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对共作装置三维实体设计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实现了装载机并作装置三维实体参数式交互设计,建立了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三维实体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2.
以山区石笼支挡结构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建模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在Windows平台下, 以Visual C 为工具,进行了山区石笼支挡结构物综合设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文章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对系统的模型实体类和窗口界面类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将该系统应用到了实体示范工程中.  相似文献   

3.
三维隧道CAD系统是在国内缺少成熟的公路隧道CAD辅助设计软件的现状下,针对公路隧道设计涉及专业面广、设计变更多等特点而研发的辅助设计软件,其主要功能包括:与路线CAD集成的隧道平纵设计、参数化方式的隧道衬砌设计、基于DTM和实体建模技术的隧道洞门三维化设计,通过开发软件提高隧道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是复杂和多样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白色系统,而是一个灰色系统.其数据变化不是割裂的,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管理的地理实体不仅包括白色地理实体,也包括灰色地理实体.其管理的数据不仅包括白色数据,也包括灰色数据.灰色动态的概念应该贯通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分析和显示中.以地下排水管线为例,介绍了灰色理论在地下管线状态评定中的应用,采用维修费用作为管线状态这个灰色数据的关联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Pro/E平台下进行凸轮的实体参数化设计,并应用ADAMS进行系统仿真,对相关产品的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隧道设计理念落后,隧道设计大都是在二维视图上进行设计的,设计与实际地形、地质结合及出图的效果都不理想。隧道洞口三维设计系统是一款基于三维实体的新型设计软件,可以有效地弥补隧道二维设计的不足。介绍了隧道洞口三维设计系统的特点及设计思路,并结合实例介绍该系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隧道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夏为 《上海汽车》2002,(10):19-21
文章对现有的三坐标测量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具有测量数据格式到设计数据格式的转换功能,达到三坐标测量系统与CAD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目的,从而实现以实体工件为原型的逆向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现有冷再生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复合式基层的结构优化,提出一种复合式冷再生基层设计理念,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基层采用柔性冷再生上基层并在其下铺设半刚性冷再生下基层.利用BISAR路面计算程序及HPDS路面设计系统对贵州地区典型的路面结构受力状态进行研究,以此确定适宜的结构层参数范围,并应用于实体工程中.实体工程的检验发现...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发动机水冷化需要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分析及计算。由于摩托车发动机本身结构紧凑、体积小,再设计布置水道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进行三维实体造型设计。为了在设计时尽量减少投入、简化结构和降低制造成本,在进行水冷化的过程中应注意产品的继承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振动法设计的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存在诸如开裂、压实度超百、水泥剂量高等一些问题.从级配、试验手段、现场质量控制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利用振动击实仪通过逐级填充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和试验研究,确定了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级配范围,通过振动法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成型试件测试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法相比,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要大1.02~1.04倍、含水量小0.5%~2.0%、强度约为传统设计法的2.2倍.实体工程应用效果表明,振动法所确定的级配不易离析、便于施工,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结合实体工程应用.提出了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现场质量技术要点;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可节约水泥约30%左右.因此,振动法设计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拌和、摊铺、碾压在实体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及其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应用Pro/E机构运动仿真模块进行运动仿真的工作流程.通过应用Pro/E机构运动仿真模块对双前轴转向传动机构进行匹配设计的实例,论述了商用车双前轴转向传动机构的设计理论要求、初步的传动机构实体建模方法以及转角特性分析方法、理论模型与实体模型的转角特性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实体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并简要介绍了转向传动机构与悬架系统的运动十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实体单元模型内力图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熊刚  杨立坡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4):106-108,112
当依据规范对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验算时,需掌握其内力状态.有限单元法对复杂结构进行内力分析有时需要采用空间实体单元,而ANSYS软件不能直接输出实体单元模型的内力图,需另行开发.文中介绍了利用软件后处理中的面操作,通过面积分和矩阵运算并编制APDL宏程序求实体单元模型内力图的方法.给出了4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连续梁求内力图示例,并对实体单元模型的有限元解与采用三弯矩方程求得的理论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所述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得实体单元模型的内力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公路拓宽工程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及上海、重庆等地实体工程的调查研究,对其典型病害和损坏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新老路基差异变形形成和其对路面结构响应方面作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路基稳定为前提,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控制为核心的路基拓宽设计理论,并在实体工程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华北平原地区高速公路采用低路堤时所面临的下穿道路排水问题,结合河北省大广高速公路衡大段实体工程,针对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低、地层土壤渗透性好、雨量小且集中、饮用水井深的特征,对典型土质进行了渗透试验,研究了集水净化渗滤系统排水的设计;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了集水井加横向排水管加渗透池、集水井加横向排水管加封底的沉淀池加小渗井、集水井加横向排水管加不封底的渗透池加小渗井3种设计方案,并将这3种排水净化渗滤方案实施于实体工程.结果表明:集水净化渗滤系统排水方案一方面可解决低路堤设计理念下高速公路下穿道路的排水问题,另一方面可使路基平均填土高度降低1.5 m左右,节省了造价,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选用叠层连续梁作为计算基本模型,将沥青铺装表面的最大弯拉应变以及钢面板与沥青铺装界面最不利剪应力作为设计控制指标,以实体工程的结构参数作为计算模型参数,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分析了大纵坡、超高横坡条件造成铺装表面产生的水平力及其对铺装结构内部应力应变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修正基本模型计算结果的方法与具体修正系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匝道钢桥面沥青铺装简化设计方法.最后,以实体工程为例,将该设计方法用于工程实践.实践证明,以叠层连续粱为基本模型,考虑纵、横坡度修正后进行匝道钢桥面沥青铺装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京珠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业红 《公路》2002,(3):41-45
系统介绍了实体工程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通过工程试验优化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双横臂悬架上、下摆臂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atia软件对悬架系统进行实体建模,并利用HyperMesh软件进行拓扑优化分析和刚、强度分析,同时结合对未来轻量化材料的探讨,寻找双横臂悬架轻量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例,从基本作业参数出发,对铣刨转子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根据经验数据和公式,得出合理的铣刨转子设计参数,自动生成三维实体图形和二维工程图形,引导用户逐步地完成设计工作,初步探寻了一种铣刨转子智能化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为将梁格法车-桥耦合分析系统提升至同时考虑结构整体响应及局部应力分析的精细化实体车-桥耦合分析系统,首先,基于最小势能原理推导八节点六面体实体有限单元列式,采用等参插值确定单元的协调位移,引入Wilson非协调位移模式,消除一阶单元在弯曲变形分析中的剪切自锁,提高单元的分析精度和计算效率;采用静/动力分析算例对所构造非协调八节点六面体单元(ICH8)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其次,基于车轮与桥面接触实体单元间的位移协调和力的平衡关系,采用非线性分离迭代法建立实体车-桥耦合分析系统,编制自主研发的精细化分析模块;再次,融合Monte-Carlo灵敏度分析与遗传算法构建桥梁实体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并借助现场静载测试结果对目标桥梁实体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最后,联合修正的桥梁实体有限元模型与跑车工况测试结果验证所建立实体车-桥耦合分析系统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由所建立的实体车-桥耦合分析系统得到的桥梁动力响应与实测响应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该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借助所建立的实体车-桥耦合分析系统,不仅可实现时域内桥梁结构的整体内力分析,同时还可实现桥梁结构的局部应力分析,包括局部构件的应力分布和应力集中等,对当前车-桥耦合振动领域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