晶粒急剧长大,随中温等温时间的延长,下贝氏体量增多,钢的硬度下降,超细化多要强韧化热处坤使 Cr7Mo3V2Si 钢的冲击韧性显著升高,使 Cr7Mo3V2Si 钢制 M12六角螺母冲头的使用寿命超过1万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两种Al-27Zn合金经425℃×8h固溶及125℃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硬度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形态为: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少量未溶树枝状晶组织以及大量细小弥散富锌的η相;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提高了Al-27Zn的硬度;两种合金均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降低了耐磨性;探讨了磨损机制及材料组织、硬度对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喷丸处理可以使铁素体不锈钢1Cr17实现表面自身纳米化.对不同工艺的试样进行在高温空气介质中的耐氧化试验,结果表明1Cr17不锈钢经纳米化喷丸后,在氧化20 h后材料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富Cr的致密的内氧化物层,有效的防止了材料的进一步氧化.喷丸后又经过退火的试样,在氧化12 h时表面就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内氧化物层,因为退火可以有效地释放因为喷丸而产生的压应力,可以更好地促进Cr向表面的扩散,更快的在合金表面形成富Cr的氧化物,从而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  相似文献   

19.
喷丸处理可以使铁素体不锈钢1Cr17实现表面自身纳米化.对不同工艺的试样进行在高温空气介质中的耐氧化试验,结果表明1Cr17不锈钢经纳米化喷丸后,在氧化20 h后材料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富Cr的致密的内氧化物层,有效的防止了材料的进一步氧化.喷丸后又经过退火的试样,在氧化12 h时表面就形成了一层致密的内氧化物层,因为退火可以有效地释放因为喷丸而产生的压应力,可以更好地促进Cr向表面的扩散,更快的在合金表面形成富Cr的氧化物,从而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