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混合动力摩托车的研究是以嘉陵JL50QZC摩托车为平台,在其发动机主体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开发一套以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和以液化石油气LPG为燃料的电控喷射发动机系统,实现了摩托车混合动力配置和控制。本实验研究借助直流测功机、排放仪等测试设备,通过大量台架实验以及与原机的对比,优化出用于匹配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的控制参数,将标定好的发动机装车并进行路试,动力性与原机相比变化不大,排放水平下降幅度很大。  相似文献   

2.
混合动力汽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动力汽车是燃油动力加电力的汽车。它的混合动力总成包括发动机和电动机,且巧妙地结合了发动机和电动机各自的优点;还有内置动力分离装置的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镍氢电池组和动力控制总成等。  相似文献   

3.
串联混合动力电动客车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应用非线性规划的优化方法,在某一特定循环行驶工况下,以发动机燃油消耗最小为目标,以蓄电池SOC变化为约束条件,对串联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使车辆行驶所需功率在发动机和蓄电池之间合理分配.利用ADVISOR电动车辆仿真软件,对开发的串联混合动力电动客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当前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的的能量管理优化和以降低冲击度为目的的动力协调控制等方面,对排放性能的研究还未受到重视。提出今后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研究重点不仅要实现最优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要兼顾发动机尾气排放,尤其是低温冷起动阶段催化器出口的排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考虑电池温度、电池寿命、模式切换时的平顺性以及各部件的可靠性等因素,整体分析、系统优化以油耗和排放为多目标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发动机热管理、蓄电池热管理与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方法,从人-车-路闭环角度开发满足实际道路运行条件要求的控制策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切过程中发动机频繁启停引起的发动机排气温度和进气流速波动明显,导致SCR催化器催化效率降低和排放恶化,尤其是低温冷启动阶段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建立精确的SCR催化器瞬态模型较为困难,传统基于模型的混合动力控制策略开发方法效果较差.以某P2构型插电式柴电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发动机、电池和SCR后处理系统的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深度强化学习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问题,采用DQN算法对油耗和排放组成的加权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以需求功率、蓄电池SOC和SCR温度为状态变量、以电机最优功率为输出变量的控制策略;最后将测试结果与DP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燃油消耗为2.623 L/100 km,SCR催化器出口NOx排放为0.2275 g/km,与DP控制策略相比,分别下降10.12%和25.69%,证明了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混合动力汽车由于能够减少燃油消耗和降低排放而迅速发展。在各种混合动力汽车中,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串联和并联混合的优点,其工作模式的优化取决于许多部件,如发动机、电机/发电机、电池和功率分流装置等部件。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开发比其他混合动力汽车更复杂。以丰田卡罗拉混合动力汽车为例研究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策略。基于对典型驾驶循环的效率分析,提出优化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的模糊转矩控制策略。建立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车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车辆油耗和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动力分配控制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的核心技术,其动力分配是否合理、灵活以及精准直接影响着混合动力汽车各方面性能表现。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不同运行工况的道路试验测试,研究混合动力系统动力分配控制策略,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工况、不同电池SOC值和不同加速踏板开度时,混合动力系统如何分配发动机和电机动力。试验表明,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单元根据驾驶人的驾驶意图,在保证驾驶人需求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发动机稳定工作在最优工作区域,实现既可以有效节省燃油,又不会因为考虑燃油经济性而影响车辆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8.
对丰田最新推出的混合动力(RPIUS)汽车动力部分进行研究,分析其驱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特点,研究各工况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工作状态和交换方式,进行丰田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环保等实用性的仿真,为混合动力汽车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客车的动态特性决定了客车的舒适性、行驶安全性,并且影响着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针对某混合动力客车的动态特性,创建该混合动力客车的车身骨架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车体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发动机振动为激励,进行谐响应分析,监测并得到车身不同位置的振动响应数据;为后续优化车身结构、解决车身振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发动机/电动机来改善车辆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料消耗的车型,其技术特点比较适合公交车的应用.据了解,相对传统车型,其节能量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分布在小区域v内的连续电荷体系在远场所产生的电势,可表为一组位于原点的各级多极子在远场产生的电势的叠加,而连续分布电荷体系可用位于原点的各级多极子代替.  相似文献   

12.
电动轮的类型与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动轮的起源以及新一代电动汽车中电动轮的历史背景,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意义的电动轮进行了分类,并归纳了其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电动轿车制动过程中前后轴制动力关系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电液复合制动控制策略。该策略在满足驾驶员制动感觉的前提下,符合法规对制动过程的要求。通过不同附着路面上的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为了满足制动法规的要求,在不同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尤其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为了避免前轮抱死而出现不稳定的危险工况,应该将电机制动力进行限制。同时,通过测功机对电机制动过程中对电池组的回馈电流大小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基于测试数据对基本市区工况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汽车发动机多采用增压技术,增加进入发动机汽缸空气量,以达到增大动力的目的。 如众所知,传统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带动,其转速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而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推动增压器工作,会产生加速迟滞现象,增压值越大,动力衔接越不易平顺。  相似文献   

15.
具有抗分布电容以及简单实用等特性的充放电电路是目前微电容测量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测量电路,本文对基于充放电原理的微电容测量电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介绍一种基于充放电原理的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16.
广东电网的高速发展,对变电站和电网运行人员的电气设备操作技能和事故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培训设备也应适应电网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主流变电站及电网仿真培训系统的分析,从系统构成的模式上进行比较和选择.并结合广东电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广东电网500kV变电站及电网仿真系统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电力推进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综合分析比较了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的特征,指出了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广泛的使用前景.介绍了当今世界上的几种流行的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分析了它们的结构、模块、性能等特点.提出在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汽车动态特性的电动轿车电气传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汽车动态特性和车辆动力学原理,分析了汽车电气传动系统的功率-转矩-速度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ATLAB软件环境的电动汽车仿真模型。改进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辆的设计方法,并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一种混合动力电动轿车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19.
从电动公共汽车的发展出发,分析了在电动公共汽车中应用的整车结构设计技术、能源技术、电机驱动技术、电控技术和系统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20.
������Ӧ�������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做好电力物流和供应链的管理在电力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力物流以及电力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电力供应链的特点及传统电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问题,结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观念探讨了电力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